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72496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市建筑工程局文件宁建工字200732号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市建筑工程局 二00七年三月六日抄报:省建设厅、省建管局抄送:市建委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与相关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建筑结构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幕墙等涉与结构安全的部分。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新建、改建、扩建

2、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除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外,应执行本规定。第四条 市建筑工程局负责本市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各郊区、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所监督围的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配备专业配套的项目管理班子(或委托项目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应经法人任命,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第六条 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人员与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是本单位职工(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工资关系,除退休人员外还应有社会保险关系),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应经法人任命。第七条 一个项目经理在同一时间段只能承担

3、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每一个工程项目配备至少一名专职质量检查员,30层以上(含30层)或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应配备设备安装的专职质量检查员。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在同一时间段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监理工作。特殊情况确需同时承担2个项目且经建设单位同意的,应设立总监代表,总监代表应与总监的资格相符。第八条 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应专业配套。人员数量和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监理员的配备数量应不少于监理工程师配备数量的1.5倍。(二)监理工程师(指国家注册或省建设厅发证的监理工程师,含总监和总监代表)的配备数量。1、建筑结构施工阶段,每个项目不少于2名(3000m2以下

4、的单体工程,不少于1名);2、桩基施工阶段,桩基设备在6台以上的,每增加6台设备增加1名,不足6台的按6台计;3、基础、主体施工阶段,建筑面积在20000m2以上的,每增加40000m2增加1名,不足40000 m2时按40000 m2计;4、成片住宅小区,除按第三项的面积要求配备外,还应符合每一标段不少于1名土建监理工程师,每三个标段不少于1名安装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经济适用房和工期低于合理工期的工程的监理工程师配备数量应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第九条 项目经理与总监理工程师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变更后的资格不得低于原资格,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同一项目变更两次以上(含两次)的需报质量监督站。在结

5、构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不得擅自离岗,项目经理离岗须向总监理工程师书面报告,总监理工程师离岗须向建设单位书面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离岗。第十条 项目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均应配备完整的施工验收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现场应配备回弹仪、激光测距仪、水准仪、经纬仪、电脑和打印机等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建立台帐,定期检定校核。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前应编制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施工专项方案,包含模板与钢筋的制作和安装、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水电管预埋和敷设、钢结构安装和检测、冬期施工、材料进场与实体结构质量检查等容,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和质量不得低于附件一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要点

6、的要求,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其跨度混凝土梁和高支模的支撑体系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第十二条 工程开工前,监理单位应制定平行检验方案。平行检验应在施工单位检查的基础上由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的自检情况进行复核。平行检验的容包括砖(砌块)、钢筋、模板、预拌混凝土坍落度、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轴线尺寸、层高等,检验数量与方法按附件二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执行。第十三条 严格原材料进场报验制度,所有原材料在进场验收合格后(含外观检查)方可使用,并与时签发原材料报验手续,与时填写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资料中的“原材料(设备)合格证、试验报告汇总表”。第十四条

7、 钢筋、水泥、砖(砌块)、砂石等原材料进场后应分类堆放整齐,按批进行验收。现场所有原材料均应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应标明进场时间和数量、材料名称和规格型号、验收人员、验收结论(合格、不合格)。砌体、混凝土等实体工程应按检验批进行验收,在实体明显部位设置标识,标明施工人员与日期、验收情况(参加人员、时间、结论)。第十六条 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检测方案应在检测前到质量监督站备案,未经备案的工程,不得验收和隐蔽。第十七条 桩基、地基基础与主体验收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实体工作量全部完成、质量控制资料齐全。二、监督抽检已完成且符合要求、不合格报告等质量问题已处理。三、相关测量工作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己完成(如桩

8、基的桩位、桩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构件尺寸和空间尺寸等)。四、主体应完成灰饼、阳角护角、外墙洞眼、抗裂网片、门窗洞口尺寸校核、暗埋水电管敷设和试穿线、试水等工作,样板套已完成。五、二十层以下不得分段验收,二十层以上(含二十层)需分段验收的,应事先向质量监督站报验收计划,但分段验收不得超过二次。六、三幢与以上地下室连体的桩基工程需分段验收的应事先向质量监督站报验收计划,但不超过两次;五幢与以上地下室连体或基坑开挖面积超过10000m2的桩基工程不超过三次。第十八条 质量监督站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前应按照本规定附件三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行为监督检查表的要求,对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保证

9、措施等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抽查。第十九条 质量监督站应对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质量措施与平行检验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抽查,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改正。平行检验结果不真实、弄虚作假的,予以监督抽检。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在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督记录中予以说明,作为优质结构评选的重要依据。第二十条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与施工质量达不到本规定要求的,不得进行优质结构、市优“金陵杯”的评选。质量监督站对实施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应予以记录并上网公示,情节严重需行政处罚的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第二十一条 工程承包合同中应明确质量目标和合理的奖罚标准,奖罚应对等。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7年4月1日执行。第二十三

10、条 本规定由市建筑工程局负责解释。附件一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要点附件二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附件三 建筑结构工程质量行为监督检查表附件一: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要点一、建筑工程基坑分层开挖的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5m。开挖中形成的临时土体边坡坡度不得大于1:1.5,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处理。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严禁碰撞工程桩,行走时不得出现挤土而造成工程桩的偏位。基坑周边1?2倍基坑开挖深度围不得超载堆载。二、模板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先设计出模板加工图和模板拼装图,楼梯与剪力墙和梁柱节点等处的模板应有节点大样图;2、优先采用定型钢质大模板或组装式模板,碗扣式和门式钢架支撑。尺

11、寸变化小且能多次重复使用的节点模板,应采用工具式(如预留洞口的模板等)模板。3、重要受力构件(悬挑结构、跨度大于5m的板与梁等)模板支撑体系应计算确定。三、模板工程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模板板材应有出厂合格证,木质胶合板最小厚度为16mm,竹质胶合板最小厚度为12mm,板材粘结剂应为溶剂型;2、模板支撑系统应采用钢管和型钢等金属支撑体系,壁厚不小于3mm;3、在合理工期下,底模不少于2.5套,侧模不少于2套;当工期少于合理工期时,应增加模板的套数。四、模板制作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模板应在木工车间制作,并进行试拼装,符合要求后方可在现场安装,严禁在作业面制作模板;2、模板周边应刨边平直,

12、接缝严密,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mm,平整度不大于3mm;3、现浇楼面高低差变化处(室外与室,厨卫间与房间等)应采用方钢制作成工具式定型模板, 或在门洞口采用?N303角钢与钢筋焊接的措施来保证高差处的边角整齐;4、剪力墙和梁的侧模应采用定型限位措施,并采用间距为300500mm的对穿螺栓固定,螺栓直径不小于12mm;当柱子截面大于600600mm、梁的高度大于800mm与剪力墙等结构采用的对穿螺栓在其下部3?4排围应使用双螺帽;5、固定模板的背衬宜选用不小于50100 mm的方木或不小于50503mm的方钢管,间距不大于250mm;6、底模支撑可通过计算确定,中间立杆间距不应大于800mm,边支

13、撑立杆与墙面间距不应大于300mm。当立杆支撑在回填土上时,应夯实并采用通长垫木,并保证排水畅通。五、模板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1、梁板底模应在强度达到规要求(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应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2、梁、柱、墙侧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夏季不少于12小时、冬季不少于48小时后拆除。需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监理单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六、模板的保养与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1、监理单位应检查模板的制作和试拼装,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安装;2、每批模板拆除后应全数清理、保养并整修,经监理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再次使用;3、每批模板安装完毕后,监理应与

14、时对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接缝、清扫口与支撑体系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脱模剂应有出厂合格证,使用时不得污染钢筋和影响混凝土的后期装饰,禁止使用废机油等替代产品。七、钢筋工程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盘圆钢筋加工不得冷拔、冷挤压,并不得外加工。因场地确有困难,经建设单位同意的场外钢筋加工,进场时应按批次验收和复试,外观与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规要求。2、钢筋保护层应采用塑料或其他材料制作的专用垫块,并应有合格证。不得使用现场制作的砂浆垫块。双层钢筋网之间应采用钢筋支架或定型专用支撑,钢筋支架应安装在垫块上方。八、钢筋制作应符合以下要求:1、钢筋施工

15、前应具有翻样图、下料单和技术交底记录等;2、钢筋绑扎应满扎,扎丝规格不小于22#(钢筋直径大于18mm时不小于20#),扎丝头向;3、梁柱侧向垫块间距不大于1m,且短边每排不少于两块;楼面钢筋垫块间距,当钢筋直径小于等于10mm时,不大于500mm;钢筋直径大于10时,不大于700mm;4、现浇板高低差处板面钢筋必须断开,并设置梁(或暗梁);5、板面钢筋与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钢筋交叉处必须加设防止竖向钢筋位移的固定筋,并点焊牢固;6、板面负弯矩钢筋一端在梁上,一端在板中时,在梁上的弯钩长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规定的锚固要求;7、墙体拉结筋和二次浇筑的构造柱等构件的连接钢筋应预埋。确有困难或漏埋需植筋的,应进行现场验收和检测,每层每种规格检测数量不少于3根;8、混凝土浇注前应架设施工通道,施工通道不得影响楼面钢筋。九、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用砂应使用中粗砂,含泥量与有机物等杂质的含量应符合规规定;2、混凝土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复试和与水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