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72432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药物出现外渗的概念药物外渗时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的或刺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二、临床表现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如何判断是否外渗: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2、三、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1药物因素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如甘露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必要时可以使用微量泵进行调节。2物理因素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有关。3机械因素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并热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4血管因素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关。四、 药液渗漏

3、的防护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由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粗大静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2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3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 硝酸甘油贴。血管扩张剂具有增强局部血流,并中和药物酸性作用。4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对血管刺激性小,易固定,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同时减少了对病人浅表静脉的破坏。5熟悉药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适当调节室温及穿刺部位的保暖,提高注射液的温度。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加强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感觉丧失、循环不良的病人更需要经常观察, 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一旦发生渗漏,立即更

4、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五、出现药物外渗的处理 方法1、一般肿胀:输入的一般性药物维生素类给以热敷即可,常用热水袋、湿热敷、温度在 50左右, 10-15 分钟观察皮肤情况。可给予 25一 50硫酸镁或75一 95酒精热湿敷,硫酸镁效果比较好但冷结晶。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抬高患肢增加热敷擦药的次数。2、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3、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4、局部封闭:用 41/2 一 51/2 门肌肉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进针深度以 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

5、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根据情况 23 天封闭 1 次,一般封闭 35 次。5、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垂体后叶素等, 立即用 6542 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 09生理盐水 5ml+酚妥拉明 5mg局部封闭。6、钙剂 : 热敷; 1普鲁卡因 2ml+生理盐水 2ml-5m1 或 1普鲁卡因 2ml+地塞米松 5mg+生理盐水 2ml-5ml 局部封闭。7、高渗溶液、强酸、强碱药物:如50葡萄糖、甘露醇、碳酸氢钠等,立即停止给药,给予冷敷;1普鲁卡因2ml+生理盐水 2ml-5ml 或 1普鲁卡因 2ml+地塞米松 5m

6、g+生理盐水 2ml-5ml 局部封闭。8、红霉素、安定:冷敷9、化疗药物:一般处理:立即停止给药,保留静脉通路( 要更换输液器 ) 。立即用 09生理盐水 1020m1快速沿原静脉滴入, 以稀释局部药液浓度。拔针并按压针眼 25 分钟。冰袋冷敷 1 530 分钟, 3 天内每天 4 次,并抬高患肢,以便收缩血管、减少药物吸收、缓解疼痛。一般局部封闭:用1普鲁卡因 2ml 十生理盐水 2m卜 5m1。10、出现坏死,可选用超短波治疗,严重的植皮。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都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减少进一步的* 六、 药物外渗的 护理对策1 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

7、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 95%的酒精、 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 (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 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2 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 50%的硫酸镁或 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 50%的硫酸镁、山莨

8、菪碱( 654-2 )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3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4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 ; 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 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各种处理方式的做法冷敷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药物外渗。 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 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 ,可以使药物外渗的量及正常细胞对药药物摄取, 以达到减轻渗漏范围的目的。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

9、(4 6) 4872 h, 1 次/6 h, 每次 2030 min。热敷热敷适用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春花碱,长春瑞滨,草酸铂等药物外渗后。局部温热敷可以引起血管扩张, 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和摄取, 减轻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害。冷敷,须在6h 内进行, 24h 后热敷,但对 长春新碱 和血管收缩药物则应早期采取保温、热敷,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有利于局部肿胀的吸收。理疗远红外线275W15-30分钟/次 ,2次/ 天超短波30分钟 /次1次/天, 期伤口换药后进行药物湿敷1. 50% 硫酸镁湿敷50%硫酸镁湿敷(阳离子溶液外渗的药物如10%氯化钾、 5%碳酸氢钠

10、、 10%葡萄糖酸钙 , )方法:将 50%硫酸镁溶液浸湿4 层纱布后覆盖患处 , 上盖一层塑料薄膜 , 每 46小时更换 1 次, 持续湿敷。50%GS+25% 硫酸镁 +VitB122 如意金黄散 +麻油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冰敷法具体做法是 : 取如意金黄散适量用凉茶水( 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 调和后均匀涂抹在纱布上敷于患处,用一层塑料薄膜封闭在纱布上,以便持续发挥作用。 l 日数次,直至全愈为止。3 仙人掌肉捣碎冰片仙人掌外敷治疗(适用于高渗性药物)方法:取新鲜仙人掌每次约100 克, 去刺 , 洗净捣烂 , 用干净纱布外包覆盖于患处 , 每天 12 次。4 酚妥拉明局部湿敷(适用于血管收缩

11、性药物)方法:取酚妥拉明1ml(10mg)加生理盐水 50ml,取 4 层纱布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 , 每次局部湿敷 30m in, 每天早、中、晚各1 次, 持续湿敷。湿敷时间均为 37d。5 马铃薯外敷法适用于各种药液渗出的外敷将马铃薯洗净, 切成透明的薄片,贴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每1-2h 更换 1次。6. 绿茶7 六神丸蜂蜜甘露醇药液渗漏的护理甘露醇一旦发生渗漏后,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针对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1热敷 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 20%甘露醇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可采用 654-2湿敷,配合酚妥拉明局封效果好,也可采用50%硫酸镁湿敷。.2封闭疗法封闭注射

12、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常用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3中西药制剂依照中医祛瘀活血消肿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疗效好。如: 烫伤膏外涂肿胀部位治疗输液外漏效果好1。4 照射疗法可用红外线照射10min 左右,使局部组织干燥 ; 用浸有庆大霉素8 万 U、654-210mg的纱布敷于外渗处,在用紫外线照射20min 左右 23 次/d ,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促进微循环的效果。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1 病理因素由于高热。脱水都可以使血管周围内外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 局部感染和末梢循环差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代谢障碍及供养不足,从

13、而导致局部酸中毒,诱发血管壁的损伤此时选择粗直的血管,两人操作,用5ml 注射器,接 4 号半的头皮针头,边穿刺边抽回血,防止假性堵塞,此法成功率较高。2机械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可采用留置针。3药物因素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4穿刺部位不当如耳后,枕静脉,可逆向穿刺,指导家长适当的约束患儿,可抱起,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处理措施找出外渗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在使用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尽可能的选择粗且直的血管。同时应用微量泵使药物均匀的进入到血管,对于机械因素引起的外渗,我们采取适当约束,将患儿的双手包与包被中采用对侧卧位,即穿刺部位与卧位相反, 对于已穿刺的静脉可逆向穿刺即逆心穿刺,由于头皮静脉无静脉瓣此种穿法可避免重复穿刺为愈合而引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