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722660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 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极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迭起的情节。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世说新语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世说新语读后感1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绚烂漂亮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

2、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行?”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犯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行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迟疑不决,缘由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恳求,怎么可以由于状况紧急抛弃他呢?”.上从今便依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头对于别人的恳求迟疑不决,看上去好像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

3、人的恳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状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帮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头时假如华歆和王朗在开头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盼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盼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假如我们答应了别人某件事情,就肯定要做究竟。假如你拒绝他,他可能会受到损失。但要是你在中途突然停止,呢么他的损失会更大。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关心别人。但假如的确无法帮忙,我们也要当即拒绝,荣国答应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世说新语读后感2 这只几天我在看一本古书世说新

4、语这本书,资料精彩搞笑,用漫画的形式将书里的资料表达的活敏捷现,很好理解。你也和我一齐在这本书里畅游一番吧!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一本记录自汉末到南朝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的笔记小说。成书时间为我国南朝宋时期,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按资料分为德行、言语、政治、文学等三十六类,共有一千二百余故事。 故事一: 其中德行类的一个“荀巨伯探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伴侣,没想到外族敌寇正在攻打伴侣住的城,伴侣说:“我快病死了,你来干什么?快走吧!”荀巨伯坚持还要照看病友,敌军攻进城了,他对敌军说情愿用自我的性命换病友的命,敌军被他们的友情感动了,最终撤出了城

5、,全城的生命和财产都给保住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荀巨伯是一个重友情的人,把伴侣的生命看得比自我生命还重要的人,让我看出来荀巨伯与伴侣的深厚友情,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让人赞美和艳羡 故事二: 从前有一个叫杨修的人,曹操任丞相时,命杨修为主簿,他聪慧过人,擅长揣测他人的内心。一次他带人修好了相国的大门,曹操见了不说话,让人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甩袖离开。众人都很担忧,怕活不成了。杨修让人把门拆了,说道:“门中写一个活字,合起来看“不就是一个阔字吗?丞相嫌门太大了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杨修用自我的才智许多次猜想出曹操的心思,还有很多关于他思维灵敏的小故事。从这些故事中让我明白了,杨修是那么的

6、聪慧,真是一位人才啊! 我喜爱这本书,由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古代时的经典故事,还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你也来看看世说新语这本书吧! 世说新语读后感3 世说新语这是一本叙述南北朝时期.上流传的新奇故事的一本书。那么何为层次?有钱或有权?现代人大多都这么认为。但真正有层次的人,他的层次感是从言行中表露出来的。 陈元方,诞生在太丘长的家中,也是当时上流.的人。7岁时,他在门外玩耍时,来了一个人,是他父亲的伴侣,他是来赴约的。但当时他父亲陈太丘因伴侣未能按时赴约,而已经走了。伴侣得知后很生气,甚至还心有怨言,骂了陈太丘。陈元方告知他,赴约迟到是不讲信用,对着他的儿子辱骂他的父亲,是不讲礼,友人听

7、后自觉很惭愧,想要赔礼,但是元方却自顾进了家门,不再理睬他。 有一个较为广泛的想法:不要以你不喜爱的方法去对待别人,友人已经无礼,是应当说说他。但是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层次感,体现了元方思想境界高。假如,只中说友人两句,叫他日后要改正,那就成了老子教训儿子了!相反,他用行动告知了友人:你这是没有人会喜爱你的,包括小孩子。 层次,不是钱或权,也不是说出多么浅显的话,而是做出最有意义,却又看似不起眼的一举一动。浅显,却又不做作的言行,才能让人感受到强大的层次感,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鄙视。 世说新语读后感4 这些天,我阅读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其中的一节片段让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那是有个人

8、名叫荀巨伯。有一天,他得知自己的友人病重在床,便即可千里迢迢赶去探望。当他赶到时,城外的胡兵却已经攻进城池。友人劝荀巨伯:“我命不久矣,您快逃吧!”荀巨伯却答:“我赶来探望你,怎能在危急时刻弃你不顾呢?”这时,胡兵已闯入宅门,见荀巨伯一人舍生护友,问道:“城里的人都走了,你是何等勇敢!”得知来龙去脉后,胡人首领仰天长叹:“我们不讲道义的人攻入了讲道义的国家!”随后便带兵撤退了。 看完故事后我暗想:友情的力气多么宏大啊!荀巨伯在生死关头没有抛弃友人,独自一人对抗上百敌寇,并且还感化了敌人,救了一座城。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年月,没有了战斗,但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流露着伴侣间的关怀和关心:题

9、目太难做不出,伴侣会不厌其烦帮你讲解;遇到挫折,伴侣会鼓舞你不要气馁;下了场大雨,与伴侣公用一把伞;你欢乐,有伴侣陪着;你哀痛,有伴侣劝慰你 想想身边,回头看看,友情的故事也同样暖和我心。一次,有位同学过生日,父母出差不再身边,无人陪伴,无人祝愿,她难过的哭了起来。这时,是同学们劝慰她,陪伴她,让她露出了甜蜜的微笑。那天,大家也纷纷送上了生日礼物:花色淡雅的作业袋、攒下零花钱买的文具、细心手绘的生日贺卡礼物虽然并不珍贵,但是承载着大家浓浓的友情,生日唱歌的并不整齐,但在我看来,这是世上最甜蜜的声音,蕴含着我们深深的祝愿。 作为伴侣,虽做不到为伴侣两肋插刀,但只要彼此相互信任、相互珍惜,友情就像

10、天涯的彩虹,那么美妙,那么纯净。 世说新语读后感5 读了世说新语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魏晋的玄学家悟出的唯一能抗衡儒家礼教名分思想的锋利武器,含有道家的精髓。魏晋的玄学家认为,任由人们的本性自由进展,这就叫自然;而人治理人,对别人的自由横加干涉,这便是人为。 我不知道,道家和儒家哪一方是对的,但是我很喜爱道家的思想“自然无为”。这跟仙外的校训“顺其自然”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自然无为”的道家学说呼吁人们发觉真我的存在,查找生命的意义。 发觉了人的价值,于是就有了人对生活的追求:花前月下,饮酒赋诗,敞怀清谈,呈现才情,我行我素。譬如,王子猷的卓荦不羁、嵇康的一曲广陵散、

11、顾恺之的“三绝”、杜预的左传癖、阮籍的青眼白眼、王羲之的半子坦腹他们要在短暂的生命中活得潇洒,活得潇洒,活得自由拘束。他们放荡形骸,胆大包天,不畏生死,有时甚至状若疯魔。他们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和看法,甚至不知惭愧为何物,只照自己的意愿来活。 魏晋时期,宗教信仰的混乱以及人们对统治者的绝望和不满,导致很大一部分有才华、有能耐的人士隐居山林,成天曳尾涂中,饮酒作乐。假如他们生在大唐盛世,肯定会有一番成就,但当时政治腐败,敢于指责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都只能敢怒不敢言。有的用酒精麻痹了自己,有的直接放弃了盼望,在山林里寻找着他们心中的“道”。 我觉得,上述这些魏晋名士的做法是有肯定道理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不需要刻意做大英雄、大善人,只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好自己的事,做有意义的事。 中同学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