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722566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第三条 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图书馆的基本任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

2、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第二章 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四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的组织、协调、配备、使用、培训、评估等具体业务工作。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第五条 图书馆负责人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合理确定。第六条 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第三章 管理与使用第七条 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外相关图书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馆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第八条 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图书馆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图书馆藏书应做到结构合理,要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配备。第九条 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各地可结合本地区中

4、小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图书复本量标准与增新剔旧(剔除)原则。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而定。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第十条 图书馆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两种帐目。第十一条 图书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期刊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第十二条 图书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标准;期刊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第十三条 实行卡片目录的中学图书馆应设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条件好的图书馆可增设著者的目录。小学图书馆要设书名目录。采用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方式的小学图

5、书馆可不设书名目录。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计算机能够满足师生进行书目检索的,可废止卡片目录。第十四条 图书馆应以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代阅为主。要开展好外借、阅览、宣传推荐服务工作,并发挥班级图书角、图书箱的作用。第十五条 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以与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第十六条 各地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鼓励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重视和加强乡镇中心图书馆的

6、建设,辐射周边学校,做到资源共享。第四章 条件保障第十七条 图书馆应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有计划地配置复印、声像、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等设备。图书馆要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供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调协阅览室的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图书馆应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馆要重视和加强图书馆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电子图书资源共享。第十八条 城市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现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规定,有条

7、件的学校可建立独立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9平方米。 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馆的规模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上述标准制定。图书馆应有良好的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第十九条 图书馆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在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各地教育图书管理部门要做好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学校要多渠道筹措图书经费。提倡和鼓励社会和个人捐助图书馆建设。第五章 附则第二十条 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参照本规程执行,各地乡镇中小学图书中心的建设参照本规程高标准要求执行。第二十一条本规程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1991年8月29日发布

8、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同时废止。 附表一 图书馆(室)藏书量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1类2类1类2类1类2类1类2类人均藏书量(册数)(按在校学生数)4530503540253015报刊种娄12010012010080606040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25020025020018012012080附表二 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部类分类比例五大部类22个基本部类小学中学第一大类A马列主义思想1.5%2%第二大类B哲学、1.5%2%第三大类C社会科学纵论64%54%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学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第四大类N自然科学总论28%38%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第五大类Z综合性图书5%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