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72256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形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形象文章来源:网络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1、鉴赏人物形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形象。例:阅读线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答: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的、所“复活”的诗人形象,准确的行之于文字。如这首送别诗,诗人在名满天下的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的阳春三月,送别自己的知心朋友。诗人把朋友送上船,目送船顺流而

2、去,友人人影模糊,只见船帆;最后连船帆都消失了,只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际,独留长时间仁立江边的诗人,我们分明能见到诗人的脸上写满了对朋友的留恋、牵挂和祝福。本题参考答案:这两句是诗人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诗人久久仁立在江边,目送朋友征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任然极力远眺的依依不舍的形象。(2)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例:读下面一首晚唐诗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装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新贴绣罗褥,双双金鹧鸪。(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答:(2)作者是按哪几个层次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早该起床梳妆了,可是女主人公娇

3、懒不起,眉山紧,眉际的“额黄”似隐似现;发未梳,如卷云般微掩主人公雪白的面庞。懒起终是要起,起来之后当然是梳妆。一个“弄”字,见出她虽然懒起,但当对妆台,她是一种打造艺术品的高度来对待梳妆的。一个“迟”字,远远地与“懒”照应,你可以理解为心事重重,也可以理解为不紧不慢或别的什么,包含了多少层次多少心绪!梳妆完毕,以两面镜子前后对应,省视梳妆的效果花光与人面交互生辉,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形象要从纸上走出来了。看样子女主人公对梳妆的效果是颇感满意的,但她是为此而沾沾自喜呢,还是为只能自个儿顾影自怜而生愁呢?妆后开始做女红便走漏了消息:那贴在凌罗短袄上为做花做蓝本的金鹧鸪成双作对,勾起多少话不出口的心

4、思本题参考答案:(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形象。(2)词人是按妆前、妆中、妆后三个层次来刻画这个任务形象的。2、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寂寞沙洲冷。词中所描画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答: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上阅同样一、二句写深夜,用“缺”、“疏”、“断”、几个字极写幽独凄清的心境。三、四句用“孤鸿”村托“幽人”,说只有幽人独自往来。下阅写孤鸿,实际也是写幽人(作者自己)。“惊”、“恨”、“寒”、“寂寞”、“冷”

5、、等词语,写尽了“孤鸿”实际也是幽人飘飞不定的境遇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要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就要抓住下阅的四句:“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说它心怀幽恨,却无人理会;“拣尽寒枝不肯”,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当然“孤鸿”的形象首先是“孤”。本题参考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本词用“缺月”、“疏桐”、“断漏”、“寒枝”、“冷州”等冷色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富有情态的字词极写孤鸿之神态和心理。3、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例: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碧瓦范成大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的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答:这首诗通篇写景。第一、二句中的“碧瓦楼”、“绣幕”、“赤栏桥”是人文景物,以下“绿溪”、“杨柳”、“棠梨满地花”、是自然景物。作者笔下秾丽的暮春之景,犹如一副色彩绚烂、富有生趣的图画。四句诗就是四副画:绣幕遮掩的碧瓦楼,桥外斜横的绿溪,漫天飞的杨柳,落花满地的棠梨。诗人把“碧楼”、“朱栏”、“烟柳”、“飞”、“清溪“、“棠梨”等人文景物和自然景物以“前”、“外”、“天”、“地”、之序,用两组对句,简练而又流畅地勾勒

7、出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气,仿佛从画中益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题目只要求从写景的角度去思考,那就要先把描写的人文景物和自然景物一一找出来,再从顺序上加以排列。本题参考答案:是人依照的是有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写景。近景有绣幕垂挂的碧瓦楼,远景有赤栏桥外横斜的清溪;空中有烟柳飞;地上则是棠梨落花。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感受、理解、分析诗中的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其特点,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诗中的形象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而人物形象概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心中的别人;但如果是别人,或是景,或是物,形象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鉴赏诗歌的形象还要鉴赏刻画形象的方法,如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等)、烘托(景物烘托、景物反衬、陪衬等),还要鉴赏形象的意义,即它在表现诗歌意境中的作用。只有鉴赏了诗歌的形象,才能谈得上鉴赏诗歌的其它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