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与管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71956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政服务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家政服务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家政服务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家政服务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家政服务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政服务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政服务与管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职业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审批表专 业 家政服务与管理 学 制 三 年 招 生 对 象 初中毕业生 学校(盖章) 江苏省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填 报 日 期 二一二年七月 精品.一、制定依据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2、参照的指导性教

2、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56,中等职业学校家政服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人员。四、方案说明(一)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三年制专业教学指导性方案,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顶岗实习。每学期18周,每周5天,每天6学时,共计2160学时。其中德育课程216学时、公

3、共基础课程828学时、专业核心课程756学时、专业方向课程360学时。各学校依据本方案加特色课程制订本学校该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德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其他课程。德育课程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所必修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部分。专业方向课程可分为两个方面,即侧重教学方向或者表演方向,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两门专

4、业方向课程。精品.注:在第一学期中由于德育课和公共基础课程所占学时比重比较大,因此各学校为了强化专业课教学,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机动的安排专业课的教学补充,或者把公共基础课程安排一部分到晚自习时间,把专业核心课程增加的课时安排至白天当中。(三)为加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从第一学期开始即可根据幼师专业教师资格证发放的要求,普通话的培训及考核一般从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之间进行,务必于毕业前获得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四)各学校应该为专业教师的培训提供条件,保证模块化教学的顺利进行。(五)“其他课程”是指各学校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等因素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如礼仪、口语表达、书法、安全教育、环

5、境保护、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六)德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必修课程,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特色课程。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德育课程(共216学时)1、职业生涯规划(36学时)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2、心理健康(72学时)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

6、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4、经济与政治(36学时)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

7、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精品.以上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二)公共基础课程 (864学时)1、语文(216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2、数学(144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

8、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英语(72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4、体育与健康(144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

9、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5、幼儿英语(72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了解幼儿英语的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和构词法的基本知识;增加幼儿英语词汇的积累;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难度的幼儿英文资料;能进行简单的幼儿英语方面的交流。本课程是对英语课时数的补充,为必修课程。6、计算机应用基础(36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精品.以上课程的教学内

10、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 (三) 专业核心课程(共1728学时)1、声乐(180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声乐歌曲及幼儿歌曲的学习以及部分音乐作品的欣赏,激发欣赏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不同唱法;达到掌握和运用正确发声技巧以及对声乐作品的处理及舞台表演能力。2、视唱练耳(180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打准节奏、节拍,认准各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培养学生把握和感知音

11、乐各调的情感;掌握视唱技巧,变化音的处理、断句的处理,体会大小调式的情感,为声乐课的教学提供基础支持。3、键盘(360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键盘乐器学习音乐,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将演奏技巧从边弹边唱、即兴伴奏、移调以及相互配合等中能力上体现出来。4、舞蹈(360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作为专业能力和技能,让学生了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类别,加强舞蹈基本功和技巧的训练,达到能舞,能教、能编的技能水平。5、美工(180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领导者和中初级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力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职业课

12、电视学习需要;掌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与技巧的能力培养与训练,紧密结合专业实践知识,突出动手的能力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在今后的就职与升学选择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6、乐理(72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它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也是演奏、演唱的基础,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会用音乐的语言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识谱、记谱与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等综合知识。7、幼儿保健(72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幼儿的年龄,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制度,及合理的膳食,预防身心疾病,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

13、强幼儿的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理论实践的结合,指导学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品.8、教育心理学(72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以幼儿教育系统中的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而展开,使学生掌握一个清晰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了解幼儿的感知,注意,如何利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9、幼儿文学(72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以幼儿教育系统中必需的幼儿文学方面的知识,结合幼儿的心理及认知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而展开,使学生掌握一个清晰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了解幼儿的感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

14、质的成长。10、幼儿活动设计(108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根据幼儿的生理及认知特征,学习及掌握幼儿的活动教程,并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12、 幼儿园管理(32学时)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明白它是以国家教育方针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为依据,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人、财、物等各种管理要素进行良好的组织和利用,实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任务,教育好幼儿,服务好家长。精品.六、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 名称总学时数学时数与学分理论教学周数与学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百分比(%)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其中一二三讲授实验学分12345618周18周18周18周20周20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3626102241.733.92职业道德与法律362610223经济政治与社会362610224哲学与人生362610225语 文21613858125526数 学21614816944227英 语21614636105528计算机应用基础1444410083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