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71556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的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引言 11.1 注塑模具发展趋势 11.2技术发展趋势 21.3模具设计步骤 41.4课程任务要求 72 方案分析与设计 82.1模具材料的选择 82.2注射成型工艺简价 92.3注射成型工艺 103 带二次顶出机构注射模的详细设计 1331 塑料注射成型机的选择 1332 注射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1533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1634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的模体设计 2135 注射模具的顶出机构的设计 2536 塑料注射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2637排气系统 2838模具结构设计 294 注射模加工工艺设计3041 坯料确定3042 模板的平面加工 305 塑料注射模具型腔常用加工方

2、法及设备 3251 型腔的普通切削加工方法及设备 3252 型腔的特种加工33结束语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本论文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完成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射模具设计。在设计中采用聚乙烯塑料注射而成型,成型方式为一模两腔,该论文具体分析了产品的工艺性,确定了所采用塑料的工艺参数和所采用的成型设备,确定了模具制作的总体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模具的总体结构和各工作部分的具体结构,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尺寸计算和强度的校核。该论文还对分型面、浇注系统和脱模机构进行了分析设计,完成了模具工程图设计,最后进行了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圆满完成了模具设计所要求的各项工作。通过设计

3、,综合应用了大学期间的多数基础和专业知识,加深所学知识体系,熟悉了工程应用设计。关键词 注射模 成型 工艺性 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 页 共 42 页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op with the second injection mold the design of institutions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ject completed with the second top of the body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s. Po

4、lyethylene used in the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for forming a two-cavity mol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products of the process, identified by the use of plastics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molding equipment used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production of the mold program, anal

5、ysis and addres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mold and the work of some of the specific structure and a number of the necessary size and strength check calculation. The paper also surface, gating system and the release of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agencies to complete the mold design engineering drawi

6、ngs, and finally to the main processing parts design, mold desig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ll the work required.Through the design,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majority of the college foundation and expertise to enhance the knowledge system, familiar with the design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

7、ns.Keywords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cess1 引言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

8、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

9、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1.1 注塑模具发展趋势随着2007年的结束,世界注塑模具的年增长率最终定格在了4%。据预计,2008年注塑模具的产量将保持在4%到5%的增长势头1。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是由食品包装和饮料包装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的。预计在2008年里,影响全球注塑模具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还是石油价格和食品行业的包装利润。作为注塑产品加工中的最主要投入,石油价格的变化为注塑模具的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的

10、变动。而大量采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及饮料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注塑包装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又为注塑模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并且可能促进注塑模具保持长期增长。1.1.1 我国注塑模具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模具业发展迅速,但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低档模具过剩,高档模具供不应求,甚至有的依赖进口,因此,模具企业必须找准自己的弱点,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1.1.2 原材料问题受售价限制,国产模具多采用2Cr13和3Cr13作精密热处理,而国外则采用专用模具材料DINI、2316,其综合机械性能,耐磨、耐腐蚀性能及抛光亮度均明显优于国产材料。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国产模具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1.

11、1.3制造工艺水平国内模具生产厂家,工艺条件参差不齐,差距很大。不少厂家由于设备不配套很多工作依赖手工完成,严重影响了精度和质量。1.1.4 模具设计体系国内一些生产厂家虽然也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但依旧停留在引进、消化和吸收阶段,难以形成具有成熟的理论指导和设计体系。因此,规范模具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是当务之急。1.1.5 调试水平模具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工装,生产出合格制品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模具的质量、性能依赖试模结果检验。国内模具厂因交货期短,试模设备局限,往往把质量检验工作放在用户处试模,易给用户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而且由于修模受时间,场地限制,往

12、往难以调试出最佳状态。而国外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试模场所和设备,可以模拟用户的工作条件试模,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限达到很好的效果。1.1.6 配套体系我国模具生产企业习惯埋头搞生产科研,而忽视了与其他设备供应商、原料供应商合作。无形中使用户走了许多弯路。我们的模具厂必须和其他厂家及各大科研院所共同合作,为用户创造最佳的制品,创造更大的利润,才有希望为自己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1.2 技术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和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与这些要求相适应。1.2.1 CA

13、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证明,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现在,全面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由于模具CAD/CAM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近年来模具CAD/CAM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价格已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特别是微机的普及应用,更为广大模具企业普及模具CAD/CAM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培训工作也日趋简化2。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做好模具CAD/CAM技术的深化应用工作,即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可从CAPPPDMCIMSVR,逐步深化和提高。用于模具设计制造的计算机软件,将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3。1.2.2 快速原型制造(RPM)的发展快速原型制造(RPM)技术是美国首先推出的。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形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基于新颖的离散/堆积(即材料累加)成形思想,根据零件CAD模型,快速自动完成复杂的三维实体(模型)制造。RPM技术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