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71474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问题专题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环境问题一、根本概念: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的区别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构造与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开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湿地退化、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咸潮、固体垃圾污染放射性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一般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水文灾害等气象灾害:台风、寒潮

2、、低温冻害、冻雨、旱涝、沙尘暴等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坍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破坏问题1土地荒漠化:产生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2、土质疏松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快对环境压力大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3、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例题1: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30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

3、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主导因素是 。限制性因素是 。4分2分析图示区域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8分。3该区域易引发的生态问题 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18分。2土地盐碱化人为原因:1、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防治措施:1、合理灌溉如采用滴灌技术;2、修建排水工程;3、农田覆盖;4、选择耐盐作物品种例2(2021年海南卷,26)28分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要求。基岩沙地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坡积带聚落20001000北南聚落图10 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海拔1

4、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成因及其防治措施。14分例3(2021年山东卷)10分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答复以下问题。 (2年份类型1990年2000年2021年重度盐渍土153425755中度盐渍土133219293轻度盐渍土952801694合计1238144517421分析该区域19902021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6分丨乂丫.丨、州1丨抖3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1、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2、地表植被稀少;3、土质疏松;4、地形崎岖,坡度大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破坏植被;2、陡坡

5、开垦;3、不合理采矿危害:1、土壤变贫瘠,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下降;2、生态恶化,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3、淤积河道,湖泊,导致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4、淤积河道,阻碍交通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植树造林;2、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坝淤地;3、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4、农业技术措施:土壤培肥,改进品种等。例4、28分高三某班分组对“杭州市城市空间开展变化以及“杭州市水土流失进展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如下,阅读并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二:杭州市总面积为16883.73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36.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39%。研究小组把杭州市划分四块区域对水

6、土流失状况进展研究,有关情况如图19所示:注:区东北部平原农田区;区中部、南部低丘河谷风景资源区;区西北部中低山水源修养区;区西南千岛湖水源修养区材料三:杭州市20012021年水土流失治理状况,如下表。水土流失土地类型治理面积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率坡耕地90%疏林地24%荒草地20%其它土地5%3及其它三区相比,说明区水土流失所占比重低的原因,并分析其它三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可行性建议。14分4湿地退化(以沼泽地为例)湿地概念: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

7、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沼泽地成因:1、纬度高,蒸发弱;2、降水多;3、河流多;4、多凌汛 5、地形平坦,排水不畅;6、多冻土,地表示不易下渗湿地生态效益:1、维持生态平衡;2、保持生物多样性;3、修养水源;4、蓄洪防旱;5、降解污染;6、调节气候;7、补充地下水;8、控制土壤侵蚀等。退化原因:自然原因:1、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 人为原因:1、盲目开垦湿地,2、工农业用水量大,3、湿地地表水源补给遭到破坏。防治措施:1、退耕还湖,还沼泽;2、合理利用水资源;3、加强湿地的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业;4、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例题

8、5 (2021年江苏卷) 环境保护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0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26分)(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主要原因是 、 。(6分)(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 等生态价值与 、 等经济价值。(8分) 3湖泊萎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4)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6分) 1灌溉水源 水源缺乏2自然条件:1、光照充足;2、有灌溉水源;3、地形平坦;4、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广阔;2、政策支持3 土地荒漠化 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湿地萎缩自然

9、原因:1、气候干旱2、土质疏松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快对环境压力大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3、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例2.【答案】【解析】据该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大水漫灌,蒸发加剧容易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1土地盐碱化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1.地形平坦,排水不畅;2.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1、不合理灌溉常年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防治措施:1、合理灌溉

10、如采用滴灌技术;2、修建排水工程;3、农田覆盖;4、选择耐盐作物品种例3.【此题立意】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解题思路】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答案: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21、合理灌溉;2、修建排水工程;3、农田覆盖;4、选择耐盐作物品种答对三点即可例4、参考答案:3I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2分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4分人为原因:

11、坡地耕作,疏林地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4分建议:坡耕地退更还林,缓坡修建梯田;疏林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4分例5.【答案】(1)变小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 生态价值:1、维持生态平衡;2、保持生物多样性;3、修养水源;4、蓄洪防旱;5、降解污染;6、调节气候等; 经济价值:1、供水(蓄水);2、水产业;3、航运 ;4、旅游等 31、水资源减少,2、生物多样性减少, 3、蓄洪防旱功能下降,水旱灾害频发,4、气候异常,5、降解污染与净化水质能力降低。 (4)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1、酸雨:原因:1、降水量多自然;2、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酸性气体人为危害

12、:1、污染水源:水生生物减少;2、污染土壤:土地酸化,生产力下降;3、腐蚀建筑与文物古迹;4、危害人体安康措施:1.调整能源消费构造,开发新能源;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5、调整工业构造,降低高耗能工业比重,开展高新技术产业;6、调整产业构造,开展第三产业。例:1(08年山东卷)(10分)能源是人类社会开展的重要物质根底。图13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构造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在图示能源消费构造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

13、有哪些?(6分)例2: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料见图A、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1)题。(1) 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10分。例3.(2021年广东卷)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开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1)(4)题。(共10分)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到达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资料二:见图甲资料三:见图乙(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月。(4分)(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4分)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3)该市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分析原因。(4分)(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例4(2021年上海卷)阅读关于2.5的资料,答复以下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