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生物强化训练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71265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生物强化训练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三生物强化训练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高三生物强化训练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三生物强化训练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生物强化训练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赣县中学南区2012届高三生物综合强化训练六命题: 李粹钰 审题:彭小勇 2012-5-3(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一、选择题1.【石家庄质检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2.【唐山期末】结合下面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有药物治病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红霉

2、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功能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和 B.青霉素和利福平都能用来杀灭病毒C. 环丙沙星和利福平都能抑制细菌的 D.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3.【福州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4.【湖南十二校联考】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

3、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B. HI、 JK都必需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C. CD和HI过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 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5.【温州五校联考】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Ba酶与b酶切出的粘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C在该DNA分子中,a酶

4、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D用a酶、b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 序列会明显增多6.【苏北四市二调 】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 -深紫色、Pm -中紫色、Pl-浅紫色 、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 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A. 1中紫色1浅紫色 B. 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C. 1深紫色1中紫色 D. 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二、非选择题7.【镇江期末调研】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

5、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质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和移动,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Fe3+AUGUAA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核糖体移动方向AUGUAAFe3+铁调节蛋白铁蛋白mRNA铁蛋白mRNAGGUGACUGGGCA甘CUGACC色天丙注:AUG为起始密码 UAA为终止密码表示甘氨酸 表示天冬氨酸表示色氨酸 表示丙氨酸甘天色丙(1)图中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 ,基因中决定铁蛋白

6、“甘天色”的碱基序列为 。(2)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 ,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3)若指导铁蛋白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为N,则铁蛋白 个氨基酸组成。A等于3N B大于3N C等于1/3 N D小于1/3 N(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 ,该种改变在育种上称为 。8.【潍坊期末质检 】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1)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

7、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要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 ,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3)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品种C的基因型是 (4) 品种C与B是否为同一个物种 ,原因是 。(5)途径4依据的原理是 ,此途径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 。9.【泰安期末】猪的耳型受基因Mm控制,背型受基因Hh控制,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1)猪的耳型和背型两种性状的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若杂交实验中,子代有立耳垂背、立耳中垂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12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若杂交实验中,子代有半立耳中垂背、立

8、耳中垂背、半立耳直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111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2)汉普夏猪是一种有名的瘦肉型猪品种。研究发现85.1的汉普夏猪属于酸肉基因(R)携带者(Rr基因与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酸肉基因可使肌肉中的糖原含量升高70,导致糖原分解产生的乳酸较多,引起肌肉PH下降,酸度增加,显著影响猪肉品质(活体猪肉的酸性、非酸性性状可通过技术手段检测)。现有三种汉普夏猪品种:垂耳垂背酸肉(MMHHRr)、立耳垂背酸肉(mmHHRr)、立耳直背酸肉(mmhhRr),请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杂交育种,以选出垂耳直背非酸肉汉普夏猪新品种。欲选育出所需品种,应选择上述表现型分别为 、

9、 的汉普夏猪作亲本进行杂交,得F1。让F1中表现型为 的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产生的F2中,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 。若不考虑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的要求,也可选用F1中表现型为 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这样产生的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 。10.【湖南十二校联考】某蛾类是二倍体生物,其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和b ,D和d)共同控制,显性基因D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中的某种酶的合成,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D基因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1)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10、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原因是:。(2)若基因型分别为BbZDW和BbZDZd的两个杂合雌雄蛾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蛾的概率是。(3)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雌雄蛾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蛾与结黄茧蛾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ZDZDBbZDW,还可能是。(4)若d为隐性纯合致死基因(ZdW也是纯合致死基因型,Zd的雌雄配子均有活性),则该种蛾中结黄茧的基因型有种,若此蛾类的某一种群中开始时雌雄比例为11, B和b的频率比为11, D和d的频率比为31,则该群体自由交配一代后,所有存活子代中结黄茧的个体占。11.【创新预测】果蝇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良好材料,请回答

11、:(1)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对其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个着丝点。(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身(D)的果蝇经过人工诱变可以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若只研究眼色,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果蝇表现型是_ 。 基因型为ddXbXb和DDXBy的果蝇杂交得F1,求F1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3) 现有两个纯合果蝇品系A和品系B,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品系A猩红眼基因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位于果蝇的非同源染

12、色体上,这两个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效应。实验1:品系A雄性与品系B雌性杂交产生的F1中有200个野生型雄蝇和198个野生型雌蝇;实验2:品系B雄性与品系A雌性杂交产生的F1中有197个猩红眼雄蝇和201个野生型雌蝇。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品系A猩红眼基因对野生型等位基因为_性,位于_染色体上。品系B猩红眼基因对野生型等位基因为_性,位于_染色体上。让实验1的F1代互交,预期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让实验2的F1代互交,预期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12.(10天津卷)(10分)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不发生、不发生、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