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70993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零零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 190-2008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irborne Particle Counter20080324发布20080924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F 119(-21)(8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 “”“i?iJJF 1190 2008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代替JJG 5471988;i :Airborne Particle Counter ;, 。1, 。:|。,。一jf-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3月24日批准

2、,并自2008年9月24日起施行。归口单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苏州市百神科技有限公司本规范委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余培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丁臻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刘悦(L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胡雪城(苏州市百神科技有限公司)JJF 1190-2008目录1范围(1)2术吾 - - - -一(1)3概j鲞 -(1)4计量特性 (1)41外观要求 (1)42绝缘电阻(1)43电气强度 (1)44自净时间 (2)45流量误差 (2)46计时误差(2)47重复性 (

3、2)48粒径分布误差(2)49粒子浓度示值误差(2)5校准条件(2)51校准环境 (2)52校准用主要设备(2)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61外观要求 一(2)62绝缘电阻(3)63电气强度(3)64自净时间 (3)65流量误差 - (3)66计时误差 (3)67重复性 (3)68粒径分布误差(4)69粒子浓度示值误差(5)7校准结果的表达(5)8复校时间间隔 (6) 附录A单分散粒子乳液的稀释和储存方法 (7) 附录B尘埃粒子发生测量装置 (8) 附录C单分散粒子的气溶胶浓度的调整 (9) 附录D粒子浓度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0) 附录E粒径分布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

4、2) 附录F原始记录格式 (14) 附录G校准结果内页格式 (15)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l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光散射式激光尘埃粒子汁数器(以下简称粒子计数器)的校准。2术语21单分散粒子(monodisperse particle)一批聚苯乙烯球状粒子,其粒子直径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5,参见附录A。22 粒径(particle size)空气中某种离散粒子的直径(简称粒径),是与散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某单分散粒 子的直径,单位j-m。粒子计数器测定的粒子的粒径在(0110)uITI范围内。23粒子浓度(parlicle concentration)在规定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内,被测空气单位体积中存

5、在的不小于指定粒径的离 散粒子的个数。24粒径分布误差(error of particle size)粒子计数器对不同粒径粒子在气溶胶中所占百分比进行测量时的测量误差。3概述 粒子计数器是测定洁净空气中离散粒子的粒径及其粒子浓度,以确定洁净室和洁净环境的洁净度等级的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亦可用于空气含尘量的测量,以及净化台和过滤器的性能检测。 粒子计数器主要由气路系统、光学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空气中的粒子对入射光有散射作用,散射光的强度与粒径有关。将含有尘埃颗粒的空气从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口吸入,通过光敏感区时,尘埃粒子受光照射,散射出与 粒子大小成一定比例关系的光脉冲信

6、号,该信号被光敏器件接受并转换成相应咱勺电脉冲 信号再被放大,通过对一个检测周期内电脉冲的计数,便可得知单位体积采样空气中的 尘埃粒子个数,即粒子浓度。4计量特性41外观要求 无影响校准结果的缺陷:各零部件应齐全并且连接可靠,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损伤和变形;各旋钮和开关无损伤和忙死现象。42绝缘电阻 仪器绝缘电阻不小于20 Mn。4,3电气强度1JJF 1190-2008仪器经受15 kV50 Hz交流试验电压,保持1 min,不应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44 自净时间 不大于10 min。45流量误差 采样流量设定值的误差不超过5。46计时误差采样时间6 min的计时误差不超过1 s。47重复性 在

7、相同测量条件下,粒子浓度连续测量值的重复性不大于10FS。48粒径分布误差05弘m、5肛m粒径挡分布误差不超过30。49粒子浓度示值误差 粒子计数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05“m粒径挡的粒子浓度示值误差不超过30FS。 注:以上技术指标供校准时参考。5校准条件51校准环境 环境温度:(204-_5)。C; 环境相对湿度:75RH; 供电电源:(220士22)V,(502)Hz; 实验室:洁净度10 000级的净化室或净化区。52校准用主要设备521单分散粒子:(0110)“m各粒径挡的单分散粒子,其粒径分布的相对标准偏 差5。单分散粒子的稀释液见附录A。522尘埃粒子发生测量装置:发生粒子粒径范

8、围(0110)扯m,粒子浓度(1 000100 000)个283升;流量稳定性控制在58 h;粒子浓度测量的重复性5。技 术要求详见附录B。523秒表:分度值0Ol s。524流量计:40 L15级和4 L15级。525纯水:采用反渗透法制得的,满足GBT 17323 1998的纯净水。526容量瓶:100 mI,A级。527微量进样器:10“I。,4FS。528超高效过滤器:可过滤01“m的粒子。529绝缘电阻表:500 V,10级。5210耐压测试仪:(o5)kV,5级。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外观要求JJF 1190-2008 开机,依据粒子计数器说明书进行预热,目测检查。62绝缘电阻仪

9、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500 V兆欧表检查粒子计数器的电源 相线、中线的连线与地线端之间的绝缘电阻。63电气强度 仪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耐压测试仪在电源相线、中线的连线与地线端加试验电压,试验电压为频率50 Hz的基本正弦波交流电压,泄漏电流最大不 超过5 mA。试验时,电压的起始值应不大于规定值的50,然后逐渐升到15 kV,保持1 min后平稳下降到零,不应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64自净时间 仪器预热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先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粒子浓度测量1 min,然后将粒子计数器采样口接超高效过滤器(或仪器自备的自净口),使粒子计数器处于自 净状态,并开始

10、计时。每次采样时间为1 rain,并且连续进行。粒子浓度三次为零时停 止计时。从仪器开始计时到停止计时之间的时间为自净时间。65流量误差651采样流量要求在10 000的洁净室中进行,并记录下测量时的温度、湿度和大气 压力。652将标准流量计接在仪器的进气口上,接管尽可能短。开机,开采样泵,粒子计 数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调整仪器流量至其设定值。测定其流量1次,05 h后冉同 样测定1次。653按式(1)计算采样流量误差阮:一一Qo-Q100000一_1uu(1)L1,q式中:国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2次实际测量值的平均值; Q。粒子计数器采样流量的设定的标称值。66计时误差661粒子计数器进入

11、正常工作状态后,将采样时间设定在6 min,同时启动秒表和 粒子计数器,待粒子计数器到达设定的采样时间时,停止计时,记录秒表最后显示时 间t。662按式(2)计算计时误差出:Att。一t(2)式中:t。,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定时时间,t。一360 S;t秒表计时时间。67重复性671使用附录B装置进行重复性试验,被检仪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先自净。672将05“m左右的单分散粒子稀释液,充分摇匀后,注入附录B装置的喷雾头3JJF 1190-2008中,雾化后粒子浓度控制在(4 5005 500)个e83升之间。雾化后,按照仪器操作规 程输入到被检粒子计数器。673在粒子计数器正常运转5 rain后开

12、始测定粒子浓度,连续采样至少10次。674按式(3)计算05“m的粒子浓度C。的平均值f。:C05一去善印s*渤10)(3)式中:C。; 被检粒子计数器大于等于05 ftm的粒子浓度各次测量值。675粒子计数器的重复性s按照式(4)计算:,一南蝥!兰舢。 ,式中:CN-一一引用值,此处即为气溶胶所在洁净度等级的最高粒子浓度值10 000个28ay+。68粒径分布误差681 粒子计数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先进行白净。682按照672方法,将06扯m左右单分散粒子稀释液通过附录B装置输入到被 检粒子计数器。683在粒子计数器正常运转5 min后开始测定粒子浓度,连续采样3次。684按式(5)计算粒径分布h。h、,一!业100(5)式中:s:被检粒子计数器的大于等于05zm的粒子浓度第i次测量值; (o扩 一被检粒子计数器的大于等于03扯m的粒子浓度第i次测量值。685按式(6)计算粒径分布的平均值。:h-一i1h,:(一3)(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