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70769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洋渔政船通信设备配备规范(试行)(20XX年11 月)目录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术语和定义3.3。1射频识别(RFID)系统设备 33。2渔政船北斗报务通信系统 .33。3渔政船北斗移动监控指挥系统 33。4渔政船卫星宽带数字通信系统 33。5 CDMA船载移动基站4.3。6电子海图导航仪4.3。7视频采集传输系统4.4配备定额及要求4.4。 1酉己备定额.4.4。2配备说明5.4。3配备要求6.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海洋渔政船(艇)通信设备的配备定额及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2、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GB/T 18766 奈伏泰斯系统技术要求GB/T 18913 船舶和航海技术 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GB/T 20XX8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JT/T 629 Ku波段车/船载卫星电视接收站SC/T 6070渔业船舶船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端技术要求SC/T 8002渔业船舶基本术语SC/T 8145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B类船载设备技术要求YDC 014 800MHz CDMA 1X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 术要求:基站子系统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XX )渔业船用调频无线电话机(27。50MHz39。50MHz)通用 技术规范(试行)

3、(农办渔20XX41号)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CDMA通信系统规范(农办渔20XX42 号)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试行)(农办渔20XX95 号)3术语和定义SC/T 8002、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中界定的以及下列的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射频识别(RFID)系统设备利用RFID技术和后台管理数据库,远距离读写渔船电子标签或 近距离读写IC卡信息的渔船身份自动识别系统设备, 包括电子标签 (标示牌)、标签阅读器(读写器)以及数据存储处理设备。3。2渔政船北斗报务通信系统能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时段在线收、发通信报文,具有收 发记录、存储、导出、编辑、打印、通信目标管理等功能

4、的通信系 统。3。3渔政船北斗移动监控指挥系统基于北斗卫星信道,可在船上实时接收海上北斗船载终端用户 上报的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直接监控海上北斗船载终端用户, 具有系统管理、海图操作、海图显示、导航设置、轨迹回放、报警 管理等功能的移动监控指挥平台。3。4渔政船卫星宽带数字通信系统使用卫星通信宽带和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建立集调度管理、通 信、视频管理等应用为一体的,能连接海上和陆地的数字通信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视频功能:一对一视频会议、多方视频会议、视频 监控等;通信功能:公网专网互通、专网语音互通、专网短信互通、专网PTT对讲、通信调度等;互联网功能:电脑上网,收集上网。3。5 CDMA

5、船载移动基站安装部署在渔政船上,可通过卫星宽带与地面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 )进行连接,提供全船的网络信号覆盖,符合CDMA 20XX 无线通信标准的基站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 CDMA船载终端与 其他公众移动(固定)电话进行通信。3。6电子海图导航仪以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处理系统为核心的船用综合导航系统。该系统可接入来自 GPS、AIS、雷达、电罗经、计程仪、测深仪、 自动舵、风向风速仪等多种导航通信设备的数据,能够综合处理和 显示海上地理信息、本船航行状态信息、多种目标船动态信息、雷 达图像信息、航行环境信息,具有船位实时显示、航向航迹监测、 航行报警、航迹存储、进出港引航、避碰辅助和

6、航行管理功能。3。7视频采集传输系统主要由前端视频采集、编码、存储设备和后端视频管理监控设备构成,具有现场监视、图像录制、录像文件查询、录像文件回放 等功能的视频监控、采集、传输系统。4配备定额及要求4。1配备定额渔政船(艇)应按表1的定额配备指定的通信设备。表1渔政船(艇)通信设备配备定额序 号设备名称吨位G (吨)渔政艇备注G100100 G300300 G 500500 G 10001中频/高频无线电装置(MF/HF)112222奈伏泰斯接收机(NAVTEX11113甚高频无线电装置(VHF1122224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Two-way VHF)233331可依救生 艇筏数量

7、增加配备5渔业船用调频无线电话机(27。50MHz- 39o 50MHz1111116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222217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设备1111118射频识别(RFID)系统设备1111119CDMAR载终端44444410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1。6GHz或406MHZ-EPIRB111111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1112212海事卫星(INMARSET船舶地球站1/选配111113渔业船舶船载北斗终端11111114渔政船北斗报务通信系统1111115渔政船北斗移动监控指挥系统111116渔政船卫星宽带数字通信系统1/选配1/选配1117CDMAR载移动基站1/选配1/选配1

8、118视频采集传输系统1/选配1/选配1119视频会议系统终端1/选配1/选配1120计算机局域网1/选配1/选配1121电子海图导航仪1122222船载卫星电视接收站1/选配1/选配1/选配1/选配1/选配4。2配备说明各类渔政船(艇)均应配备1套RFID系统设备,包括RFID系统标识牌1个,RFID系统读写器(固定式1个,手持式多个),RFID系统存储设备1台。4。3配备要求4。3。1中频/高频无线电装置(MF/HF )具有数字选择呼叫(DSC)功能,且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 规则(20XX)的规定。4。3。2奈伏泰斯接收机(NAVTEX )具有兼容中英文系统的功能,且符合 GB/T 187

9、66和渔业船 舶法定检验规则(20XX)的规定。4。3。3甚高频无线电装置(VHF)具有数字选择呼叫(DSC)功能,且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 规则(20XX)的规定。4。3。4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Two-way VHF )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XX)的规定。4。3。5渔业船用调频无线电话机(27。50MHz39。50MHz)符合渔业船用调频无线电话机(27。50MHz39。50MHz) 通用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4。3。6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XX)的规定。4。3。8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载设备符合GB/T 20XX8、SC/T 8145和渔

10、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 台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4。3。9射频识别(RFID)系统设备满足如下要求:具有远距离读写渔船电子标签或近距离读写 IC卡的功能;能实现不登船查询渔船的基本信息,如进出港情况、年审情况、年检情况、违规列表、违规情况、处罚情况等;具有接入互联网的功能。4。3。10 CDMA船载终端符合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 CDMA通信系统规范的规定,4。3。11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1。6GHz或406MHZ-EPIRB )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XX)的规定。4。3。12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能存储30张以上最新气象云图数据,且符合GB/T 18913-20XX 的规定。4。3。

11、13渔业船舶船载北斗终端符合SC/T 6070和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试 行)的规定。4。3。14渔政船北斗报务通信系统满足如下要求:能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时段在线收、发通信报文;具有报文收发记录、存储、导出、编辑、打印、通信目标管理 等功能。4。3。15渔政船北斗移动监控指挥系统满足如下要求:能通过北斗卫星信道实时接收海上北斗船载终端用户上报的位 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直接监控海上北斗船载终端用户;具有系统管理、海图操作、海图显示、导航设置、轨迹回放、 报警管理等功能;具有接收数据单向通信功能;能同时监测不低于20XX个海上北斗移动目标。4。3。16渔政船卫星宽带数字通信系统满

12、足如下要求:能接入CDMA移动基站,支持1Mbps以上带宽通信;具有视频传输功能,能向陆地渔政指挥机构传输海面视频取证、 监控信号及进行多方视频会议;具有互联网接入功能,能将渔政船船载渔政指挥系统与陆地渔 政指挥机构进行网络连接,实现在海上进行船位监控管理和移动监 控指挥;能将船上的计算机局域网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海上网络远程办 公;能将船上通信系统与陆地公众移动通信系统连接,实现船上、 舱内信号全覆盖。4。3。17 CDMA船载移动基站满足如下要求:符合CDMA_1X_Compact 基站系统要求;能通过卫星宽带进行传输,与 PSTN对接;在2Mbps传输带宽的条件下,能同时支持不少于120路

13、信道的 通信;符合YDC 014的规定;满足在船舶上安装部署的环境要求。4。3。18电子海图导航仪符合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 并满足如下功能:能进行航线辅助设计、船位实时显示、航向航迹监测、航行自 动警报(如偏航、误入危险区等);能自动存储并实时动态显示本船航迹(如每秒刷新船位、航速、航向等);能与其他航海仪器(如GPS、电罗经、计程仪、雷达、NAVTEX、 AIS等)进行数据与信息交换,将雷达、AIS等设备捕捉到的目标船 信息动态叠加显示在海图上;具有与互联网设备连接的接口;在网络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实现在线自动更新海图数据;能依据航海通告手动改正或编辑电子海图;存储有我国一级渔港和三海区岛礁地图数据和潮汐表,存储的 海图应包括世界范围海图以及详细的中国海图。4。3。19计算机局域网符合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并满足如下要求:能适应渔政船的工作环境,满足渔政管理日常工作的需要;支持联机事务处理,支持多用户、多进程访问,实现船上各种 信息资源共享;设置有防火墙与系统安全机制,提供用户访问权限管理;能实现网络通信、综合查询、电子邮件、网络办公等功能;当渔政船配备有渔政船卫星宽带数字通信系统时,计算机局域 网应能与互联网连接,并能接入渔业管理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可伸缩性和可管理性,支持安装各种渔 政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