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70677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剖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限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探讨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限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精确一样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实物标准。校准品、质控品探讨技术资料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重要信息,是指导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单独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的重要技术性文件之一。本探讨技术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化

2、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指南,对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其目的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供应参考。由于校准品、质控品种类多、范围广、临床运用重要性强且运用目的差别大,因此,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特点及临床运用目的编写技术资料,以便于关注者获得精确的信息。申请人应当供应校准品、质控品产品标准和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要求参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试行)。产品标准格式和具体内容如下(不限于):一、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运用的界限。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3、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依次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例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激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探讨是否可运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记YY 0466-2003 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供应信息的符号ISO 17511 体外诊断医疗器

4、械 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质控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ISO 1815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限制物质中酶催化浓度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三、分类和组成及其它(一)组成成份应说明主要组成成份及其生物学来源。(二)标示值应注明校准品赋值及不确定度、质控品的赋值及允许范围,非定值质控品没有指定的参考范围,可以通过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表示。(三)规格应注明规格。(四)用途应具体注明校准品、质控品的预期用途。(五)稳定性应供应包括至少一批成品在实际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后的稳定性、开瓶稳定性探讨资料,必要时应当供应加速破坏性试验资料。该资料可放入产品

5、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六)校准品溯源性,校准品、定值质控品互换性、赋值统计学处理校准品应有溯源性要求。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校准品产品的值,止于所运用的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无溯源性要求,定值质控品应有赋值精确度要求。应至少供应一批校准品靶值的赋值程序及测量不确定度资料,并应供应校准品互换性验证时对其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修订的探讨资料。应至少供应一批定值质控品靶值的赋值程序及测量不确定度资料,并应供应定值质控品通过多个试验室测量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修订的探讨资料。上述资料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七)生物平安性生物源性基质(如血清、血浆、羊水等)的校准品、质控品需供

6、应生物平安性资料。生物平安性检测应采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不低于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体外诊断试剂灵敏度的检测试剂,对校准品、质控品的HBsAg、HIV抗体、HCV抗体等进行检测。该资料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八)校准品、质控品主要原材料、工艺及半成品等质量限制对于按第三类产品申请注册的校准品、质控品,其主要原材料、工艺及半成品等质量限制探讨资料应参照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编制。校准品、质控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应当依据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

7、行;应当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校准品、质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涉及生物平安性时应按有关规定严格限制。1、校准品、质控品原材料质量限制该部分列出主要原材料质量限制要点,关键原材料,如抗原、血清等应注明来源,性质和质控指标等。(1)主要生物原料与生产的产品质量最亲密相关的生物材料包括各种活性抗原、抗体、细胞等生物原料。依据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2)生物辅料生物辅料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作为蛋白爱护剂用途的一类生物原料,主要包括牛血清、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等。这类生物原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

8、准上规定的标准要求,并且要适合于本企业的生产。(3)化学原材料参照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分析纯级别检定。主要的检测指标包括一些基本的一般盐类检测、溶液pH值、重金属检测、溶解状况检测、干燥失重的检测等。可由供应商供应合格报告。(4)其他原辅料其他原辅料如铝箔袋、包装盒、干燥剂和分装小瓶等都应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质量限制标准。可由供应商供应合格报告。2、校准品、质控品生产工艺应重点列出各组分生产中应写进质量标准(规程)的工艺要点及质量限制要点,应尽量做到在检查时可依照其内容考察企业是否依据所报工艺生产。3、校准品、质控品生产企业质量限制(1)校准品、质控品半成品质量限制生产企业检验人员按批

9、号抽取规定数量的半成品。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若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依据生产企业产品标准)对所抽样的半成品进行均一性、稳定性和精确性等方面的检测。(2)校准品、质控品成品质量限制生产企业检验人员按批号抽取规定数量的成品。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若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依据生产企业产品标准)对所抽样的成品进行均一性、稳定性和精确性等方面的检测。上述资料均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四、要求(一)外观应注明试剂(如冻干品或干粉试剂复溶后)的外观。(二)装量校准品、质控品的最小包装单元中的实际质量或体积与标称的质量或体积/检测人份数或试验次数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如20mg装量误差应小

10、于10%)。(三)校准品、质控品测量精确度校准品、定值质控品的测量精确度应不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若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其测量精确度应符合生产企业规定的要求。非定值质控品没有测量精确度要求。(四)均一性校准品、定值质控品的均一性应不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若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其均一性应符合生产企业规定的要求。五、试验方法(一)外观采纳目测法。(二)装量运用通用量具测定装量,在装量为检测人份数或试验次数时可通过测试系统检测装量。(三)测量精确度1、校准品测量精确度应给出选择高一级别同类量标准物质或参考测量程序校准测量程序后测量该校准品的试验方法。其中采纳多中心合作赋值的校准品

11、,可选择其中1-2种方法对校准品进行测量。2、定值质控品测量精确度应给出校准品校准测量程序后测量该定值质控品的试验方法。(四)均一性取同批号的肯定数量最小包装单元的校准品、质控品,每包装单元测试1次,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1;另用上述校准品、质控品中的1个最小包装单元连续测试相同次数,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2;按下列各公式计算瓶间重复性CV%,全部参数的瓶间重复性结果均应符合要求。最小装量不够完成瓶间差检测的只进行批内精密度检测。公式 1 公式 2 公式 3 公式 4 当S1S2时,令CV瓶间=0式中:-平均值;S-标准差;n-测量次数;xi-指定参数第i

12、次测量值。六、检验规则如有检验规则,应供应检验规则内容。七、标记、标签、运用说明书(一)包装、标签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的要求。外包装上的标签必需包括通用名称、生产企业名称、产品批号、留意事项。可同时标注产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和英文名。对于校准品、质控品产品,其包装、标签上必需标注该组份的中文名称和批号。假如同批号产品、不同批号的各种组份不能替换,则既要注明产品批号,也要注明各种组份的批号。(二)产品说明书按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和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说明书中的产品名称可同时包括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和英文名称。通用名称应当符合体

13、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中有关的命名原则。八、包装、运输和贮存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校准品、质控品的最小包装单元应贴有标准物质标签,校准品、质控品的储存条件和运输应适合该校准品、质控品的要求和有利于特性量值的稳定。九、规范性附录应在标准附录中列出标准正文附加条款,按规定编写附录。计量学溯源性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肯定的参考标准相联系的属性,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真实度限制品用于评价测量系统测量偏移的参考物质。质控物(品)用于体外诊断的质量限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是一种旨在用于医学用途的检测系统中运

14、用的物质、材料、物品或设备,其目的是评价或验证测量精密度、测量精确度、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改变检测系统可能产生的分析偏差等性能特征。质量限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可用于实力验证、试验室内质量限制。定值质控品定值质控品有制造商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或过程分析的参考值,并指定参考范围。非定值质控品非定值质控品可以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但是没有指定的参考范围,可以不用指定非定值质控品应用的分析测试系统,但需满意质量限制的系统规则。校准物(品)其值在一个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的参考物质。应具有定值和已知的测量不确定度,其目的应是校准某一测量系统,从而建立此系统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物质的互换性用两种测量程序测定某一给定物质的量时所测定结果的数学关系,与用这些测量程序测量实际临床样品时测量结果的数学关系的一样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