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70620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今天在网上看到老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感觉写的不错,改了一下错别字,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当今时代,迅猛开展。它不但普及广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环节,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走进了各类校园,无声的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学科的交融和充满。通过近期的,让我对信息技术与整合的事实有了进一步的体会。1、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理论。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根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展分析p 、方案并做出详细安排的过程。2、“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和学生学习开展需求的教学方式。3、通过讨论练习进一步明确了“授导型教学设计”、范文写作 “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特征。4、明白了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定位,即“三促进”: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

3、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进步学习效果和效率;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才能和科技创新才能,培养和进步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才能;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开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5、弄清了整合的技术选择原那么,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1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合适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2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3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的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

4、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6、让我们明白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1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2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3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4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老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写作网,教您怎样 以上就是我这次学习的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不断探究,不断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出应有的奉献。李婷婷【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心得体会扩展阅读小学老师信息技术学习心得导语: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开展,教育领域也正在发生着深化的_。小学老师信息技术学习心得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

5、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给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下面结合我一年的教学理论,浅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正。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是这种爱好往往表如今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根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意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到达进步效率的目的。如今我在教学理论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1.游戏入门,自觉学习。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

6、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鼠标左右键操作时非常枯燥的,假如老师一开场就直接讲解鼠标的左右键、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拽动作,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意学。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小鸡吃虫”的游戏,比赛谁用时最短就可以让小鸡吃掉所有虫子。学生在“小鸡吃虫”等游戏的理论中发现,要获得好的成绩就必须练习好鼠标的左右键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鼠标的操作,学生就学得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再玩这类游戏就会感觉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计算机知识。2. 学科

7、整合,促进学习!我发现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都非常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画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画画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查看了一下豫大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均有“认识画图”的章节,所以我决定和美术结合起来。比方,这周美术画的是“美丽的海底世界”,那么我们信息技术这周的主题也是“美丽的海底世界”。告诉孩子们,他们不仅可以在纸质上作画,也可以用电脑绘画,而且省时省钱!对于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们也都非常感兴趣,让他们的美术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学生竟然问我说“问什么一周只有一节计算机课啊?我们好想多上几节课啊!”我想,我的目的已经到达了

8、!3创设情境,积极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妙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正确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展探究。例如在圣诞节降临之际,我们正学着画图软件呢。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节“圣诞老人来啦”的课程。我首先把教室的环境给装扮点缀起来,学生进入教室后看到的是温馨的画面。同时,我还特意下载了“铃儿响叮当”的圣诞歌曲,我的学生伴随着温馨的画面和悦耳的歌声,利用画图软件中的图形工具完成了

9、一幅“圣诞老人来啦”的作品。1.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很多都是相似的,老师不必讲的太多,指导的太细。比方在“画图”软件中,老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局部学生可以掌握其他两种图形的画法。我把课堂大局部的时间都留给学生上机操作,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进步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进步课堂的教学效率。2.鼓励创新,开展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在21世纪的社会,“

10、创新是永久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开展的不竭动力”。尤其是信息技术,更要鼓励学生创新,打破思维定式,做到与众不同,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在“画图”软件中,我通常不会让他们先欣赏创作好的作品,我认为那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我就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对于不能想象出来的学生,我对他们加以指点一下,让他们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创作。每个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唯一的,所以老师在评价的时候也要灵敏多样,注重才能方面的评价。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应该多学习、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小学老师信息技术学习心得9月9日开场, 我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中

11、小学老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才能”培训。在这短暂的几天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研究院刘茂森教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长春市外语学校书记黄宝国教授等著名的学者的诙谐生动、充满激情的精彩讲解,还有哈尔滨香槟小学的老师们的精彩介绍,使我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化的认识和理解,在观念上,教学理念上、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下面就把本次培训的内容跟大家汇报一下: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教育智慧与智慧教育的内修与外练、信息环境下教研形式的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根本形式与应用方法创新、中小学名师成长规律研究

12、、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交互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老师自我反思的理论研究,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实现了老师教学资在网上的共享,加强了老师们的教学交流,进步的教学效率,更有利于老师业务程度的进步。同时,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教学资库。刘教授已经78岁高龄了,自嘲还有两颗不坚决的牙齿的老人竟然坚持站立在讲台上不用麦克风,讲了整整一上午,这种敬业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刘教授给我们讲了学校中的教学活动所经历的三个开展阶段:传统教学阶段粉笔+黑板、现代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现代化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运用的适度,而不过度特别强调了现代教育与现

13、代化教育的区别,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教育的弊端-老师干的多,想得少;经历多,提升理论少;老师只有把理论与理论完美结合,也就是老师的教学智慧要在教学理论中运用、反思和创新。教学的智慧需要通过内修得到进步;智慧的教学需要通过外练得到开展。内修与外练的完美结合,是培养和练就智慧型老师的有效途径。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化的一句话是:让学生成为有效学习者。学生有效学习才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东北师范大学王丹老师讲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研形式的探究,她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网络平台,是三级建立两级使用的平台,教研员引领下,各个学校的老师根据平台进展网络会议和网络教研。每个人的资均可以共享,学习,教研和备课打破了时间与空

14、间的限制。朱教授也是一位75岁高龄的老人了,整个讲座声情并茂,充满激情,给我们讲解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的根本原理,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别人的活动。朱教授认为,传播是一种过程,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响为结果。他用一句话来概括五大感官对信息技术的获取效率。视觉获得83%,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朱教授指出,“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接着,引用了史宁中教授的话将信息分成了经历信息、知识信息,智慧信息分别代表了原始教育、现代教育、将来教育三个阶段。还讲了现代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并总结出许多

15、一线老师讲课的课堂实录及课件,并且逐个进展分析p 。在整合时不是信息技术使用的越多越好,一定要找准整合点,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中解决不了的困难点。本次的培训中令所有人都钦佩的是黄宝国书记,黄书记长春外语学校书记,东北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他1987年中师毕业,在35岁之前评上了中学高级老师,吉林市十大出色青年等很多成就。他是“差点教育”的创始人。我们不禁钦佩与他所获得的成绩,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才华,整个讲座语言幽默幽默,妙语连珠,真是出口成章。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解了差点教育的理念。黄校长第一次在学校上汇报课讲的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由于自己说话的缺陷,把学生给将笑了,被校

16、领导批评,被老师们取笑。黄校长扬长避短,第二年公开课时,另辟蹊径,改上作文教学,并不断深化研究,坚持不懈的自我进步,曾经在每月只有100元左右工资的情况之下,自费买了290多本关于作文指导的书,在作文教学方面脱颖而出。在90年代出版了一套作文指导书,曾一次性得到稿费30万元,自诩为知识界一夜暴富的老师。他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每个人受先天因素影响,各有各的优点和短处,比方:有的孩子天生不会唱歌,却非要孩子去学音乐,学起来困难不说,这反而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另外,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的老师们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理想学院研发的教学软件,它具有灵敏性,咱们以前的教学软件中的课件通常是整堂课的,有时不合适本班学生,又不好改,理想软件把各学科分知识点制作成演示动画,这样老师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