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70148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51初学实验教程系列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扩展存储器读写实验一.实验要求编制简单程序,对实验板上提供的外部存贮器(625)进行读写操作。二实验目的1。学习片外存储器扩展方法。2。学习数据存储器不同的读写方法。三实验电路及连线将P1.0接至1。S256连GND孔。四.实验说明1.单片机系统中,对片外存贮器的读写操作是最基本的操作。用户藉此来熟悉MC51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规则、基本指令的使用和使用本仿真实验系统调试程序的方法.用户编程可以参考示例程序和流程框图.本示例程序中对片外存贮器中一固定地址单元进行读写操作,并比较读写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则说明读写操作不可靠或该存储器单元不可靠,程序转入出错处理代码段(本示例程序通过熄灭一个

2、发光二极管来表示出错)。读写数据的选用,本例采用的是55(010,011)与A(101,0)。一般采用这两个数据的读写操作就可查出数据总线的短路、断路等,在实际调试用户电路时非常有效。用户调试该程序时,可以灵活使用单步、断点和变量观察等方法,来观察程序执行的流程和各中间变量的值.2在I状态下执行MEM1程序,对实验机数据进行读写,若L1灯亮说明RM读写正常.3也可进入CA的调试工具菜单中的对话窗口,用监控命令方式读写RAM,在I状态执行S0000 5,SPCE, 屏幕上应显示5,再键入AA,ACE,屏幕上也应显示A,以上过程执行效果与编程执行效果完全相同.注:SX是实验机对外部数据空间读写命令

3、.4.本例中,6256片选接地时,存储器空间为00007FFF。五。实验程序框图实验示例程序流程框图如下:六.实验源程序:ORG0000HJMP STOR 0040HSTART:MOV SP,#60MOV PTR,0000H ;置外部RAM读写地址OVA,#55H;测试的数据一MO,MOVXDP, ;写外部AMMOVXA,DPR ;读外部ARLA,B ;比较读回的数据Z RRRMV A,0AH ;测试的数据二 B,AMOVX DPTR,AMOV A,PTXRL A,BJZ ASS ;测试通过ERRR: E P1。 ;测试失败,点亮LDJMPASS: CP P1.;ED状态(亮/灭)转换MOR1

4、,#00H ;延时DEAY:MOV R2,#0HDJNZ R,DR1,LAYLJMP STAT;循环测试END实验二 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要求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P1口做输入口,接八个扭子开关,以实验机上74LS23做输出口,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二.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三实验电路及连线实验三P口输出控制继电器实验一.实验要求利用P3.5输出高低,控制继电器的开合,实现对外部装置的控制.二.实验目的掌握继电器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经验。三实验电路及连线3。5 接JD。

5、RMD接L灯,RLSE接GND。四。实验说明现代自动控制设备中,都存在一个电子电路与电气电路的互相连接问题,一方面要使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能够控制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电动机,电磁铁,电灯等),另一方面又要为电子线路的电气电路提供良好的电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和人身的安全。电子继电器便能完成这一桥梁作用。继电器电路中一般都要在继电器的线圈两头加一个二极管以吸收继电器线圈断电时产生的反电势,防止干扰。本电路的控制端为J,当JD为高电平时,继电器不工作,当D为低电平时,继电器工作,常开触点吸合。执行时,对应的LED将随继电器的开关而亮灭.五。实验程序框图六.源程序OG 0000LJMPSTRTOG004

6、HSTART:M SP,#6HJD: CPL 3。5 ;P3.取反LAL ELA ;延时OPJMP JDDELAY: ;延时子程序(秒)MV 0,#0AHDELA1:M 1,#0LA2: MOV R2,#2JNR,JZ R,DELAY2DJNZ R0,ELAY1EEND实验四 简单I/O实验(交通灯控制)一。实验要求以7S73作为输出口,控制个双色LED灯(可发红,绿,黄光),模拟交通灯管理。二.实验目的1.学习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2。学习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3。学习模拟交通灯控制的方法.4.学习双色灯的使用。三.实验电路及连线0-P3接D1DG4,P4P接 R1DR。

7、C23 接800H。四实验说明1。因为本实验是交通灯控制实验,所以要先了解实际交通灯的变化规律.假设一个十字路口为东西南北走向。初始状态0为东西红灯,南北红灯。然后转状态1南北绿灯通车,东西红灯。过一段时间转状态,南北绿灯闪几次转亮黄灯,延时几秒,东西仍然红灯。再转状态3,东西绿灯通车,南北红灯.过一段时间转状态4,东西绿灯闪几次转亮黄灯,延时几秒,南北仍然红灯.最后循环至状态.2双色LD是由一个红色LED管芯和一个绿色LED管芯封装在一起,公用负端。当红色正端加高电平,绿色正端加低电平时,红灯亮;红色正端加低电平,绿色正端加高电平时,绿灯亮;两端都加高电平时,黄灯亮.五.实验程序框图程序框图

8、: 六.源程序OR 0000HLJMP STTOG 000HSTRT:MOVSP,6LALL STAT0 ;初始状态(都是红灯)CICL:LCALL STATUS ;南北绿灯,东西红灯LCALL STATUS2 ;南北绿灯闪转黄灯,东西红灯LCALL STATUS3 ;南北红灯,东西绿灯LCALSTATUS4 ;南北红灯,东西绿灯闪转黄灯JP CICLSATUS0: ;南北红灯,东西红灯MOV DPTR,#8300HMOVA,0FHMVX DP,AMOVR2,10 ;延时1秒LCALL DELAYETSTUS: ;南北绿灯,东西红灯MOV DPTR,#800HMO A,5A ;南北绿灯,东西红

9、灯MOVXPR,AVR2,50 ;延时5秒CALLDAYRETSTATUS: ;南北绿灯闪转黄灯,东西红灯OV PTR,8300HMO 3,#3H ;绿灯闪次FLASH:OV A,5FHMX DPTR,AV R2,HLAL DLAYMO ,MOVX DPR,AM,03HLCALLLYDZ R3,AHMV A,#H ;南北黄灯,东西红灯OX DPTR,AMOVR,#0 ;延时1秒LCALELAYRETSTATUS3: ;南北红灯,东西绿灯MOV TR,8300HV A,#A5HOVXDPR,AMOV R2,5 ;延时秒LCALL DEYRESTAUS: ;南北红灯,东西绿灯闪转黄灯MO DPTR

10、,#0HVR3,# ;绿灯闪3次AH1: MOV A,0AFHMOVX PTR,AOV R2,#03HLCALL DELAYMOV A,0AHMOV DPTR,MOVR2,03CALLDELYJZ3,FASMO ,05H ;南北红灯,东西黄灯MOV PTR,AMOV R2,#10;延时1秒ALL ELYOPRETDELA: ;延时子程序PUS 2PUSH 1PUSH 0DELAY1: MOV 1,#0DELY2: MO 0,#0BHJN 0,JN 1,DELAY ;延时 0 SJNZ 2,DEA1POP0PP 1POP RETEND实验一时,P。0-P。7接L1L8。实验二时,.0-P17接K

11、1-,PO0O7接1-L。CS273接30。四.实验说明1P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高电平使内部O管截止。因为内部上拉电阻阻值是240K,故不会对外部输入产生影响。若不先对它置高,且原来是低电平,则OS管导通,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2。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对于程序DELAY:MOV ,0HDEL1:MVR,B3DNZ R1,$JNZR0,DELAY1查指令表可知 ,JN 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而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2/1。09M,所以该段程序执行时间为:((1)61)21192010.00m五。实验程序框

12、图主程序框图(1): 程序框图(2):六。、主程序OR0000HLMPSTARTG 0040HSTAR:MOV SP,60HMOV A,0FEHROTATE: OV 1,A;写 P1口RLA ;循环左移LCAL DLAY ;延时NOSJMP OTADELAY: ;延时子程序(秒)MV0,#ELY: OVR1,#00HELAY2:MOV 2,B2HDJNZR2,$DJZ R1,EAY2JNZ 0,DELAY1RETEND2、读P1口程序框OR 0HLJMP STARORG 004HSA:O DTR,800H ;并行输出口地址MV P1,0FFH ;因1口是准双向口,所以把1口作为;输入口时,应先置高电平READ:MOV A,1;读开关状态MOV TR,A;把读入的数据输出JMRAEND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