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698049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地理试题(含答案)第卷(选择题共48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右图中AB两地同在40N纬线上,读图回答1-2题。1.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右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A东南方 B西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2.若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和影长相等,则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5S B5N C2326S D2326N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5题。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

2、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好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4.图中18等温线分布()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5.图上热带风暴在经过甲地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A过境前甲地吹西北风 B过境时甲地河流含沙量变大C过境时甲地河流流量剧增 D过境后风暴潮势力强大右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印度洋的轮船上,悉尼时间6:00船员在图中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读图回答6-7题。6.该日处海上日出时刻,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地也可能正好日出 B此刻全球新的一天比重小C我国长城站可能出现极昼 D赤峰二中

3、学生在校早读7.下图中的四幅图,与处当日轮船桅杆日影在地面上移动方向一致的是()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读图完成8-9题。8.推断该树位于()A黑海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维多利亚湖沿岸 D五大湖沿岸9.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 B非洲斑马迀往非洲赤道南部的赞比亚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下图为世界某地区距海里程等值线(单位:km)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10与甲地相比,乙地()A年降水量大 B海拔高度低 C冬季气温高 D太

4、阳辐射强11图中甲地土壤较为贫瘠,其原因之一可能是()A植被不落叶,有机质产生少 B地形起伏大,有机质迁移快C冰川作用后,土壤发育较差 D冬季气候冷,微生物活动弱12丙港口4月份不冻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 B地热能丰富 C暖洋流影响 D西南风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13-15题。13.图示甲河()A结冰期长B为外流河C有凌汛现象 D冬季含沙量较大14.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 B地壳抬升 C入湖河水减少 D人工围堰15.观测发现,乙湖沿岸终年昼夜风向相反,若某游客在处疗养,夜晚最可能的风向是()A西北风

5、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读图回答16-17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层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层和层C为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指的全部和的大部分17.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大气科学中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如图2所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某摄影师与9月26日在某地(116E)拍摄曙暮光美景。据此完成18-20题。18.“鸡鸣紫陌曙光寒”描述的是太阳高度角大约在地

6、平线下12-18之间的天文曙暮光,该摄影师若想拍到此时曙暮光,镜头方向最可能为()A.东 B. 南 C. 西 D. 北19.气象学上的黄昏专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至高度角位于地平线下6的这段时间,若该摄影师不想错过这段黄昏美景,开始拍摄时最可能为北京时间()A.17:36 B. 18:00 C. 18:24 D.18:4820.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下,天际的亮色完全退去(夜晚才真正到来)或天际的亮色已经开始(白昼就真正到来)。该日“真正夜长”最可能为()A.13小时15分 B. 12小时 C. 10小时45分 D. 9小时30分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于南北

7、极之间追逐夏天。图3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读图完成21-23题。21.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A3月B6月C9月D12月22.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合理的解释是()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B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C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D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23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C运用RS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某日,位于铜镜处(33N)的人们正好看到太阳位于图中的山顶处。

8、此时,阳光恰好被铜镜反射到陡崖处藏宝图的洞口。读图完成下题。24.一年中,铜镜能接收到正午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第卷(综合题共52分)25.(16分)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约旦河是以色列重要的水源,70以上的河水被人为利用。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图6示意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1)说出以色列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2分)(2)以色列对欧洲

9、的花卉出口量冬夏有明显不同,指出这种不同并分析原因。(8分)(3)解释死海沿岸沙漠地区经常弥漫着大雾的原因。(6分)26.(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左图)和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右图)。20世纪5060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库。(1)与乙地比,判断甲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简析其原因。(6分)(2)简述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12分)(3)简析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8分)27(10分)某日,昼夜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10、,ABC弧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一旅游者在距离B地正南方3330km的青海湖边观测到北极星仰角为37。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旅游者在青海湖边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此时赤道上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与旧的一天范围的比值_。(6分)。若此日旅游者在湖边于北京时间6:05看到日出,则该日昼长为_小时,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4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年级地理统一练习(2)参考答案1-5CABCD 6-10BDDDD 11-15CCDCA 16-20ACACD 21-24ADDC25. (16分)(1)约旦河的河水、地下水、淡化的海水(和湖水)、污水经净化处理后的中水(答出2点得2分。)(2)冬季

11、出口量大、夏季出口量小(2分)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或位于温带)(2分),夏季温暖湿润,是花卉生产的旺季,(2分)而冬季均温较低,光照不足,是花卉生产的淡季。(2分)以色列位于亚热带地区(2分),冬季气候温和,适宜花卉的生长(2分),故冬季是花卉出口的良机(3)位于亚热带沙漠地区(2分),白天气温高,死海水分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2分),夜间气温及地表温度明显下降,水汽凝结形成大雾。(2分)26. (26分)(1)甲地年积雪期较长(2分)原因:盛行西风,地处山脉的迎风坡,降雪多(2分);纬度高,地势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2分)(2)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大(2分);后期增长速度逐渐减慢(2分)面积增大的原因:河流携带泥沙不断堆积;(2分)海平面下降使出露的三角洲面积增大(2分)。后期增长速度减慢的原因:大型水库的建立使入湖的泥沙减少;(2分)后期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三角洲(2分)(3)优势条件:位于农业区,货物运输量大(2分);水运运价低(2分);该地区河网密集,运量大(2分)限制性因素:冰封期长(2分);径流季节变化较大(2分)27(10分)(1)(80W,23N)(2分);76(2分);1:2(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