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69792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四年二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拟建项目位于昌江县石碌镇健民路昌江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区(原昌江县第二人民医院)内,原昌江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南侧。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项目位于该医院一区(原昌江第二人民医院)院址住院部南侧现有空地上,占地面积3003.61m2,总建筑面积19970.99m2,病床300张,医护人员400人,预计至2015年门诊量为1242人/d,该综

2、合大楼为一栋建筑高度39m,建筑层数9层的连廊式连体结构的双塔楼建筑,并且南侧塔楼附设有5层的裙楼。双塔楼之间设置内走廊。北侧塔楼的主要功能为住院部,南侧塔楼主要功能为门诊部及行政办公,裙楼主要功能为医技部。1.1.2 建设背景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人民群众通常是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看各级政府管理能力,看其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十二五”规划

3、也强调了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设,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中国的卫生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覆盖15亿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我国卫生事业未来5年发展总目标。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规划,既带动了海南当地经济与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也对海南省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关海南省医疗卫生方面的建

4、设与提升问题,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海口、三亚等地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全省统一、高效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各省(区、市)与海南异地医保互认制度。积极打造“健康海南”、“安全海南”,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贡献医疗卫生系统的力量、筑起健康与安全的绿色保障。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医疗对外开放,逐步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所带来的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海

5、南省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海南省区域卫生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海南省卫生事业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海南将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病有所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和国民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海南省卫生事业是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切卫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民生医疗卫生事业。可见海南对于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优化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环境的决心。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重大疫情和新发传染病的救治能力,促进海南卫生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2 工程概况1.2.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改扩建(3)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昌江县石碌镇健民路昌江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区(原昌江县第二人民医院)内,原昌江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南侧。项目现所在地现状见图4-1。(4)建设单位: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9698万元。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6)工程内容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项目位于该医院一区(原昌江第二人民医院)院址住院部南

7、侧现有空地上,占地面积3003.61m2,总建筑面积19970.99m2,病床300张,医护人员400人,预计至2015年门诊量为1242人/d,该综合大楼为一栋建筑高度39m,建筑层数9层的连廊式连体结构的双塔楼建筑,并且南侧塔楼附设有5层的裙楼。双塔楼之间设置内走廊。北侧塔楼的主要功能为住院部,南侧塔楼主要功能为门诊部及行政办公,裙楼主要功能为医技部。表1.1-1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综合大楼占地面积3003.61m2,建筑面积19970.99m2,层数9层连廊式连体结构的双塔楼建筑辅助工程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站依托于医院污水处理站医疗废物暂存间依托于医院

8、医疗废物暂存间表1.1-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类别名 称单位数 量1用地面积3003.612项目总建筑面积19970.996病床数张3007医护人员人4008建筑层数层99总投资万元9698(7)设备清单本项目采用的医疗设备包括:美国GE双排螺旋CT机、美国GE彩色B超、飞利浦三维彩超、阴道B超、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日本东芝500MAX光机、经颅彩色多普勒、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仪、自动呼吸机、胰岛素泵、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全功能麻醉机、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鼻内窥镜、乳腺扫描仪、体外碎石机、各类微波综合治疗仪等。(8)功能分区综合大楼是集急诊、门诊、中西医

9、理疗、住院及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根据室外场地高差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主楼九层。综合大楼连廊式连体结构的双塔楼建筑,并且南侧塔楼附设有5层的裙楼。北侧塔楼的主要功能为住院部,南侧塔楼主要功能为门诊部及行政办公,裙楼主要功能为医技部。功能布局如下:(1)南侧塔楼(门诊部及行政办公)一层 为门诊大厅、急诊室、监护病房、新农合办公室、中西药取药房、挂号收费处、护士站、儿科诊室、输液大厅、医生办公室等;二层为内科诊室、三层外科、妇产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等诊室;四层为国医堂、检验科、健康管理中心、小会议室等;五层为小会议室、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办公室、书记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财务室、后勤办公室、档案室

10、等;准备间、多功能会议厅等;(2)北侧塔楼(住院部)地下一层为职工生活及大楼供应配套设施;一层为共享空间;一层为设备层,包括配电机房、发电机房、供应室、药品仓库、体检中心、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池等;二层为儿科、内科病房;三层为老年病科病房;四层为妇产科病房;五层为五官科病房;六层为外科病房;七层为骨伤科病房、ICU病房和CCU病房;八层为理疗康复科病房;手术室和净洁层流手术室。(3)裙楼(医技部)一层为放射科;二层为心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胃镜、超声碎石、彩超、B超等科室;三、四层为中医特色专科(针灸、推拿、牵引、电疗、磁疗等);五层为屋顶花园;(9)医院改造方案及整体布局按昌江县中西医结合

11、医院的规划,第二人民医院与中医院合并后,除保留太平间以传染科外,其他建筑均进行拆除,将新建安宁科、综合大楼(本项目)、疗养楼、康复楼等。本项目在医院现有的空地上新建,在项目建设完毕后,医院原门诊楼和住院楼的仪器设备、病床等医疗设施、医护人员、行政办公人员全部搬迁至本项目大楼,再逐步拆除现有的门诊楼、住院部等建筑。本项目的建设不涉及拆除工程。新建综合大楼应与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规划协调一致。根据医院整体规划,拟建综合大楼位于院区中间北侧,大楼平面大体上呈“工”字形布局。感染科布置在综合楼的西侧,安宁科设置在感染科西南侧,康复区设置在综合楼北侧;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暂存间设置在综合楼住院部西北侧;围

12、绕综合大楼、职工楼、各栋医疗建筑和停车场布置多条5m或7m的环绕消防通道,平时作为院内交通道路。综合大楼主出入门口面向健民路。综合大楼与医院的交通网络有很好的连接。原门诊部拆除后,规划为停车场场地,满足大量的停车要求。综合大楼的北侧及东侧则作为院区备用地,以适应院区后期发展建设。医院改造完成后,整个院区总建筑面积为56823.69m2,整体绿化率为51.33%,建筑密度,15.57%,容积率0.9。1.2.2 公共设施1.2.2.1 供电工程项目供电来源于市政电网,备用电源使用备用柴油发电机,装机容量2000 KW。据医院用电可靠性及安全性原则,拟采用双路供电方法,连接备用发电机,在市政断电时

13、,保证有正常的电源供应,并建立专门的配电房和安装专用的双路开关,同时配备避雷装置、电压与医院规模、设备相匹配,并留有发展的余地。1.2.2.2 通讯工程医院业务与医疗工作通讯联系,采用一台程控自动交换机,建立病房与护理站之间的呼叫信号系统,有线电视插座和声讯插座按病床配置。各部门设置内、外线电话,便于内外部沟通和方便病患者与社会的联系;设置的有线电视,便于宣传,且有利于病患者享受音乐的治疗及休闲欣赏;床单元对讲系统可及时沟通医患关系,做到随时满足患者的需要。1.2.2.3 供水排水工程1、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从市政管网上引一根DN150给水管,与院内环状管网连接,由环状管网供消防、生活与医疗用

14、水。2、排水采用完全分流制,医疗废水、雨水均采用分流制。室内污、废水分流排出,并设有专用通气管。病区医疗废水直接排入院内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3、医院拟新建集中的污水处理站,位于本项目西侧;处理能力为400m3/d;达到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预处理标准,排至市政管网内。另外,城市排水为雨污分流体系,规划的周围市政道路上有城市污水干管,排至昌江县污水处理厂;雨水采用就近入市政雨水管网内。1.2.2.4 绿化工程项目空地及沿建筑物四周空地绿化,植树种草,种植具有南国热带特色的热带树种作为基调树种,树下配套种植草皮、三角梅等花卉,高低配置,

15、以满足绿化要求。 1.3 项目产业选址合理性分析1.3.1 与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医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属于鼓励类中第三十六大类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的项目,因此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1.3.2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相符性根据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本项目用地为的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是规划区范围内用于城镇建设和满足城镇机能转运所需要的土地。城镇建设用地应包括用地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用地。本项目属于公共设施用地,项目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中土地利用规划是一致的。(2)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相符性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项目所在地块为医疗卫生用地,项目与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城市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