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69614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浙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回答问题。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这首诗用作色彩描写的词语是哪四个?_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阅读古诗绝句,回答问题。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我们课本上学习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是一首五言绝句,而这一首则是_绝句。2“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中以_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得更加生动活泼。3与“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意思对应的诗句是什么?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绝 句_代_,_。_,_。1默写古诗绝句2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_”,“江山丽”对“_”,“泥融”对“_”,“_” 对“鸳鸯”。3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1)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_)和(_)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A视觉 B嗅觉 C听觉(2)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_)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_)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A静态 B动态4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_、_、_、_、_、_、_、_等景物。江山 太阳 花草 鸳鸯 春泥 春风 燕子 沙滩4. 课内

3、阅读我能行。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2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3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4作者看到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5. 古诗精彩回顾。(1)我先来给句子排排队。()不知道这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出的。()像碧玉做成的一棵高高的树。()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很多条绿色的丝绦从树上垂下。(2)上面是诗歌的译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3)请你把这首诗默写出来好吗?_,_。_,_。(4)想一想,说一说,二月春风还像

4、什么?_6. 课内阅读。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A.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B.和气的意思。C.感觉很舒服。(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 )A.青螺B.白银盘C.白银(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A.平静、开阔、翠绿B.开阔寥远、平静、翠绿C.开阔寥远、翠绿、平静(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两相和”的“和”字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

5、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诗中的“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诗人只用了一个视角,即遥望,就将洞庭山水的美景图描摹得很是生动、美丽了。7.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折杨柳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北朝情歌南朝情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1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什么内容?答:_2北朝乐府和南朝乐府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答:_8.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朝诗人所写。(2)“挑”是个多

6、音字,在本诗中读,它的另一个读音是。(3)诗中作者用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9. 课内阅读。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动的景物有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到来了。2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句。请你讲一讲“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_3惠崇春江晚景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诗题的意思是(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行诗的意思。(3)与“劝君更尽一杯

7、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立意相反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诗人在送别元二劝酒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他们可能说些什么。11. 课外阅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小路。舍不得离去。可爱。形容鸟的叫声婉转动听。1诗中哪两个词体现了花的繁盛。()A.满、压B.低C.留连D.自在2写花多的诗句是_,_。3第三、四句描写了蝴蝶_和黄莺_的画面。12. 古诗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1把以上诗句补

8、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_)。3诗句“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白银盘”指的是(_),“青螺”指的是(_)。13. 读古诗,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2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14. 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_。长恨春归无觅处,_。(1)补充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长恨春归无觅处,。(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3)诗中与“芳菲尽”相对应的词语是“”。(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填季节)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