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691307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兰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60分)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2. 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A. 高大的海岸山脉 B. 海岭C. 一系列岛弧 D. 深邃的海沟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图5b)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因,然后开始徒步登山。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公里后到达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图a),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

2、留念。读下图,回答3-4题。3 彩虹山地貌景观近年来才被人们发现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 B.海拔高曾被冰雪覆盖C.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冰雪融化后才被发现 D.遥感技术的进步4下列对“彩虹山”的形成过程推理准确的是:A.流水沉积挤压抬升一一外力侵蚀B.流水沉积一一断裂抬升一一外力侵蚀C.挤压抬升一一外力侵蚀一一流水沉积D.外力侵蚀一一流水沉积一断裂抬升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 由图甲和图乙可知()A. 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 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3、C. 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的影响D. 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的影响6.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 增强 B. 增强 C. 减弱 D. 减弱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4月5日下午,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下左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7-9题。7当这场降雪天气发生时北京可能位于右图中的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8照片显示的“雪馒

4、头”形成的原因有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 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AB C D9类似该停车场的城市地面铺装与水泥地面铺装比较A热岛效应更强 B地下径流更少 C城市内涝减轻 D蒸发量比较小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11.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A.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

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盛行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该季节K地() A. 多西北风 B. 多晴朗天气C. 多锋面活动 D. 多对流雨13. 符合该季节NK一线气压水平变化情况的是()A. B. C. D.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台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大气环流15. 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 地 B. 地 C. 地 D. 地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至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 “帕姆”()A. 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6、C. 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 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17. “帕姆”移动至新西兰北岛以东洋面时,新西兰北岛的主导风向是()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所示。图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图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19. 读图和图,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 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B. 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C. 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

7、太阳辐射D. 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读下图,回答20-21题。20图中甲洋流一定是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暖流 D.寒流21图中洋流A.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B. 可以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C.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D.抑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2. 若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A. 山东半岛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 新西兰 D. 巴西高原23. 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 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 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

8、坡C. 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 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24. 若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的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A. 3700米 B. 4500米 C. 5000米 D. 2680米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 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 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C. 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D. 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26.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A

9、. 山上植茶树,山下种水稻B. 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 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D. 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企业化种植园下图为英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图中信息反映了()A. 能源消费总量波动上升B.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C. 一次电力比重变化最大D. 天然气消费总量变化显著28. 有关英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改善大气质量缓解气候变暖趋势减少臭氧层破坏增加就业机会A. B. C. D.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2930题。29该图表明该

10、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30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凌汛是冬季河道中冰凌对水流的阻力作用所引起的一种涨水现象,会引发冰凌灾害,黄河下游是黄河出现凌汛现象的重要河段之一,两岸筑有大堤,是著名的“悬河”。近几年,由于气温升高,河流水量减少,黄

11、河下游的凌汛灾害出现了变化。下图为黄河下游河段示意图。(1)说明图示河段冬春季节的水文特征。(6分)(2)据材料推断近几年黄河下游凌汛灾情的变化。(6分)33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1949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0分)高三地理答案一、 选择题(30题,每题2分)12345678910DBDACCADCC11

12、121314151617181920DBACABBDDD21222324252627282930CCDCCADABC二、 综合题(共三题,40分)31、答案:12分(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32、答案:12分 (1)数量少(径流量小);水位低;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6分)(2)冬季气温升高,黄河下游冰层变薄(结冰河段缩短);河流水量减少,发生凌汛时水位较低,凌汛灾情减轻;河流结冰推迟和融冰提前,改变凌汛出现的时间。(6分)33、答案:16分(1)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6分)(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6分)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