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68752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撰写人:_日 期:_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手术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各外科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制定本规范制度。第二条本规范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结合我院实际而制定。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全院各临床手术科室。第二章临床手术分级第四条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三类手

2、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第三章手术医师分级第五条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_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_年以内者。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_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_年以上者。(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_年以内者。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_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

3、_年以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_年以上者。(四)主任医师第四章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第六条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类手术。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类手术。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三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类手术。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一、二、三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

4、目手术。第七条根据手术医师从事专业、手术资格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应明确手术医师可主持开展的手术项目,并实行动态管理。1、资格准入:各级医师在规定的具有申报资格的相应手术分类中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获得相应手术资格准入:做为一助完成例数15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者;该类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经病区、科室两级评议通过者。2、资格取消:对于同一项手术操作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及以上严重并发症或医疗纠纷者,取消其该项手术资格。3、对取消资格者,当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该类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时,再次经评定获得资格准入。第五章手术

5、审批权限第八条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和手术质量的关键。(一)正常择期手术1、一般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室副主任审批。2、四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报医务科备案。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重大、致残手术审批单,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由院领导批复后施行。3、开展重大探索性、科研性、医疗机构临床准入管理的手术项目,应按规定报上级卫生部门审批,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会环境的项目还需按规定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复。(二)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2)同一患者因并

6、发症需再次手术的;(3)高风险手术;(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5)可能引起或涉及医疗纠纷的手术;(6)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凡属上述情况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执业医师,异单位,异地行医手术,需按执业医师法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藉医师的执业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此外,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经治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

7、时机。第六章手术过程管理规范第九条凡需住院手术的患者,应做好手术前各项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后,方可决定手术,科室要严格遵照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合理安排手术人员。第十条手术前,负责医师填写好手术知情同意书,患者填写委托书者,可由被委托人签署。患者危重急需手术,但无行为能力且家属不在时,由科室或急诊值班医师报告医教部(医疗科)或总值班,批准后方可手术,但病历中必须详细记录以便备查。第十一条凡住院施行的手术,手术前负责医师都要写好术前小结或术前讨论,并由上级医师阅批后签字。第十二条重大、疑难、复杂手术、致残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采取慎重态度,填写特殊手术申报单报医务科,经院领导审批后方可

8、实行。此类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任(副)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内容由负责医师记入病历,并报告医务科,必要时医务科派人参加术前讨论。第十三条择期手术需于手术前_天,由主治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科主任或主任(副)医师签字后送手术室,由手术室安排手术。第十四条急症手术应由主治医师填写急诊手术通知单,并由上级主刀医师签字后送手术室,手术室或麻醉科应积极主动配合急诊手术,不准无故刁难、推脱或拒绝。第十五条术前麻醉师必须检查手术患者,如术前准备不符合麻醉要求,麻醉师有权决定延期手术。第十六条各级医师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进行手术。第十七条进修医师及学生参

9、加的手术,必须有本院医师参加并负责进行指导,手术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均由本院医师负责。第十八条参加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定,术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后,方可手术。对违反制度以及不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的医务人员,护士长有权停止手术,并根据情节及造成的后果追究个人责任。第十九条手术中,术者和助手应密切配合。参加手术人员在术中对患者应高度负责,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在患者紧张状态下更应严格执行医疗保护性制度。台上会诊时,有关人员应随请随到,如发生意外,台上和台下医务人员要积极采取措施,由主刀医师负责组织抢救,并酌情请示上级医师或报告有关领导协助处理。手术当中主刀或助

10、手发生意外(如晕倒等情况),由在场的最高职称人员决定替代人员或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第二十条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缝合前,术者和助手应仔细检查术野内是否有活动出血和异物存留。手术结束,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手术情况做一全面严格检查。第二十一条患者手术后如病情允许,由手术室护工、负责医师一同送回病房,全麻或重危患者及麻醉师或手术医师认为有必要的患者,麻醉师应陪同送回病房。手术医师应开好术后医嘱,并向病房值班人员交待注意事项。第二十二条手术前应由麻醉科会诊,填写麻醉谈话单,由患者本人签字,患者填写委托书者,可由被委托人签字。手术后,麻醉医师在将患者送回病房前应与病房医师、护士交待手术、麻醉经过及注意事项,当面测血压、脉搏、呼吸。第页共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