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68751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m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1 工程概况跨沈抚线公铁立交桥,桥梁起点桩号为K69+982.57,终点桩号为K70+738.63,桥梁全长756.05m,交角为78。于第13孔跨越沈抚铁路。2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T梁施工工艺流程图”。3 施工技术方案3.1概况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分5联,每联5孔,共有T梁300片,梁高2.0m。3.2施工场地设置及硬化详见“施工场地布置图”。3.2.1钢筋场、拌和站及料场的设置与硬化钢筋场、拌和站及料场均设置在T梁预制场地对面。对原地面抛填1米厚山皮土后整平后进行压实,在其上浇筑20cm厚C30混凝土。3.2.2预制场地的设置与硬化3.2.2.1预制场地设置在线

2、路主线的路基上,清除预制场地表面杂物和表层耕植土,抛填1米厚山皮土后整平后压实,压实度达到95%以上,然后放出每个底模的位置,按底模设计图放大样,进行基础开挖,基础挖深20cm,然后用夯实机进行夯实,铺10cm碎石后再夯实,最后在其上浇筑10cm厚的C25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应在底座位置预埋12的钢筋,预埋钢筋间隔50cm,露出混凝土面15cm。3.2.2.2对于底座两端处的基础做特殊处理:采取扩大、深挖槽后浇筑混凝土的加固方式,以防T梁张拉起拱后,T梁重量均作用到底座两端而损坏底座。3.2.2.3梁场两底模间摊铺碎石5cm,浇5cm厚C25混凝土进行硬化。3.3龙门吊机走行轨道设置及龙门吊机

3、安装放出龙门吊机轨道中心线,延中心线在轨道线上开挖宽100cm、深50cm的基槽,压实后浇筑轨道基础混凝土。基础高50cm,顶宽50cm,混凝土顶标高控制在2mm内,龙门吊机轨道横向间距27m。龙门吊机采用2台50T,2台10 T,龙门吊机由横梁、支腿、吊梁天车、自动走行系统及电力系统组成,采用2台25T吊机安装就位。3.4钢筋工程(含波纹管)3.4.1钢筋钢筋采用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弯制、现场绑扎辅以点焊成形的方式。3.4.1.1钢筋原材按施工进度计划进场原材料钢筋,原材料进场后,堆放到原材料堆放场地,钢筋顶加盖塑彩布防雨,并按钢筋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

4、,且设立标识牌。 3.4.1.2钢筋下料 钢筋按图纸设计长度进行下料加工,下料前认真审核每一型号钢筋长度、规格等。级钢筋采用钢筋切割机下料,级钢筋采用卷扬机冷拉调直后下料。 3.4.1.3钢筋焊接预制梁钢筋主筋焊接采用搭接电弧焊接头。钢筋焊接前,先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钢筋表面的锈斑、油污等杂物。当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将其矫直或消除。搭接焊时,采用两点定位焊固定。现场焊接采用交、直流电焊机,级钢筋采用J506型电焊条,电焊条要防止受潮变质。3.4.2波纹管 3.4.2.1预应力孔道采用波纹管成孔,波纹管采用0.35mm厚铁皮现场卷制机卷制,随用随卷,以防波纹管锈蚀。波纹管卷制成后,应取样进行抗

5、压、防渗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波纹管分段下料,使用套管接长,波纹管的各接头处使用防水胶布缠裹严密,以防漏浆。3.4.2.2波纹管采用设计图纸“#”字型钢筋定位。在波纹管内采用两端对穿入比波纹管内径小15mm的塑料管,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局部漏浆或有异物掉入波纹管内,检验位置无误后使用22#扎丝捆扎结实。混凝土施工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0.40.8Mpa时将塑料管采用人工抽出。3.5预埋件伸缩缝、护栏等预埋钢筋及T梁泄水孔、吊装孔、梁底预埋钢板等按设计位置准确预留、预埋。3.6模板工程(含锚具)3.6.1底模采用5槽钢做顶边(其槽口向外放置)、12钢筋做拉筋,顶铺钢筋网,内灌C25混凝土形成底模,混凝

6、土上铺设4mm钢板后,对其表面进行磨光处理。在底模制作时,其顶面预拱度用5槽钢调整。底模上每隔1m留一个对拉杆预留孔。 底模长30.30m,宽54cm,高30cm,整个梁场共设20个底模。3.6.2侧模、端模采用厂制定型钢模,钢模加工时截面尺寸与长度(分节长度和组拼后总长度)要准确。模板面要平直,转角要光滑,焊缝要平顺,并要打光磨平。侧模连接采用企口缝,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侧模底角处预留对拉杆孔,两侧模位置要对齐。整个梁场制作侧模板、端模板各5套。 3.6.3侧模板的安装 支立侧模板前,在5槽钢内放置直径为45mm的橡胶管,侧模对位后拧紧拉杆使侧模密贴底座,则橡胶管受压后即可起到防漏浆的作

7、用。其余各模板接缝处使用双面胶条夹紧以防漏浆。模板采用10T龙门吊机配合进行组拼安装,安装前应先将锚具安装在侧模及端头模板上面。3.7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由施工现场设置一台HZS75型混凝土搅拌站拌制,混凝土运输采用小翻斗车运至预制现场,梁场龙门吊机配吊斗运输投料。3.7.1混凝土浇筑T梁结构分为梁肋马蹄部分、梁肋中部、梁肋上部及面板部分,采用斜向分层连续浇筑法,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先浇筑梁肋马蹄部分,然后施工肋板,最后浇筑面板混凝土。下料、振捣的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宜超过1h。3.7.2混凝土振捣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在施工中采

8、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棒(ZN50、ZN30)联合完成。其中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梁肋的马蹄部分和梁肋部分,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梁肋和面板部分。在振捣过程中不能触及模板、钢筋及波纹管等,插点为行列式均匀进行,两点间距为30-40cm.另外,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当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产生、水泥浆开始上浮、表面较为平整时可停止振捣,时间控制在15-30s左右,附着式振捣器控制在25-40s,同时不可过振,否则易发生石子下沉,灰浆上升。混凝土顶面初凝前采用铁抹进行多次收光以消除裂纹,并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表面拉毛以利于与铺装层混凝土的连接。 3.7.3混凝土养护预制梁顶板混凝

9、土浇筑完后,为防止日晒、雨淋、低温等影响,应立即用沾湿的土工布盖好,等混凝土初凝后洒水自然养护,保持土工布湿润。洒水养护时间见下表:环境相对湿度90%洒 水 天 数147可不洒水梁体张拉检查试件,要存放在梁顶上与梁体同环境养护。3.7.4梁体临时支护T梁模板拆除后,应对梁体进行临时的支护。端头的模板拆除后,采用4根LG-120及8根HG-60将梁端头的一侧进行支撑,每根立杆配置一根顶托和底座,在托顶延梁纵向放置1010cm方木。随拆模,将梁两个端头的高低侧部分分别支撑,保证梁体的稳定。T梁运至存梁区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临时支护。3.8预应力工程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可张拉梁体正弯矩

10、束,张拉时采用YCW250型千斤顶,配ZB4-500型高压油泵。3.8.1钢绞线施工3.8.1.1下料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设计图中的下料长度进行下料,下料长度计算时应注意加上张拉时需要的工作长度。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在切口处两端20mm范围内用扎丝绑扎牢,防止头部松散,禁止电、气焊切割,以防热损伤。 3.8.1.2编束 按设计预应力钢束编束。成束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为便于穿束,将穿入端用胶纸加以包裹。 3.8.1.3锚具安装锚垫板上的注浆孔用黄油封塞,锚垫板与模板间夹海绵条,喇叭口与波纹管相接处,用胶布缠裹紧密。3.8.1.4穿束钢绞线在穿束前,应检查外表是否有刻痕、烧伤等情况,如

11、有应更换后才能穿束。3.8.2张拉工艺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必须按设计图中钢束张拉程序进行,钢束张拉程序如下: 3.8.2.1检查张拉梁段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 3.8.2.2向孔内压风,清除孔内杂物。3.8.2.3清除锚垫板上的混凝土,修正锚口。 3.8.2.4钢绞线对号穿束。 3.8.2.5为了校验预应力值,在张拉过程中应将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进行比较,如超出+5,-6%限制时,应检查其原因后,再进行张拉。 3.8.2.6张拉作业时,根据千斤顶校验曲线查出各级张拉吨位下油压表读数,填在卡片上在现场做出明显标识,供张拉时使用。 3.8.2.7将千斤顶、

12、油泵移至梁体张拉端,并把千斤顶卡盘擦洗干净,为减少摩阻损失,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3.8.2.8两端同时张拉时,配对讲机联系,互报压力表读数和伸长量,确保油压上升速度相等,并密切注视滑丝断丝情况,做好记录。3.8.2.9在张拉过程中,均需认真填写有关张拉记录表以备查核。3.9孔道压浆3.9.1孔道压浆设备采用UB3型灰浆泵,HJ20型灰浆拌和机。贮浆桶自制,并备有低速搅拌设备。3.9.2作业程序 3.9.2.1张拉完毕后,应立即将锚具外3cm以外钢绞线割掉,用水泥浆封锚。为尽快达到压浆程度,在水泥浆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液体水玻璃加快强度增长速度。 3.9.2.2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孔道,最后用压缩空

13、气排除孔内积水并吹干孔道。 3.9.2.3贮浆桶应低速搅拌,并保持足够数量,使每个孔道压浆能一次连续完成,灰浆拌和时必须机械拌和均匀,水泥浆自调制至压入孔道的间隙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 3.9.2.4压浆顺序先压下面孔道,后压上面孔道,并应将一个孔道一次压完。如孔道无法一次压完时,应将孔道用压力水冲洗,使得今后压浆通畅无阻。 3.9.2.5压浆泵输浆压力宜保持在0.8-1.0Mpa,以保证压入孔道内的水泥浆密实为准,并保持适当稳压时间。 3.9.2.6压浆时压浆泵内不能有空缺现象出现,在压浆泵工作暂停时,输浆管嘴不能与压浆孔口脱开,以免空气进入孔内影响压浆质量。3.9.2.7关闭出浆管,压浆完

14、毕后等待一定时间,才拆除压浆孔及出浆孔上的阀门管节,并冲洗干净。3.9.2.8同一孔道压浆作业应一次完成,不得中断,如遇机械事故,不能迅速修复,则应安装水管冲掉压入水泥浆,并将所有预留孔道输通,重新压浆。 3.9.2.9压浆工作必须在梁体混凝土的温度在48小时内不低于5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压浆后温度下降,应采取保温措施。水泥浆在搅拌机中的温度不宜超过35,夏季施工,尽量选择在夜间气温较低时压浆。 3.9.2.10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压浆,以不超过24小时为宜,以免预应力筋锈蚀或松驰。3.10移梁、存放T梁的移梁、存放采用边预制、边移、边架的方法。T梁就位后,需要进行临时支撑,其方法同预制区支撑的方法。T梁在存梁区压浆后待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利用龙门吊机进行喂梁、架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