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及知识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68670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史及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学史及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学史及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学史及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学史及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学史及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史及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学史及知识点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否定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 超重失重的判断:若加速度向下或者有向下的分量,处于失重状态,若加速度向上或有向上的分量,处于超重状态,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发生改变.3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4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胡克(16351703)发现了胡克定律: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5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

2、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记录,发现了并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绕太阳旋转,太阳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的行星的椭圆轨道长半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6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 处理万有引力的基本思路:(1) 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 不考虑地

3、球的自转,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若在地球表面或附近,则有: 即为黄金代换式8万有引力的应用(1) 天体的质量M、密度的估算测出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由Gm2r,可得天体质量为:M.该中心天体密度为:(R为中心天体的半径)当卫星沿中心天体表面运行时,rR,则.(2)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R的关系由Gm得v 知:r越大,v越小由Gm2r得 知:r越大,越小 由Gmr得T 知:r越大,T越(3)几个经常用到的物理常量9 关于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 (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2)绕行方向一定: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3)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

4、同,即T24 h.(4)高度一定:由Gm(Rh)得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R3.6107 m.(5)速率一定:v 3.1103 m/s.(6)向心加速度一定:由Gma得agh,即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10第一宇宙速度的求解:第一宇宙速度又叫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11卫星从低轨道向高轨道运动要点火加速,机械能增加,由高轨道向低轨道运动要点火减速,机械能减小1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只存在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13正(余)弦交变电流(1)特点:随时间正余弦 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2)产生:将线圈置于匀强磁场中,并绕垂直于磁场的

5、轴做匀速转动,线圈中就会产生正(余)弦交变电流(3)中性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 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而其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 线圈转动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内部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14正弦交流电(1)瞬时值表达式iImsin t,u.Umsin_t (2)最大值 :EmNBS ,出现在线圈平面和磁场线平行时(3)有效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即在同一时间内,跟某一交流电使同一电阻产生相等热量的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流电的有效值正弦交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为:15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1)电压关系: ,若n1n2,为降压变压器;若n1

6、n2,为升压变压器(2)电流关系:,只适用于只有一个副线圈的情况(3)功率关系:16远距离高压输电问题分析(1)输电线路(如图1325) (2)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基本关系(1)功率关系:P1P2,P3P4,P2P3P线(2)电压、电流关系:,U2U3U线,I2I3I线(3)输电电流:I2.(4)输电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耗P2P3I2(U2U3)R线17 光(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0108 m/s.(2)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vc /n ,式中n为介质的折射率,n1,故vc.(3)光的折射率定义:,折射率的物理意义:表示介质对光的偏折程度的大小,折射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大。(4) 发生全反

7、射的条件A 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B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 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光由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Carcsin .D 全反射的应用: 光导纤维解释现象:如水中气泡看起来特别亮,海市蜃楼等18 光的本性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此后赫兹证实了这种假说(1)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双缝后形成两束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相干光波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波长整数倍处出现亮纹,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处出现 暗纹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距离x与波长、双缝间距d及屏到双缝距离L的关系为.、薄膜干涉的应用:肥皂

8、泡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检查工件的平整程度,增透膜,高反膜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2)光的衍射常见的光的衍射现象(1)光通过狭缝的衍射现象:单色光通过狭缝时,在屏幕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为亮纹,中央条纹较宽,其余条纹变窄白光通过狭缝时,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中央为白条纹 (2)光通过小孔的衍射现象光通过小孔(孔很小)在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中央很亮(3)光照到小圆板上的衍射现象当光照到不透明的小圆板上,在屏上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亮斑泊松亮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现象的有力证据之一20光的电磁说1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9、的依据:(1)光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都可以不需要介质;(2)光波和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都是3.0108 m/s;(3)光波和电磁波都是横波2电磁波谱: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且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相互交叉4不同电磁波的特性不同:无线电波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可见光可引起视觉作用;紫外线有显著的化学作用;伦琴射线的穿透作用很大;射线的穿透作用最强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21激光的特点和应用(1)由于激光是相干光,便于调制,用来传递信息,光纤通信就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2)激光

10、测距雷达、激光刻录光盘等是根据激光的平行度好的原理制成的(3)利用激光能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用激光来切割各种物体、焊接金属及在硬质材料上打孔、医学上用激光作“光刀”来切开皮肤、切除肿瘤、“焊接”剥落的视网膜等22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省恒定的磁场。23 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振荡电路要有足够高的频率(2)振荡电路应采用开放电路。发射电磁波的过程需经过调制过程,调制的方法分为调频和调幅;接收电磁波需经过解调过程,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24 狭义相对轮的两个基本假设:(1)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

11、,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5 机械波和光波的区别和联系:机械波的传播必须要介质,而电磁波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他们的频率都只由振源决定,机械波的波速只由介质决定,而广播的波速由介质和频率共同决定。重点补充:1、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具有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不适用高速、微观粒子。(阅读必修2,48页至51页内容) 2、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把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富兰克林还发现了带电体之间的相

12、互吸引和排斥,感应起电等现象.创造了如“正电、负电、导电体、充电、放电”等电学名词.)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e = 1.6010-19C),获得诺贝尔奖。4、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了库仑定律。5、法拉第第一次提出了场和电场线(磁感线)的观点。6、焦耳定律最初是由焦耳用实验直接得到的。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7、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8、美国物理学家霍尔首先观察到“霍尔效应”。 9

1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10、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11、1834年,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12、纽曼和韦伯先后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是法拉第) 1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1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1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