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68552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领悟心理疗法“钟氏领悟疗法”,是我国精神病专家钟友彬先生在心理分析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套体系。本来,钟友彬本人把这种方法称做“认识领悟心理疗法”, 并把它看作是心理分析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的某种变体,但由于近些年我国咨询和心理治疗界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重视它, 大家自发地把它称做“钟氏领悟疗 法”,故此以这个名称称呼这一体系。1988 年,钟友彬的中国心理分析一一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出版,标志着 钟氏领悟疗法正式诞生。一、认识领悟疗法的病理观重视过去的尤其是幼年期的经验是心理分析和其他心理治疗理论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认识领悟疗法属于心理分析系统,具有和心理分析基本相同的病理观。1、早年经验是

2、治病的重要条件1)早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普遍意义2)固结、症结和初期焦虑一一心理障碍的内部原因2、性心理的退行和初期焦虑的再现是心理障碍的发病机制3、无意识心理活动是症状形成的必要前提在心理障碍发生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都是意识到的,但这只是发病的诱因。 真正病因是早年经验。然而,这个病因和发病的过程是病人自己不能觉察到的。 换言之,发病过程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二、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认识领悟疗法不把治疗重点放在回忆、挖掘幼年症结或初期焦虑的具体事件,而是和病人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幼稚型。在成年病人的症状中显露出幼年 的情绪和儿童的行为模式,在治疗中要启用启发式的谈话,反复和病人讨论,使 他们1

3、逐渐认识并领悟到他们的病态感情和行为都是幼稚的、儿童式的。认识领悟疗法着重让病人深刻认识其病态情绪和行为的幼稚型,领悟到这些情绪和行为是一种幼年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从而“放弃”这些幼年模式,用成人 的行为模式来替代,使心理成熟起来。认知领悟疗法就是要找出一个人不现实的、不合理的或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思维特点,并帮助他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来消除各 种不良的心理障碍。在生活中,有时我们的主观愿望和现实往往不能相符,问题是要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愿望,要从实际出发,如果明白这一点,就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困扰。特别是患了某种疾病后,要学会在感情上容忍和 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活动

4、,并感受其中乐趣。同时 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死观,成为生活的强者。另外,如果遇到一些与自己有较大关系的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困惑,这时必须要识别不正确的自动思维,要了解其认知的错误之处,然后进行真实 的检验,这是纠正不良信念的关键所在。而且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要难 行能行,能忍能忍,要学会忍,忍是意志力的表现。心理创伤会诱发躯体 上、心理上的疾病,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及时排遣,所以,正确地认知事 物是防止产生心理上、身体上病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三、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症认识领悟疗法是在治疗强迫症、恐人症和性变态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这几种心理障碍是主要的适应症。 近几年来,国内

5、的同行们用这个疗法治疗了神 经性呕吐和顽固性疼痛,都取得了良好疗效,说明它的适应症正在扩大中。四、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方法和步骤1 、采用医生和病人面对面的会谈方式。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有一个家属参加。治疗应在诊室中进行,以示严肃性。2 、每次会谈时间约6090分钟,每次会谈后,咨询者还可要求有书写能力 的来访者结合自己的症状和有关情况,写出对咨询者做出的说明和解释的意见与 体会,并提出自己可能想到的问题。3 、初次见面时,要求来访者或其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发展的历史和具体表 现。咨询者对此进行初步解释,告诉他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必须主动合作和积 极配合,对咨询者的提示、解释要联系自己的想法认

6、真思考。然后,向来访者明 确指出,其病态是由于过去的恐惧体验或幼稚的思维方式的结果。4 、在以后的会见中,一面继续补充询问病史,一面进行会谈讨论。会谈的内容因病的诊断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同。 不论是强迫症、恐怖症或性变态病人, 都可用启发式的问题哈他们讨论症状的性质。从而引导他们分析他们的恐惧心理 和为了解除恐惧所做出的行动,是否符合成年人的经验和行为模式等。 对恐人症 的恐惧情绪本质也可做类似的询问和讨论。5 、许多恐人症病人在来诊时,大都已有了敏感性关系妄想,认为别人都看 出他们表情不自然和内心里有“可耻”念头。要鼓励病人勇敢的向人调查询问, 用客观的调查结果来矫正他们自己的错误判断。6

7、、当病人通过医生的解释和共同讨论与分析,对症状的幼稚性以及敏感性 关系妄想的不真实性有了初步认识以后,医生即可向他们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 甚至在幼年期, 是幼年期某些经历尤其是情感的激动或创伤留下的痕迹。 具体事 件虽已忘却或大部分忘却, 但留下的印象并没有消失。 在成年后遇到挫折或冲突 时,这些痕迹和印象就会再现出来, 影响人的情感和行为, 以致不自觉的用幼年 的态度来对待 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或用幼年儿童的性取乐行为来解 除成年人的心理困境,而自己不能觉察到。在各次会见过程中, 结合具体情况, 可以让病人回忆幼年儿童时期容易忆起 的有关经历。这项工作不是重点,但是,有相应的幼年经历

8、作为佐证,可使病人 更快地提高认识。以上这些解释和讨论有时要进行多次,这类重复工作便是“扩通” ( )。如果 病人能坚持到最后, 病情达到治愈水平, 在治疗结束时, 可以让病人写出总结性 体会,以巩固治疗效果。五、认识领悟疗法的注意事项 1、对心理治疗的抗阻是心理疾病的特征之一。咨询师要用各种比喻向病人 解释病的病例心理本质及症状的幼稚型。 另外,在适当时可直接向病人指出他在 对治疗进行抗阻。消除病人对治疗的抗阻,使治疗顺利进行。2、正确处理移情与反移情。移情是指来泛者对治疗师产生的情感与想法。 对于治疗师的角色功能, 来访者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他们并不清晰治疗师在很大 程度上应保持中立和客观

9、。 一旦识别并指出移情, 就需运用自由联想技术以澄清 移情的含义。六、认知领悟疗法和心理分析疗法的比较1. 相同之处( 1)承认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因此某些变态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当事人是不 能意识到的。( 2)承认精神结构理论, 并承认防御机制是人们不知觉地应付心理冲突的手 段。( 3)承认幼年生活经历对以后的影响。 尤其是创伤性经验, 影响个性的形成, 并可能成为日后心理障碍的种子。( 4)承认当事人患病后有两种获益, 尤其是外部获益, 由于当事人因病而受 到宽宥、关怀,因而使改变发生困难。2. 独特之处(1)重视幼年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性经验。( 2)重点不是回忆和挖掘幼年症状或初期焦虑的

10、具体事件, 而是分析症状的 幼稚性。(3)强调意识层面的领悟,不重无意识内容的开掘。解释更加符合常识,入 情入理。( 4)弗洛伊德强调移情在心理分析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的阶梯, 但认识领悟 疗法认为并非“绝对必要” 。(5)重视自我教育,自我“修通”的作用。( 6)治疗过程较传统心理分析疗法耗时短。 不论用自由联想技术, 还是梦的 分析或是反复回忆, 要取得领悟都要花很长时间和昂贵的费用。 正因为如此, 在 世界上,心理分析面临衰落。但认识领悟疗法常可在很短时间内甚至尽几次会见, 便可使病人获得领悟而痊愈,大大地缩短了治疗时间。(7) 精神分析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治疗过程。咨询师挖掘出求助者的潜

11、意 识内容,把他目前的问题同其被压抑的潜意识中的经历联系起来, 并对其中的关 系依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 除此之外, 咨询师只能消极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 的顿悟。认识领悟疗法重在求助者自己领悟, 咨询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和引导。 求助者在治疗中更主动。案例小强是一个 20 岁的男生,因反复检查困扰前来咨询。上高中时,他住集体宿舍,人 一次在宿舍发现自己的书包被别人动过, 就检查书包里是否少了东西, 结果发现并没有少东 西,但从那天起因害怕别人动自己的东西,他每天都要反复检查自己柜子的门锁也了没有。 这种反复检查和对同学的不信任, 使他上课时无法集注意力听课, 也影响了他的生活以及和 同学的关系

12、。上大学后, 他也知道是自己的心理问题,所以很想摆脱这种困境,找了许多心 理治疗方面的书看,可是都不管用,反而检查的次数更多了。本咨询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有治疗方法: 主要是让来访者叙述症状发生和发展的 历史及其具体表现, 进行全面评估, 确定是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症后, 指出其病是可以治好 的。帮助来访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让其认识到他不是被动地接受咨询, 而是要采取主动 的态度与咨询师密切合作, 对于咨询师的提示、 解释要联系自己的病情认真思考, 不理解的 地方要提出来和咨询师讨论。 咨询效果的好坏, 与他自我努力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要求来访 者回去后写出对访谈溃咨询师话语的理解,

13、对自己症状的体会和意见, 并提出问题以便于下 次讨论,以此促进来访者对问题的思考。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法: 一周后的第二次会谈中, 小强说了病的发生、 发展过程和生活史。 大致内是: 上小学时, 有一次他和村子里的三个小朋友一起到一个很久无人居住的宅子里玩 儿,玩儿过之后身上起了很多皮疹, 非常难受, 姥姥看见后说可能是那宅子的主人怕别人进 去拿他们家的东西, 就在宅子里洒了药水,让他以后不要去那里玩儿。 发生这件事之后,他 就对那种生化武器、 生化药物等类的动画片、 图书、电影很感兴趣,总在想人类是否能够研 究出一种能在空气中传播的毒气或毒药。咨询师向他解释病的性质,其中人以下对话 咨询师:你这

14、此年无休止的检查、洗涤,成天胡思乱想,敏感多疑,就像你说的那样, 既影响了学习、生活,又影响了人际关系。为什么要这么做?来访者:我也不愿意这么做,但不查就不放心,一天都安静下来。 咨询师:有谁强迫你去查吗?来访者:没有,是我自己要查的。 咨询师:你刚才说你不愿意这样做,但自己又坚持这样做,为什么?来访者: (沉默)咨询师告诉他, 他的病就在于他心中好像出现了两个人, 一个人不愿意多检查, 因为太 累,没有必要, 这是成年的他; 另一个则盲目固执地怕别人会害自己而不考虑实际情况非检 查不可,不查就非常焦虑,这个人好像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来访者说: “确实如此。 ”咨询师指出: “你的病的核心是恐惧

15、,这种恐惧不符合事实, 没有根据, 是盲目的。这是幼年时期受过惊吓遗留下来的,在人长大后,这种幼年恐惧一旦 因不愉快的事件而被引发出来后,就成为促使你盲目检查的根源,也就是那个小孩 。你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 对别的事能用成年人的经验和逻辑进行分析、 判断, 在理性上也认为不 必要再这么检查了;但是,由于 小孩 的力量大,成年人不能完全制服他,就形成当前的矛盾状态。今后要记住,经常想着用成年人的心理去揭发那个小我 ,不让它再当 大我的家,并放弃 儿童式 的检查行为。 ”来访者表示能够理解。一周后的第三次会谈。来访者说: “通过老师的毫无讲解,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感到有 希望治好自己的病,懂得了自己

16、反复检查东西和门锁,归根到底是一个怕字。 ”咨询师再一 次指出: “你的病的根源在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在脑内留下痕迹,在 成年期遇到挫折时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 你现在已是成年人, 也认识清楚儿童恐惧的真 面目了,你要主动放弃儿童式的行为模式。 ”第四次会谈时来访者说: “上次会谈时听了老师的解释,觉得有道理,自己的恐惧表现 确实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 在这一周里, 每当自己想要检查时, 就想起老师讲的老虎咬耳朵 的例子,不把自己当做小孩来吓唬,因此,感觉症状减轻了,检查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咨 询师向他举了几个已经治好的案例, 鼓励他要 “下决心不做儿童心理的奴隶 ”。同时还帮助他 逐渐放弃其病态的生活方式, 走出病态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牢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