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68478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10篇【精选】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与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 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课原则 课程全学程开设。一年级劳动基本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相结合,二、三、四年级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三、课程安排 1. 一年级各专业课程开设及学分分配(专转本班级除外) 2. 二、三、四年级各专业课程开设及学分分配 详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

3、实习课程安排,不单独开设。 四、教学内容 劳动1、劳动2教学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1. 理论部分 通过劳动通论等课程学习劳动基本理论,深刻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深入理解劳动实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深切感悟劳动实践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树立起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2. 实践部分 学生实践内容主要有内务整理、公共卫生劳动实践、社会劳动实践等内容。 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及公益劳动。 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 理服务等,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

4、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结合专业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 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五、授课形式 劳动1、劳动2课程授课形式一样,具体为: 1. 理论部分采用线上学习模式。学生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并完成线上考核。 2. 实践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劳动实践,完成劳动实践手册要求内容。 六、成绩评定 劳动1、劳动2课程成绩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综合评定。理论部分由线上平台评定成绩,占比20%;实践部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劳动实践手册完成情况评定,占比

5、80%。 劳动1、劳动2课程成绩不合格者需重修。 七、保障措施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等多部门联动,切实加强条件保障、专业支持和督导评估,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 引入优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引入优秀的劳动课程并培育编写贴合我校实际的劳动教材。 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抓紧开发、建立更多的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实践岗位,通过创造条件建设花房、菜圃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增加校内志愿服务岗位等措施,满足学生劳动实践的多样性;结合专业,定向落实、增加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性要求。 强化师资队伍的劳动育人意识。

6、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把劳动教育纳入管理干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师资队伍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落实经费保障。劳动课程经费从教学经费中列支,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八、其它事项 劳动课理论部分由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实践部分由学生处落实,各系学工办主任、各班班主任配合执行。 本方案自_级学生开始施行,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解释。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篇2 我校劳动教育型实践活动将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

7、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

8、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以“创建唐山市劳动基地和唐山市绿色校园”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拓宽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参与劳动、体验过程、享受成果”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劳动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三、活动设想: 1、时间:综合实践课 2、主

9、要参与对象:三至六年级学生 3、筹备: 劳动工具:锄头、铁锹、水斗等 种子:各种应季蔬菜种子、瓜类种子、向日葵种子等 其他:薄膜、化肥、农家肥等 一部分学校购买,一部分向学生征集 4、领导小组: 组长:_ 副组长:_、_ 成员:_、_及各班班主任 顾问:_ 四、实施程序:(按班级分工负责) 1、清理劳动场地,改良土壤 2、垅土 3、种下青菜苗,放土,施肥,浇水 4、浇水,施肥 5、捉虫 6、收获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篇3 为更快适应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0、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X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比较困难,但我力争做每个学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质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

11、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手工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三)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二)搞好分层教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四)提倡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

12、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鼓励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学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计划方案篇4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相互融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

13、互贯通,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

14、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合法劳动的意识,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决心。 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的劳动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四、教育体系 学生在校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