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68093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我知我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含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有关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家的理解;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能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现实,学会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庭。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放歌曲我想有个家,展出一系列与家相关的图片和照

2、片。 2、谈家 师:刚才歌曲中的我唱着想要有个家,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有人为什么明明有家却不想回家呢? 看了以上关于家的图片,你认为哪张图片最能代表家?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究竟什么是家? 小结:刚才大家从各个角度谈了对家的理解。没错,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亲人,有亲情,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家庭有关。 3、说家 首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照片,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家庭成员、家庭特色等。 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准备的家庭照片,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 从家的介绍中,进一步探究家庭关系的建立、家庭结构的类型。 家庭关系(板书) 家庭结构的不同类型:核心

3、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板书) 小结:虽然我们的家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建立的情形不同,家庭结构有别,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有亲人、都有亲情。 4、析家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满意自己的家庭,都满意自己的父母。下面我们听一听我可以选择吗?这个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由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这个同学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类似的情形吗? 如果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 与父母亲情不可选择、无法改变。(板书) 5、知识拓展-我知我家 师:既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就应该学会接受,学会珍爱。当我们学会用心来看我们的家、

4、我们的父母时,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同样很优秀。 板书:-家庭的良好传统,如 -家人的优秀品质,如 6、小结 今天的主题是我知我家,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现在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家,以及家庭的建立与家庭的结构,我们还通过同学的故事明白了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对于良好的家风和父母优秀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习并继承。 7、练习 在课堂上自己完成家庭树。 8、作业回家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家风,并写出小结。 9、教学反思 第二节我爱我家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家”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道德和法律义务。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

5、沟通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亲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亲情,感受家庭的温馨。2、难点: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热爱家庭就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家庭。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Flash让爱住我家。家的温馨。 设计意图:用Flash动画,生动形象,让学生多感官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起学生的联想和回忆。2、新课教学 活动一:分享珍

6、藏的温馨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给大家听,让这份温馨的回忆与大家一起分享。小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人老师。活动二:说说父母对家庭的贡献。1、说说家人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课本p8表格)2、夸夸自己的父母(说父母的优点),并讲给同学听。小结:美满的家庭离不开父母的爱心与奉献,而这份爱心与奉献也正体现了父母对家庭的责任。 活动三:为父母寄言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 总结:我们不仅要懂得珍爱家庭的温馨,感谢父母的关爱;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更有责任,通过自己

7、的努力,“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到永远。五、课堂练习完成文中练习题六、作业写一篇感激父母的短文七、教学反思: 第三节难报三春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以及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让学生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会“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2、难点:怎样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

8、幸福快乐。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讨论法 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学会合作与交流。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懂你,导入新课,引出话题 1、教师播放歌曲懂你,提出要求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懂你,上课前大家先来听听,然后一起跟着唱,在听、唱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感情和旋律,并说说这首歌的旋律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喜欢?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2、学生谈自己喜欢的歌词,歌曲的旋律、感情及听后的感想 师:这首歌的旋律如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歌词?你听了有什么感想? 生:这首歌的旋律

9、比较低沉、悲伤,它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激、热爱之情;我最喜欢的歌词是“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因为它唱出了父母对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听了这首歌,我觉得父母非常伟大,他们为子女默默奉献,忍受着孤独、寂寞。我们作为子女要热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 生:这首歌的旋律比较凄婉、哀怨,它表达了对伟大母爱的理解、赞美之情;我最喜欢的歌词是“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因为它唱出了子女对父母的爱、理解和关怀,道出了子女与父母心心相连。听了这首歌,我心里很难过,鼻子酸酸的,眼前又浮现出父母操劳奔波的身影。我想对父母说:“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相信同学

10、们今后能读懂父母,会好好报答父母、孝敬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报答父母、孝敬父母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话题来学习难报三春晖这一框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理解课文,找出主要观点 1、教师提要求,学生列观点 师:同学们用十分钟时间把教材内容快速看两遍,然后列出主要观点。 生:(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抚育我们长大,我们应回报父母、孝敬父母。(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不孝敬父母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 生:还讲了“孝敬父母的表现、含义、要求” 生: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反对盲目的愚孝。 生:孝敬父母需要我们

11、付出代价,但收获的是甜蜜、幸福、快乐。 2教师小结 同学们看书非常认真,自学能力很强,把书上的观点都列了出来,对这一框题内容有了整体理解。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比赛,看谁说得多,说得准。 3、活动:“爱的交响乐” 比一比,赛一赛:(1)说说古今孝敬父母的典型故事 (2)说说以赞美父母、热爱父母、报答父母为主题的歌曲、影片名、电视剧名 (3)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号召人人“热爱父母、孝敬父母” 生:故事有“黄香温席”、“颖考叔食肉”;歌曲有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电影有宝莲灯;标语是“孝敬父母,人人有责”、“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生:故事有“沉香劈山救母”、“陆绩怀桔”;歌曲有常回家看看;电影有我的父亲

12、母亲、漂亮妈妈;电视剧有母亲;标语是“爱父母就等于爱自己”、“再苦再累别苦父母”。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老师希望大家业余时唱唱这些歌,看看这些故事、电影、电视剧,感受其中的亲情和父母伟大无私的爱,学习主人公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分解话题,讨论提升 1、学生分组交流,对话题进行分解 师:刚才的活动让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我们应好好报答父母、孝敬父母。下面就请同学们以“报答父母、孝敬父母”为话题,八人一组,对这一话题进行分解,找出本组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讨论交流) 生:(A组)我们的话题是“我们中学生该怎样报答父母、孝敬父母?”(B组)我们的话题是“为什

13、么要孝敬父母?”(C组)我们的话题是“怎样使人人都自觉孝敬父母?”(D组)“孝敬父母是否意味着盲目的顺从,父母违法犯罪视而不见?”2选定话题,讨论提升 师: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很快就列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话题,不过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两个话题进行研究讨论,并且这两个话题应体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具有现实意义。下面大家根据要求,各组商量一下,从上面话题中选出两个来。 生:“我们中学生该怎样报答父母、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否意味着盲目的顺从,父母违法犯罪视而不见?” 师:下面老师布置一下任务:A、B、C三组同学负责讨论“我们中学生该怎样报答父母、孝敬父母”这一话题,其他三组同学讨论“孝敬父母是否

14、意味着盲目的顺从,父母违法犯罪视而不见?”这个话题,同时要求每组选出两个代表,一个负责记录,一个负责发言。(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引导) 师:刚才老师看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见解也非常独特,下面先请ABC三组代表按顺序上台发言。 生:A组代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如帮父母做家务、帮父母盛饭;父母累了给父母捶背;努力学习,好好做人等。”B组代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还应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做起,如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人生经历、愿望等;父母外出时提醒父母注意安全、天气变化;为父母分忧解愁,不乱发脾气等。”C组代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要做到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