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里的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678733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园里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菜园里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菜园里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菜园里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菜园里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菜园里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园里的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菜园里目标解读实验小学 王志勤一、教学目标设置(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内容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6、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7、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9、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10、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

2、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11、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2、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依据三:文本的核心内容(二)教学目标的陈述依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文本的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菜园里一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认识新偏旁“风字框”和新笔画“卧钩”。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评价设计对本课学习目标达成

3、的评估,我们采取了课堂观察、语言交流、展示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教学目标1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教师点拨,认识新偏旁。针对教学目标2、3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小组交流、对比阅读,教师点拨,了解蔬菜的特点。 针对教学目标4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引导,培养识字兴趣。三、教学过程及设计说明【设计理念】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语文新课标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设计正是在“教育即生活”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从本课集中归类识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实物等形象直观的教学

4、手段,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激发他们的情感。力求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习得者”,让识字教学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练说蔬菜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把你喜欢吃的蔬菜拿出来介绍给大家。(请5名学生讲,说出蔬菜的颜色、样子,喜欢同样的相互补充。)2、破题(1)师:你们知道这些蔬菜各在哪里?(2)出示课题:菜园里。师:我们又整齐又响亮地读读课题。谁能想出好办法记住“菜”和“园”这两个字宝宝。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5、,进行说的训练。把生活带进课堂。二、创设情景,学习字词1、观察插图,说话训练师:有一位小画家画了一幅菜园里的图,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挂图)谁能用漂亮的话说说这幅美丽的图?(请四名学生自由练说,老师相机点拨。)设计意图:插图也是教材的一部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语言训练。2、创设情景,自主学词(1)激发学习兴趣。师:上海的小朋友想到这么美的菜园来参观,农民伯伯想请我们班小朋友帮他的蔬菜贴上名称,便于上海的小朋友参观。我们小朋友愿意做这个工作吗?我们要做的这个工作必须要学会什么?(学生交流)对,我们必须认识菜园里的蔬菜,会读准各种蔬菜的名称。我们还等什么,赶快打开语文书翻到94页,对照图画,借助拼音

6、,读准各种蔬菜的名称,可以一个人独自准备,也可以同桌帮助准备,遇到困难举手问老师。等会儿看谁帮农民伯伯做得最好。(2)学生自主学习字词。(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师生互动,检查自学。A、师:我就是农民伯伯,你现在帮我贴上蔬菜名称,还要告诉我,这是什么?(学生拿词语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读:这是。全班跟读:这是。)B、当遇到“豆角”和“白菜”时。师:我的菜园里没种白菜和豆角,等会儿小朋友来了,你帮我介绍一下,我现在想听听你是怎么介绍的?(学生互相补充介绍)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的识字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看主动识字的愿望。创设“贴名称”的情境,正是为这一目标设计的,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

7、的意识、学习汉字的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4)认字。师:小朋友,我这个农民伯伯没上过几年学,年纪又大了,这里有几个字宝宝,不认识,又记不住,你们能教教我,帮我记牢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菜、园、豆、角、萝卜、心。)A、一生读一次,老师读一次(错误指出),全班齐读一次,并讲讲怎样记住字形。B、同桌互相检查,读对了给他画上一颗五角星,读错了就帮帮他,改正过来也给他画上五角星。C、齐读二次。设计意图:老师在一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是了不起的,自己能当小老师更了不起,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三、书写指导1、学写“卜”字。A、师:这个字比较简单,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写这个字。、看看“心”上有几点,分别点在田字格的位

8、置?、老师范写一个,学生书空。、学生练习个。、作业讲评。四、布置作业做做课后作业第三题,画画连连。第二课时一、猜谜语导入、师:老师做几个谜语给小朋友猜一猜,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身穿绿裳?什么高高打灯笼?什么地下捉迷藏?什么长个尖尖嘴?什么越老皮越黄?(学生抢答)2、师:菜园里,多有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好吗?设计意图:猜谜语的形式引入儿歌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背诵儿歌的积极性。二、创设情景,学习儿歌1、初读儿歌(1)师:上海的小朋友到菜园里参观时,听农民伯伯说,我们小朋友很能干,想和我们进行儿歌朗诵比赛。我们班小朋友想不想赢他们呢?那么,我们怎样朗诵才能赢他们呢?(学生交流)(

9、准确,流利,有感情方面回答。)(2)师:同学们把书翻到95页,借助拼音,首先把儿歌读准确。(3)学生自由朗读儿歌。(4)现在老师想听听小朋友们读得怎样:(先请2名优生读,开一列小火车,最后请2名后进生读。全班齐读儿歌一次。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创设“朗读比赛”的情境,正是根据这一教学理念设计的,激起了学生朗读的兴趣,积极为比赛作准备。2、细读儿歌(1)师:同学们会正确地读儿歌了。要把儿歌读得流利,有感情,还要把儿歌读懂,读了一行儿歌,你能说出知道了什么?现在小朋友再细细地读一读儿歌,想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3)全班交流。A、豆角青青细又和,黄

10、瓜身穿绿衣裳。指导要点:“青青”写出了黄瓜的颜色,“细又长”写出了黄瓜的样子。朗读时这几个字根读重音,读出豆角的颜色和样子。“绿衣裳”写出黄瓜的颜色,黄瓜会穿衣裳吗?是啊,我们要读出黄瓜像个漂亮的小孩子。师:我把这句话改成:豆角绿绿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那样好吗?齐读一次。B、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捉迷藏。指导要点:“灯笼”写出了茄子的样子,“地下捉迷藏”写出了萝卜生长在过土里,还用拟人化的笔法写出了萝卜的可爱。“高高”读重音,“地下捉迷藏”读得活泼点。师:也可以说“西红柿高高打灯笼”而儿歌为什么要说“茄子高高打灯笼呢?(把这句话补进儿歌每行的字数就不一样,茄子比西红柿更像灯笼。)齐读一次。

11、C、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指导要点:“尖尖嘴”写出辣椒上大下小的样子,“越老皮越黄”写出了南瓜的生长特点。“尖尖”、“老”、“黄”读重音。齐读一次。D、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师:前面三句写了什么?那么最后一句写了什么?(指导朗读)齐读一次。(4)学生质疑。师:这首儿歌小朋友都读懂了吗?不懂的地方还有没有?(学生质疑,老师不要直接解答,让其他学生解答)(5)感受文字的美。师:小朋友看看儿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因此,我们朗读儿歌还要把最后一个字读到位,这样读起来才好听。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的阅读目标之一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以“读了这一行儿歌,你能说

12、出知道了什么?”为诱饵,不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学生“沉入”语言文字材料的感知之中,把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深度的层面上推进。3、儿歌朗诵比赛,熟读成诵。师:下面请一、二组小朋友当上海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朗读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点评,老师补充。)三、认记生字。师:老师把七个生字宝宝拿出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和上海小朋友。(各请一组开小火车。再齐读2次。)四、指导书写。1、学写“又字”。(1)老师范写,边写边说:先写横撇,横要写得平,从横中线开始转折写撇开,再写捺,横和捺的收笔处一条线上。(2)学生练写3个。2、学写“风”字。(1)学习新偏旁“几”(风字框)。在田字格中范写,边写边说:先写撇,再写横斜钩,横的宽度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学生书空。(2)范写“风”字。A、师边范写边说:先写风字框,再写中间的撇,最后写点。B、中间的撇和点根像两片柳叶交叉一样,看看点和“心”、“卜”的点有什么不一样?C、学生练写3个。五、拓展作业1、读一读课后的“我会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对的打上。2、星期天,跟妈到菜场买菜,绘制我们课本中没有的图文卡片,贴到教室里的学习园地。设计意图:从课堂走向课外,在生活中,把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联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