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的深度融合机制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67640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产教的深度融合机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职业教育产教的深度融合机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产教的深度融合机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产教的深度融合机制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教育产教的深度融合机制分析【摘要】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结合,它是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 有效性的根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也要求着更进 一步,以便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在该领域 的发展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不足,对于“产教”时代内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基 于此,本文结合着我校实际,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建设,简要表述一下看法、 见解。【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1.职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1.1 涵义解读。关于“产教融合”,顾名思义,是指生产与教学的融合,更全面的 来看,就是指社会市场生产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其中的“产”,指的是产业

2、,广义 来看,泛指国民挤公交的各行业产业,比如,医疗、教育、文化、服务、旅游、 金融、农林牧渔等;狭义则是指工业生产部门。其中的“教”,自然指的是教育, 在本文中特指职业教育。“融合”,意在将两者融合一体,因为它们各自拥有不同 的社会职责,融合在一起可以将整体效果发挥到最大。比如,提升我校人才培养 质量,并且可与周边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包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 究、科技服务等层面,均可实现双主体办学模式。1.2 产教融合基本特点、要求。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它 产教融合恰好具备这一本质特征,这也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的最大区别。 因此,产教融合的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特

3、点,简单一定讲,就是指职业教育的人 才培养,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性恰好决定着职业院校必须坚持走与 产业发展互动的道路。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育阶段,涵盖了三项基本要求:第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第二,各专业课程教材、课堂学习内容需要与 职业标准相配套;第三,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2.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的探索研究2.1 探寻思路。关于产教融合机制,它是由职业教育、产业两个行业不同的属性 来决定的。首先我们要清楚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即以培养社会实践型、技能型 人才为目标,换言之,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产教”实践探索 中,提供的是公共物品,也不是以盈利作为目

4、的。相比较之下,产业(企业)发 展追求的恰是经济利润、市场效益。所以,产教融合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不同 行业不同属性的融合点,简单一点讲,就是“产”与“教”的出发点、行为取向、价 值追求均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教融合势必存在一定的阻碍,其之所以能 够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存在的共同的内驱动力。因 此,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发展与实现路径探索,可以从其中的关键 融合点来切入,即双方共有的内驱动力。2.2 现存问题。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突出存在的问题、矛盾,在这里结合 着本地几所职业院校实际发展情况,简要发掘、分析,总结归纳如下:首先,产 教融合缺失一种契合度

5、。具体表现为,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层面,职业教育与区 域产业发展密切度较差,契合程度不高。比如,在专业设置上,许多课程与区域 内产业发展相当不协调,过于理论化、形式化,许多实践活动太过浅薄,难以适 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其次,专业设置同质化现状严重。以本地几所 职业院校来说,院校之间专业设置同质化现状严重,缺少有效的沟通互助,在这 种局面下,区域内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岗位紧缺、已经饱和的专业,学生数量泛 滥。在一些空白领域,相关技术人才缺口非常大,而区域内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规 划却有失水准。第三,校企合作层次较低。这种层次低的问题,呈现为区域化差 异,包括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这种

6、差异性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深度、 广度。许多职业院校没有从本质上去认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包括必要 性和重要程度。因此,常常在理念上、方法上、机制上凸显的过于随意,策略实 施没有针对性,形式大于内容,表象掩盖实质,渐渐地脱离正确的轨道。2.3 机制创新。针对上述着重提到的几点问题,“对症下药”,遵循产教融合、职 业教育的本质,结合着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搭建政、行、校、企共同参与的 产教融合平台。对于学校而言,转变观念。因为产教融合机制的载体(平台)是 一个整体,而不是学校自己,其中校企合作是一条普遍可行的路径。因此,必须 要求着学校(也包括企业)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一个充足、客观的认识

7、,因 为这是双方共同促力下的必然性、必要结果。目前,国内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的研究与实践,还处在一个形式化阶段,虽然很多学校和企业都意识到其中的重 要性,但是在实际实践环节,往往不够重视,至少在行为上看上去敷衍了事。以 企业为例,很多企业缺乏一种“合作教育”的思想,因为企业的本质是追求盈利, 它们比较乐意选择人才,而不是充当教学育人的角色,去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中来。所以,转变观念很关键。从国家政府层面来看,可以通过政策、法律 来加以改进、完善。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领域,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 作用,重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督促着学校和企业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并想 方设法为双方提供

8、便利,特别是企业。通过政府主导,学校在这个大平台下,可 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大规模的试点、试验。在法律法规建设上,及时弥补现存的空 白项,具体可以建立专门的合作协调机构,制定下发完整有效的合作准则、指导 手册。以此来强化产教融合的深度,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在操 作上,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包括实训基地、生产实践案例融合下的课堂教学, 真正将理论实际有机融合。参考文献:1 罗汝珍.市场需求导向下的职业教育校企融合机制构建J.职教论 坛,2014,(30):26-30.2 郑卫东.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框架设计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9-21.杨运鑫,罗频频,陈鹏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 育,2014,35(4):39-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