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遮罩动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67285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遮罩动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开课教案-遮罩动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开课教案-遮罩动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开课教案-遮罩动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遮罩动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遮罩动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LASH 遮 罩 动 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2)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3)利用遮罩知识,学会遮照动画的制作。2.过程与方法(1)借助教具,分析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遮罩制作的步骤。(2)通过制作遮罩实例,加深对遮罩原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遮罩效果的应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作品创作,让学生从中体验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入学习Flash的兴趣。(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4.行为与创新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遮罩原理根据实际需要制作自己的遮罩动画。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

2、教学重点遮罩的原理和遮罩效果的制作。2.教学难点遮罩的原理和遮罩效果的制作。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分层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具,学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 入新课导入:展示几个遮罩动画效果的实例。导入本节课的内容:Flash遮罩,通过网页学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欣赏作品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目标通过展示丰富的遮罩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新 课 教 授新授课:一、演示动画源文件 “祥和如意”,分析动画的构成,讲解遮罩原理1观察分析“祥和如意”源文件,回答问题:(1)有几个图层?两个,一层放的是背景,

3、一层放的是图形(圆)(2)矩形”图层中是什么动画类型?(动作补间动画)2原理讲解(结合网页学件和教具)(1)导读学件,明确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遮罩层在上,被遮罩层在下)(2)通过教具讲解遮照原理,得出结论。遮罩效果的实现,需要两层:遮罩层提供了动画形状,即观察的窗口形状;被遮罩层提供了动画内容(文字、图片等)遮罩层和被遮罩层都可以移动。二、遮罩动画制作一(运动对象在遮罩层)1在教师4个问题的引导下,由学生代表演示“祥和如意”的制作,得出遮罩动画 4步骤。分析图层(分析谁是遮罩层,谁是被遮罩层?)创建图层。先做哪个层?再做哪层(遮罩层/被遮罩层)?设置运动对象。分析谁在移

4、动?怎么移动?设置图层属性。(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完成一步制作,直到实现动画效果。) 2、学生活动1:学生完成“祥和如意”的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根据具体情况纠错或加以点评,提醒学生有困难可参考帮助文件)3、教学反馈:学生演示操作过程三、遮罩动画制作二(运动对象在遮罩层)1、教师展示动画“欢迎”和“美丽伊犁”,让学生分组讨论,确定遮罩层与被遮罩层及运动对象所在层。(填写遮罩效果分析表)学生观察,认识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图标,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遮罩层与被遮层的位置关系理解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两个图层各起到什么作用。结合具体实例,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对遮罩动画的制作步骤实现自我构建,进一步加深

5、对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理解。学生动手实践,体会遮罩原理及动画制作。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完成另外一种情形的动画制作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知识点(图层、动作补间动画的特点),初步认知遮罩动画图层图标。初步认知遮照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借助教具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通过实例的展示以及师生共同分析,加深学生对遮罩的理解,感知遮罩动画的制作要领。通过实例对比制作,使学生对加深对遮罩原理及特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提高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前面活动的的基础上尝试制作“百叶窗”或“波光粼粼”动画效果。教师提示:1. 有3个层;2. 学生可从网页学件中获取相关帮助学生自

6、主练习分析动画的构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问题。通过分层设置练习,让每位同学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学反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欣赏、观察、思考欣赏交流,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反馈通过设问,由学生思考并总结遮罩动画知识要点,参看网页学件回顾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要点回顾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教学反思:动画制作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是有着比较强的吸引力的,遮罩动画作为课本知识的拓展,可以制作更神奇的动画效果,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也实非易事。本节课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就力求做到: 1、紧扣新课,趣味导入,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教学过

7、程中知识的呈现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而是通过教师各种问题的引导,由学生自己思考探究或合作讨论得到。3、采用小组合作,减小层次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合理异质分组,实施兵教兵策略,使低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基本任务,高层次的同学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共同提高。4、设置拓展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通过设置分层练习,既有基础实践,又有拓展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按课前的设计实施了教学,结合教具、网页学件、动画源文件帮助学生理解了遮罩原理,又通过师生合作、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完成了两种情形动画的制作,较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有: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了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和教师演示学生作品两种方式,形式过于单一,缺少了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另外,在一些细节上处理不够细致,比如,要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图层名尽可能反映该图层的内容。总而言之,上一节公开课是对自己教学的一次锤炼,也是一次剖析,会促使自己深刻地钻研一下业务,也会暴露出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