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672707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四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2、传染病病房医院感染管理,除了按普通病房管理外,病房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设有“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应单独安置。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5、工作人员应严格防护规定着装。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应洗手戴帽子戴口罩(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从潜在

2、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应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去手套消毒双手摘掉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于专用污染容器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去口罩去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下班)6、非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传染病区时,应经传染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进入传染病区的化验人员、会诊医师应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7、隔离衣应专室专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用过用后用含氯消毒

3、剂500mg/l浸泡和擦拭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8、病室内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在无人情况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_分钟进行消毒,地面和物表(如凳、柜、门把手等)保持清洁、干燥,地面每天湿试拖地,抹布、拖把等清洁用具要专区专室专用、标记醒目,用后分别洗净、消毒(抹布用250mg/l、拖布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_分钟以上)、冲净凉干备用。地面有明显污染时,用用吸湿材料随时去污、再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清洁消毒,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_分钟以上)。9、病人使用的一次性的盆、便器等

4、保持清洁,个人专用。10、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11、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报告单存档(保管三年)。12、严格陪客、探视管理制度,一般不设陪客、探视。病情需要时,应由床位医师签“同意”意见。对陪护、探视者先做好卫生宣教同时发放最基本防护用品等。(如鞋套、口罩等)13、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等。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二)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2、传染病病房医院感染管理,除了按

5、普通病房管理外,病房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设有“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应单独安置。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5、工作人员应严格防护规定着装。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应洗手戴帽子戴口罩(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应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去手套消毒双手摘掉护目

6、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于专用污染容器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去口罩去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下班)6、非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传染病区时,应经传染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进入传染病区的化验人员、会诊医师应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7、隔离衣应专室专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用过用后用含氯消毒剂_mg/l浸泡和擦拭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8、病室内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在无人情况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_分钟进行

7、消毒,地面和物表(如凳、柜、门把手等)保持清洁、干燥,地面每天湿试拖地,抹布、拖把等清洁用具要专区专室专用、标记醒目,用后分别洗净、消毒(抹布用_mg/l、拖布用_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_分钟以上)、冲净凉干备用。地面有明显污染时,用用吸湿材料随时去污、再用_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清洁消毒,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_mg/l_mg/l的消毒液浸泡_分钟以上)。9、病人使用的一次性的盆、便器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10、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11、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报告单存档(保管三年)。12

8、、严格陪客、探视管理制度,一般不设陪客、探视。病情需要时,应由床位医师签“同意”意见。对陪护、探视者先做好卫生宣教同时发放最基本防护用品等。(如鞋套、口罩等)13、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等。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模板(三)一、室内进行彻底的封闭熏蒸或紫外线照射消毒_小时。二、病人的随身用物如衣物、食具、玩具、书报等均需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病室消毒后,室内家具、墙壁、地面再次分别用含氯消毒液擦洗,进行彻底大扫除,并开窗通风_小时。三、棉褥、棉被、枕芯紫外线消毒或晾晒后备用。四、换下的被服放入双层污物袋内

9、,标识清晰,密闭运送到洗衣房。五、所有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全部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并贴“特殊感染性废物”标识,装在防渗漏、耐穿刺透的容器内,只能装3/4满,并注明生产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统一送医疗废物存放暂存点。肠道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一、消毒病房的要求。当发生疫情特别是流行时,病人必须立即隔离治疗。隔离病房要有纱窗、纱门,防止苍蝇进出;确诊病人与疑似患者分开管理,以防交叉感染。二、消毒处理:(一)排泄物、呕吐物和残余食物。对稀薄的可用干漂白粉按排泄物、呕吐物量的五分之一的比例投药,充分搅拌后置两小时弃去;若为成形粪便、团块状物,可用_%的漂白粉乳剂按被消毒物

10、的两倍量入药液,搅拌作用_小时后弃去。(二)房屋、地面和墙壁等用_%的过氧乙酸或_%漂白粉澄清液进行喷洒拭消毒,墙壁的消毒高度为1,_米。消毒顺序是先由外至内全面喷洒或,次,待室内处理完毕后,再由内至外消毒一次.用具、擦拭。(三)五具处理。家具、运输工具,食具、玩具,可用_%过氧乙酸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_分钟,亦可作擦拭或喷洒消毒。(四)手的消毒。以_%的漂白粉澄清液或_%过氧乙酸或_%碘伏浸泡消毒_分钟。(五)卫生间消毒。地面、梳洗台、脸盆、浴缸、马桶、门把,可用_%漂白粉澄清液或_%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三、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有关制度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病房内

11、使用的听诊器、剪刀、镊子、盘子等医疗用品均应专用,用毕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病房内使用的隔离衣亦应专用,在诊疗病人后,应脱下挂在病房门口后,然后消毒双手可离开病房。四、对陪伴人员的要求。霍乱病人不应有陪伴人员,如有特殊需要,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在护理病人后,双手应用_%漂白粉澄清液或_%过氧乙酸浸泡消毒_分钟;被污染的衣裤要及时更换,浸泡消毒_小时;陪伴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房,如需要外出,要更换衣裤,消毒双手后方可离开。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医疗

12、废物管理办法(_年_月_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_年_月_日)执行。二、建立培训制度,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教育。三、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四、各科室须做到定点收集、存放使用后的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五、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使用有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医疗垃圾袋(黄色袋),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13、。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病及时密封。六、加强医疗废物的院内交接管理,医疗废物袋必须贴上医疗废物标识,封扎袋口,指派专人每日与垃圾运送员进行交接,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年。七、垃圾运送员每天从科室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垃圾暂存点,与暂存点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年、每日做好运送车辆的清洗、消毒。八、由总务科派专人负责每日与泉州市医疗废物中心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年。九、设醒目标志区分生活垃圾区、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在医疗废物暂存点进出口加锁,专人管理,严禁捡拾垃圾,医疗

14、废物暂存点每日定时清洗、定期消毒,保存清洁。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应按医院制订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应急方案进行处理,禁止任何龟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如有发生或有人举报,一经查实,根据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予以相应处罚。医疗废物暂存处消毒隔离制度一、地面:每天湿式擦洗_次,地面被污染时使用500mg/1(1:100)“84消毒液进行喷式消毒,_分钟后清洗、擦干;医疗垃圾运走后对地面、墙体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二、空气。每天紫外线灯消毒_次/60升钟,并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_%酒精棉球擦拭,并记录,平时随脏随擦。三

15、、运送车消毒:每次清运工作完成用流动水对运送车进行彻底冲洗干净并使用500mg/1(1:100)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四、每周日大扫除。病房感染管理制度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规范着装,严禁留长头发,长(染)指甲、戴戒指.手链、手镯等,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二、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三、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四、病人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五、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病房地面应湿式清扫,每日用消毒液拖地_次,遇污染时即刻消毒。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病人出院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七、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_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毒,转科或死亡后,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病人的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八、弯盘、治疗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