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声现象》综合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66149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声现象》综合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讲 《声现象》综合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讲 《声现象》综合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讲 《声现象》综合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讲 《声现象》综合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声现象》综合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综合题1. 住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法在医学上称为“叩诊”。这种检查方法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是否悦耳动听2。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婚庆时的爆竹声;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A。 B。 C. D。3.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B。在足

2、够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响声,说明声音会反射C.医学上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击鼓的力量越大,声音越洪亮,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 医生在诊断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能A。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B.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一些 D。使心脏振幅增加,响度增大5。 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响度C。将琴枕上移上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再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6. 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

3、声现象的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C。“震耳欲聋” D。“掩耳盗铃”7. 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8。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

4、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0。 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闪电和雷声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12。 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

5、错误的是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的深度 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14. 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15。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

6、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6. 夏天,挑选西瓜时,有经验的人会拍拍西瓜,判断它的好坏,这做法的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频率C。声音的音色D.音乐的节奏17。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18。 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

7、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19。 某处固定着一个用来测定声音响度的仪器,先后测得两个发声体传来的声音的分贝数分别为62和45。由此,能否判定第一个发声体的振幅一定比第二个发声体的振幅大?答:_(填“能或“不能”),说明你的理由_.20。 根据声音传播速度的关系,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原因:(1)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远处敌人的人踏地声和车辆的轰鸣声,其原因是 的缘故(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这种

8、声音,这是因为 的缘故.(3)某人用锤了敲打一根钢管,在较长钢管的另一端往往会听到两声声响,这是因为 的缘故。21. 写出下列情景所对应的物理知识:(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这说明 ;(3)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这说明 ;(4)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这说明 ;(5)用立体声收音机收听立体声音乐.这说明 22. 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造成的.23. 图11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丽等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11所示。(1)

9、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随着振动,从而联想到人耳听到的声音首先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_.(2)当人说话的声音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越厉害,甚至破裂。由此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_有关,具体的关系是_。24。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以上诗句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_;25。 如图1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高.那么发声体是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26. 仔细阅读下表中所列数据,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空气温度/20100102030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ms1318

10、32433033634234827. 小丽拿一个空的饮料瓶,裁去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让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如图所示.小丽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这个实验说明说明声可以传递 。除此之外声还可以传递 ,例如: . 28。 1986年1月29日0时38分(北京时间),美国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大约经过13h后,它的次声波传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北京监测站(香山),其间的路程达14300km,则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约是_ km/h。29. 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伴口技的手影节目手影表演,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

11、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2345678910CCDADBADAB1112131415161718BBBDDCAC19。 不能 响度还与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关20. 固体传声比空气快且好 固体传声比空气好 第一下是从钢管中传来的 第二下是从空气中传来的21. (1)水可以传声(液体传声)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会发声) (3)减弱噪声 (4)声音传递能量 (5)双耳效应22. 反射(迭加)23。 振动 距离 距离越近,响度越大24。 (1)空气振动发声 25. 瓶子和水;音调降低 26. 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27. 烛焰摇晃(或熄灭)、 能量、 信息、 用声音交谈(或其他合理的答案)28。 110029. 空气 音色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