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66119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相检验-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试验指导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接接头的金相检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熟悉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了解显微镜和其他金相试样加工设备的 使用。2. 观察典型焊接接头的宏观组织,理解焊接接头的焊缝区、熔合线、 热影响区等不同宏观组织之间的关系。3. 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理解焊缝区和热影响区显微组织的分布 和特征,了解焊接缺陷的形成机理。4. 讨论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关系。二、实验原理2.1金相制备进行金相分析,首先应根据各种检验标准和规定制备试样(即金 相试样),若金相试样制备不当,在观察上出现划痕、凹坑、水迹、变 形层或浸蚀过深过浅都会影响正确的分析,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因 此金相试样的制备十分重要。制备试样是将待观察

2、的试样表面磨制成光亮无痕的镜面,然后经 过浸蚀分析组织形态。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五步:取样 粗磨 纟田磨 抛光 浸蚀1 取样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直径、边长:1520mm 高:1218mm2 粗磨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 目J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的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发将观察面磨 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3 细磨粗磨后的试样,磨面上仍有较深的磨痕,为了消除这些磨痕必须进行细磨。细磨可分为手工磨

3、和机械磨两种。手工磨:手工磨是将砂纸铺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捏住试样在砂纸上作单向推磨。金相砂纸由粗到细分许多种,其规格可参考表1。用砂轮粗磨后的试样,要依次由01号磨至05号(或06号)。砂纸磨光表面变形层消除过程如图1所示。表1常用金相砂纸的规格砂纸序号24030040060080010001200粒度1602002804006008001000编号01 (选一种)0203040506图1砂纸磨光表面变形层消除过程示意图(a)严重变形层(b )变形较大层(c)变形微小层(d)无变形 原始组织;1、2、3、4分别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磨光 后试样表面的变形层。4 .抛光抛光

4、的目的是去除细磨后遗留在磨面上的细微磨痕,得到光亮无 痕的镜面。抛光的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物化学抛光三种,其中 最常用的是机械抛光。a概念: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机上进行,将抛光织物(粗抛常用帆布,精抛常用毛呢)用水浸湿、铺平、绷紧用固定在抛光盘上。启动开关 使抛光盘逆时针转动,将适量的抛光液(氧化铝、氧化铬或氧化铁抛 光粉加水的悬浮液)滴洒在盘上即可进行抛光。机械抛光与细磨本质 上都是借助磨料尖角锐利的刃部,切去试样表面隆起的部分,抛光时, 抛光织物纤维带动稀疏分布的极微细的磨料颗粒产生磨削作用,将试 样抛光。5 .浸蚀a意义:抛光后的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光亮的磨面,如果有划痕、水

5、迹或扔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石墨以及裂纹等也可以 看出来,但是要分析金相组织还必须进行浸蚀-浸蚀法:利用浸蚀剂对试样的化学溶解和电化学浸蚀作b方法:1用将组织显露出来(如图)。擦蚀法:用沾有浸蚀剂的棉花轻轻擦拭抛光面,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待试样表面被浸蚀得略显灰暗时即刻取出,用流水冲洗后在浸蚀面上滴些酒精,再用滤纸吸去过多的水和酒精,迅速用吹 风机吹干,完成整个制备试样的过程c原理:纯金属(或单相均匀固溶体)的浸蚀基本上为化学溶解过程。位 于晶界处的原子和晶粒内部原子相比,自由能较高,稳定性较差,故 易受浸蚀形成凹沟,晶粒内部被浸蚀程度较轻,大体上仍保持原抛光 平面。在明场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个

6、晶粒被晶界(黑色网络)隔开。 如浸蚀较深,还可以发现各个晶粒明暗程度不同的现象,这是因为每 个晶粒原子排列的位向不同,浸蚀后,以最密排面为主的外露面与原 抛光面之间倾斜程度不同的缘故。浸蚀后的试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如发现表面变形层严重影响组 织的清晰度时,可采取反复抛光、浸蚀的办法去除变形层。BeIJl晶畀2.2显微镜的使用1 .基本原理主光轴15镜目境爹4图2-5 金相显微镜光学原理图金相显微镜光学原理图如图2-5所示。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单独放大倍数的乘积,即物镜放大倍数为M物,目镜放大倍数为M目,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M=M 物*M目。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刻在嵌

7、套圈上,例如10X、20X、45X分别表示放大 10倍、20倍、45倍。b显微镜的鉴别率:显微镜的鉴别率是指它能清晰地分辨试样上两点间最小距离 d的能力,d值越小,鉴别率越高。鉴别率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的性能,它决定于物镜数值孔径A和所用的光线波长入,可 用下式表示:d= (2A)式中:入表示入射光线的波长; A表示物镜的 数值孔径。入越小,A越大,则d越小。c物镜数值孔径:物镜数值孔径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其大小为A=n*sin a式中:n表示物镜与试样之间介质的折射率;a表示物镜孔 径角的一半。N越大或a角越大,A越大。2 .显微镜的构造图2金相显微镜构金相显微镜构造如图 2所示。a照明系统:

8、在底座内有一个低压(68V ,15V )的灯泡作为光源,由变压器降压供电, 靠调节次级电压(68V )来改变灯光的亮度。 聚光灯、孔径光栏以及反光镜等装置均安装在圆形底座上,视场光栏 以及另一个聚光镜则安装在支架上,它们构成了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使试样表面获得充分、均匀的照明。b显微镜调焦装置:在显微镜的两侧有粗动和微动调焦手轮,两者在同一部位。随粗调手轮6的转动,支撑载物台的弯臂作上下运动。在粗调手轮的一侧有制动装置,用以固定调焦正确后载物台的位置。微调手轮5使显微镜本题沿着划轨缓慢移动。在右侧手轮上刻有分度 格,每一格表示物镜座上下微动0.002毫米。与刻度盘同侧的齿轮箱上刻有两条白线,用

9、以指示微动升降范围,当旋到极限位置时,微动 手轮就会自动被限制,此时,不能再继续旋转而应该倒转来使用。c载物台:用来放置金相试样,载物台和下面托盘之间有导轨,用 手推动可使载物台在水平面上作一定范围的十字定向移动,以改变试 样的观察部位。d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 孔径光栏装在照明反射镜座上面,调整孔径光栏能够控制入射光束的粗细,以保证物像达到清晰的程度。视场 光栏设在物镜支架下面,其作用是控制视场范围,使目镜中视场明亮 而无阴影。在刻有直纹的套圈上还有两个调节螺钉,用来调整光栏中 心。e物镜转换器:转换器呈球面形,上有三个螺钉,可以安装不同放 大倍数的物镜,旋转转换器可以使各个物镜镜头进入光路,

10、与不同的 目镜搭配使用,可以获得各种放大倍数。f目镜筒:目镜筒呈 45度倾斜安装在附有棱镜的半球形座上,还 可以将目镜转向 90度呈水平状以配合照相装置进行金相摄影。3 显微镜操作和注意事项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规程:1 )首先将显微镜的光源插头插到变压器上,通过低压(68V ) 变压器接通电源。2 )根据放大倍数选用所需的物镜和目镜,分别安装在物镜座上及 目镜筒内,并将转换器转至固定位置。3 )将试样放在试样台中心,将观察面朝下并用弹簧片压住。4 )转动粗调手轮先将载物台下降,同时用眼睛观察,使物镜尽可能的接近试样表面(但是不要相碰),然后相反方向转动粗调手轮,使载物台渐渐上升以调节焦距,当视场亮

11、度增强时,再改用微调手轮调节,直到物像变清晰。5 )适当调节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以获得最佳质量的物像。2.3焊接接头图3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变化示意图1-熔合区;2-过热区;3-正火区;4-部分相变区1 焊缝金属焊缝金属结晶是从熔池底壁上许多未熔化的半个晶粒开始的。因结晶使各个方向冷却速度不同,垂直于熔合线方向冷却速度最大,所 以晶粒由垂直于熔合线向熔池中心生长,最终呈柱状晶,如图所示。在结晶过程中,低熔点的硫磷杂质和氧化铁等易偏析,集中在焊缝中心,将影响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如图4 ( b)所示。图5为20钢焊缝区组织图(a)(b)图4焊缝金属结晶示意图(a)焊缝的柱状树枝晶(b)焊缝金属偏析

12、图5 20钢焊缝组织图图图6 20钢过热区组织2. 热影响区热影响区是指焊缝两侧因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与性能变化的区 域。各种不同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时输入热量的多少,使热影响区区域 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在热影响区,由于各点的热循环不同,热影响区 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1) 熔合区 是焊缝和基本金属的交界区,其最高加热温度处于 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的区域。由于该区域温度高,基体金属部分熔化,所以也称为“半熔化区”熔化的金属凝固成铸态组织,未熔化金属体因温度过咼而形成粗晶粒。此区域在显微镜下一般为23个晶粒的宽度,有时难以辨认。该区域虽然很窄,但强度、塑性和韧性都下降; 同时此处接

13、头断面变化较大,将引起应力集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焊 接接头的性能。此区域见图3中的1区所示。(2) 过热区是热影响区中最高加热温度在1100 C以上至固相线温度区间的区域,见图3中的2区所示。该区域在焊接时,由于加热温度高,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所以也称“粗晶粒区”。冷却以后形成粗大的过热区组织,先共析的铁素体从奥氏体晶界 上呈针片状析出并向晶内生长,这种先共析针片状铁素体加珠光体这 种组织称为魏氏体组织如图6所示。图6为20钢过热区组织。 在大热输入的电弧焊、气焊、电渣焊的条件下,经常出现魏氏体组织。因此 使该区域的塑性和韧性大大降低,冲击韧性约下降25%75%。对淬透性好的钢材

14、,过热区冷却后得到淬火马氏体,脆性更大。所以过热 影响区中力学性能最差的部位。(3) 正火区是指热影响区中加热温度在A31100 C之间的区间,见图3中的3区所示。该区温度虽较高,但加热时间较短,晶粒 不容易长大。焊后空冷,金属将发生重结晶,得到晶粒较细的正火组织,所以该区域称为正火区,也称为细晶区或重结晶区。该区的组织 比退火(或轧制)状态的母材组织细小,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图7为20钢正火区组织。图7 20钢正火区组织图图8 20钢焊接接头组织全貌(4) 部分相变区是指热影响区中加热温度在A1A3之间的区域,如图3中的4区所示。焊接加热时,首先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部

15、分铁素体逐步向奥氏体中溶解,温度愈高, 溶入愈多,至 A3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焊接加热时由于时间较短, 该区只有部分铁素体溶入奥氏体。焊后空冷,该区域得到由经过重结 晶的细小铁素体和珠光体与未经重结晶的铁素体组成不均匀组织。所 以该区也称为不完全重结晶区。该区由于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稍差。图8为20钢焊接接头组织全貌。三、实验设备及化学用品1. XJL 02A型立式金相显微镜2. 手锯、砂纸3. 硝酸酒精滤纸脱脂棉等四、实验内容4. 焊接接头宏观分析1) 用眼或低倍放大镜观察焊接接头的波纹、余高、缺陷等外观形2)用游标尺测量各种焊接接头的焊缝、热影响区的宽度,测量部 分焊接接头的焊缝深度。3)观察各种焊接接头的结晶组织方向,以及焊接接头中是否存在 气孔、裂纹、夹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