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65708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东营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山东省东营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给加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hng( )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 )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hng 塑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莱芜九龙大峡

2、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 ,真可谓巧夺天工。B.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省小型剧目的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C. 摩拜单车一推出,便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始作俑者胡玮炜受邀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D. 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3、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016年“感动中国”评委会给屠呦呦的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 , , ,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执着于千百

3、次实验 深深植入当代世界 帮人类渡过一劫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 A B C D4观察下面明朝李在的画作归去来兮图之云无心以出岫,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5填空(5分)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哲理”的名句是: , 。)钱塘湖春行中写春花春草的句子是: , 。)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名著阅读(2分)再见吧,原西。记得我初来之时,对你充满了怎样的畏怯和恐惧。现在当我要离开

4、你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又对你充满了如此的不舍之情!是的,你曾打开窗户,让我向外面的世界张望。你还用生硬的手拍打掉我从乡里带来的一身黄土,把你充满炭烟味的标志印烙在我的身上。老实说,你也没有能拍打净我身上的黄土;但我身上也的确烙下了你的印记。可以这样说,我还没有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乡巴佬了。再见吧,亲爱的原西以上文字选自中国当代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文中的“我”是 。7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0月19日凌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

5、度相遇,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在一起。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 员进入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材料二】下面是部分外国媒体对此事的反应。英国广播公司: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西班牙埃菲社: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新加坡联合早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的完成。韩联社:目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足以与美国、俄罗斯等老牌航天强国比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为中国实现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1)根据材料一写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6、30字(不含标点)。(1分)(2)请从材料二中整合出三条关键信息。(3分)二、阅读(共50分)(一)古诗文赏析(4分) 阮郎归 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8.词的上片采用 手法,突出了环境 的特点。(2分)9.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2分)(二)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10-13题(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7、,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

8、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注释:过:过人之处。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10.解释下面加点词。(2分)(1)书诗四句 书: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3)师谓其父母曰 谓: (4)遂辞去 去:11.翻译下面句子。(2分)(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文:(2)师大奇之。译文:12.方仲永与许衡资质相似,二人父母均为农民,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截然不同:方仲永的父亲是“_,_”;许衡的父母是“_”。(用选文原句回答,2分)13.阅读甲、乙两文,从仲永和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除教育因素外)?(

9、2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6题(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

10、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了。14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15.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

11、有什么作用?(2分)1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一方面象征_。(2分)17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四)说明文阅读理解(14分)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山东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

12、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

13、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注】榫卯(snm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18.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2分)19.文章第段和第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3分)20.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文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