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65565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计划)第七章力1.力1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5、通过观察图片、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示意图3.4至3.82. 弹力2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2.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3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2、计测力的大小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3.4至3.83.8至3.163.重力2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3.8至3.16第八章1. 牛顿第一定律1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3.16至3.232.二力平衡2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从物体

3、受到的几个力中确定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能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物体受力的大小及方向。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究竟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最初的运动状态决定的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二力平衡的应用3.23至3.303.摩擦力1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知道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3.30至4.6第九章1.压强11 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3.30至4.62.液体压强21:掌握压强的规律,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通过抽象思维,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规律。在实验探究中,进一步应用和体会控制变量法;在推导液体压强规律中,培养

5、学生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观念。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规律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得出4.6至4.133.大气压强2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5、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6、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大气压强的确定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4.13至4.20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观察和实验

6、,学会运用归纳、类比、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4.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4.13至4.20第十章1.浮力2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3.知道浮力的应用。 4.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义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4.20至4.272.阿基米德原理21.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 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

7、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4.27至5.43、物体的浮沉及其应用1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2知道浮力的应用。3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4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5.4至5.11第十一章1、功1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理解功的两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

8、行简单计算。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探究功的原理5.11至5.182、功率21理解功率的概念。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能够用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3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4区别性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5.18至5.253动能和势能、11、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通过实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 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通过实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5.25至6.14、机械能及其转化11、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

9、势能的相互转化。2、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3、通过对能量转化的认识让同学们加强节约能源的意识能够理解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能够理解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6.1至6.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杠杆2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6.8至6.152、滑轮2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4.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

10、,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5.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6.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6.15至6.223、机械效率2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3、会利用公式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4、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会利用公式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利用斜面拉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6.22至6.29期末复习31. 本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 公式的运用和计算3、专题研究本册书的基础概念及其应有专题研究针对的习题6.29至7.6期末考试27.6至7。12第 1 页 共 7 页 作者:崔玉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