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65489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摘要:本实验在华南师范大学进行,通过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分析,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通过采 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进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 悬浮颗粒物的目的。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华南师范大学引言总悬浮颗粒物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100M m的颗粒物,它包括地面扬尘、燃烧烟尘和工业中产生的碳黑尘、坡璃棉尘、石英粉 尘等颗料物。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大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 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 大气环境

2、污染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实验在校园中通过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分析,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将空气中 粒径小于100p m的悬浮颗粒物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 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进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 目的。1仪器与方法1.1实验时间、地点时间:2015年4月26日地点:中流量空气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镊子、干燥器、电 子天平。1.3实验方法1.3.1采样(1) 滤纸使用前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2) 取出滤纸,在电子天平上快速称其重量W0(g)(精确到0.

3、1mg)。(3) 在选定的地点,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将滤纸“毛”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之不漏气。(4)测定日平均浓度一般从8:00开始采样到第二天8:00结束。由于现实因素现在,实验 从上午11:30到下午15:30结束。记录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同时读取现场气温和气压。将 有关参数记录下来。(5)样品采样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成扇形放入 表面光滑的纸袋中。1.3.2样品测定将采样后的滤膜再次称重,记下读数W1(g)(精确到0.1g)。1.3.3结果计算(W1-W0)X1000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

4、SP,mgm-3)=Vr公式中:W1为采样后的滤纸重量(g) ; W0为空白滤纸的重量(g) ; Vr为换算为参比状 态下的累积采样体积(m3)2结果与分析表1校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表采样采样标况 流量(m/min)累计时间累积采样累积标况采样前采样后样品重TSP地点(min)体积(m3)体积(m3)(g)(g)(g)(mg/m3)生科二 号楼0.172071.663.90.33580.34580.010.1564TSP 为 156.4ug/m3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较,属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实验结果得大

5、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较低,这可能跟当天的天气状况有关,测量当天是 阴天,还伴有微风,加上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冲刷掉了大气中大部分的悬浮颗粒物,并使 得测量当天空气湿度较大,使得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较低。3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XXXXXXXXXX校区内空气质量较好,按照GB 3095-2012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属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文化区、 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4讨论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Mm的颗粒物。同类的其 它常见概念有PM10、PM2.5等,它们都是指粉尘微粒。总悬浮颗粒物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 个通用的重要指标。本次试验既测量了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也提高了我们的合作能力与 实验操作能力。参考文献1 曾凡刚,大气环境监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00-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