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体系审核关键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65466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体系审核关键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HSE体系审核关键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HSE体系审核关键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HSE体系审核关键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HSE体系审核关键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SE体系审核关键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体系审核关键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素工作内容审核常见问题项1HE管理小组会议、会议未按频次要求开展;2、连续月度的会议内容无衔接性;3、部门正职未亲自主持召开会议;4、伪造签到记录,签到记录不全;5、采用的会议记录表式不正确;6、会议无安全经验分享环节;7、会议记录体现的决策内容未落实;、会议决策未传达到相关项目或岗位;9、会议缺席人员无相关说明;10、最近召开的HS会议内容(含安全经验分享)与会人员不清楚。HS理念宣贯(含HSE方针)1、宣贯记录不全,存在遗漏属地或项目;2、宣贯效果不佳,未对宣贯效果进行考证,员工不知晓或不熟悉宣贯内容;3、无宣贯培训材料或宣贯内容不全面;4、非正职亲自宣贯,采用其他领导宣贯替代等。安全观

2、察与沟通1、未制定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计划未覆盖部门所辖属地或关键装置;3、实施人未按计划实施或未实施;4、实施人不知晓“六步法”;5、安全观察与沟通未按计划或文件频次要求开展;6、不安全行为项和不安全行为项无具体描述;7、未定期上报HSE管理部门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单人单独开展观察与沟通;9、被观察人姓名被写入沟通表;0、启用表式不正确。个人行动计划1、行动计划未包含4项必备行为;2、个人不知晓自己的行动计划内容;、个人不知晓行动计划制定的步骤;4、行动计划未在属地内进行公示;5、个人未定期与上级主管就行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沟通;6、行动计划应保留追溯记录的未予以保留;、所有属地主管个人行动

3、计划的内容均一致。安全联系点到位、联系点未目视化;2、联系人到位检查记录不齐全;、联系点责任人不知晓联系人的到位频次;、基层单位级领导未开展联系点到位活动;5、关键生产装置与要害部位到位检查表记录填写不规范.6、联系人发现的问题联系点责任人未予以整改或回复。领导检查与审核1、各部门编制的现场检查表不具备针对性;2、检查表内容仅限于办公区域,对作业现场、重点要害部位无相应的检查内容和要求;3、现场检查表未形成文件进行控制管理;、部门现场检查的属地对象不明确,直线责任未体现;5、检查出的问题无整改验证记录。3。1集中危害因素辨识1、未组织开展集中危害因素辨识活动;2、集中危害因素辨识不全面,未包含

4、过去、现场、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的危害因素;、不知晓危害因素采用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偏离较大;5、部门未对危害因素评价清单向员工进行宣贯、告知;6、未根据危害因素评价结果明确部门重要风险管理对象;7、依据危害因素评价清单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未予以落实;、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辨识;9、辨识的危害因素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联。随机危害因素辨识(隐患报告)1、上报的隐患无整改责任人,上报部门未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落实;2、部门未上报隐患但却存在隐患;、员工不知晓公司隐患奖励的有关政策或制度;、部门未对公司隐患奖励机制进行宣贯传达;、隐患未录入信息系统。53.法律法

5、规和其他要求收集、适用性、有效性评审、摘录、未收集上级单位下发的适用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和相应文本;、未对上级单位下发的适用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和相应文本根据部门业务实际进行匹配删减、增加;3、收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过期、作废或不适用;、与业务相关的S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未收集;、未对适用性条款进行摘录或摘录不全面。5.3.3目标指标的建立与分解、直线人员不知晓责任目标大致内容;2、不知晓责任书约定的事故等级分类及定义;3、责任书签订后未进行过程考核;4、绩效考核的内容与责任书约定的内容不一致;、责任书的内容与业务相关性低,责任书指标约定不清晰,不具备可操作性;6、考核人与被考核人未

6、确认签字,未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或要求;7、绩效考核结果未兑现。53.管理方案的策划1、HS作业计划书未经上一级主管审批;2、HSE作业计划书的完成情况未定期跟踪;3、HE作业计划书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重大偏差;、特殊作业活动(含高危及非常规)未编制具体的管理方案;5、管理方案未约定相应的责任人、资源配备和完成期限;6、管理方案的执行结果无相关验证材料;7、管理方案未经审批。5。1组织机构、职责、未建立直线管理层级结构图;、直线管理层级结构图混乱,直线关系不明确;3、未依据直线管理层级结构图进行属地划分,未落实属地责任人;4、各岗职责不明确或不清晰,未包含属地职责;5、属地划分存在交叉、错位、空位

7、等现象。5。3资源、未根据风险控制所需的HSE资源建立配备计划并上报相关部门获批;2、实际的HSE资源配备与计划偏差较大;、资源配备不足以满足风险管控需要;4、未明确HSE资源配置具体要求;5、HSE资源配备是否满足要求未进行定期分析。5。4。4能力评价、无相应的岗位能力评价标准;2、未按岗位能力评价程序实施评价;3、能力评价记录反映的情况与员工实际情况不一致;4、能力评价不合格人员未进行相应的跟踪处置;5、员工不知晓能力评价结果。培训1、培训计划未经负责人审批;2、未获取培训所需的相应资源;3、未根据能力评价不合格制定相应的培训项目;4、培训内容覆盖不全面;5、培训记录缺失;、培训课件缺失;

8、、培训未进行考核,培训效果差;8、无相应的培训总结;9、未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建立培训矩阵。5。4。5信息管理1、重要E信息未进行有效传达和记录;2、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传达失效或过期信息;3、重要信息未得到有效处理或反馈;4、工会、HSE联系会议的合理化建议未得到解决;546文件、文件无发文部门负责人的签发记录;2、文件内容与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上级文件)存在偏差或不符;、文件未及时传达到相关组织或岗位;4、失效或过期文件仍在使用;5、文件的形成无过程追溯材料(如会议纪要、声像资料等).5。4.7文件控制1、受控文件清单中包含的文件不齐全,或存在失效文件;2、受控文件未明确具体的受控对象;、文

9、件的主控方与被控方混淆;4、受控文件的发放无相应记录;5、受控文件不能体现唯一性、重要性,无相应的受控标识;、收件文未保留或保留失效、变更的受控文件;、受控文件的变更未及时传达给变更岗位或组织;8、未将电子版的受控版本转换成不能修改的PFCAJ图片等格式;5.51设备设施完整有效性1、未对包含HSE风险(如办公区的复印打印传真、饮水机、碎纸机、投影仪、个人充电器、插座、实验服务器等)或防控HSE风险(如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应急指示、防火门、防护卷帘、紧急报警开关等)的设备设施进行登记;2、未明确设备设施登记表的完整有效性检查频次和检查要求;3、设备设施存在缺陷,未及时上报隐患整改或进行待

10、修、停用等标识;4、关键的HSE设备设施无责任人标识;5、设备设施的采购未对SE指标特性进行考虑,收集合格证、检测证等信息 ;6、劳保、工器具未按要求定期进行相关检查.5。2承包方与供应方管理、对工程类(或存在较大E风险的)承包方或大型设备及SE设备供应商未在合同中提出专门的、明确的SE约束条款;2、E合同未与主合同同时签署或在主合同中未提及HSE的相关内容,未明确双方HE责任和义务;、未与存在H法律风险影响的承包方或供应方签订合同;4、承包方或供应方伪造资质准入;5、工程承包方(或大型设备及HSE设备供应商)进场未对其资质进行验收;、未对工程承包方(或大型设备及HSE设备供应商)的劳保、工器

11、具、材料进行验收;7、未对工程承包方(或大型设备及SE设备供应商)员工进行入场教育和安全交底;8、未定期对工程承包方(或大型设备及HSE设备供应商)开展E检查;9、未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对工程承包方(或大型设备及E设备供应商)HSE行为进行管控;10、未对工程承包方(或大型设备及HSE设备供应商)进行HSE的专项评价提供给公司供方的职能部门参考.5。5.3顾客与产品管理1、未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中包含HSE相关的内容;2、为顾客提供的产品未进行相关的HE风险提示并目视化;3、顾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投诉未及时进行处置和反馈。5.。4社区和公共关系管理1、未辨识明确与组织具有HE影响关系的外部相关方,并

12、建立清单;、外部相关方HSE信息的获取不及时或无专人进行管理;3、未对相关方的SE意见进行传达和处置;、遭遇重大HE投诉或由外部相关方导致的异常、紧急事件时时无相关的处置流程。.5作业许可1、不知晓大票、小票的基本概念(未辨识潜在的动火、高处、临电、吊装、受限等作业活动);2、未辨识明确属地内可能涉及的作业许可类型,掌握相关管理方法;3、作业许可票过期未进行延期或重新开具;4、作业许可审批由非直线人员(如HSE管理人员)签字;、作业许可未进行相关的工作安全分析和作业方案交底;6、未保留相应的作业许可票。.5.6办公环境1、未明确办公区域安全责任,并传达给所有员工;2、未针对办公区安全定期组织相

13、关活动,宣传安全政策促进员工参与;3、高层建筑员工未配备应急毛巾、疏散通道未配备应急手电;、HSE培训中未包含办公区域安全的相关内容;1、办公区的相关设计、改造及其竣工验收资料缺失;2、照明亮度不足或照明灯具损坏未及时报修;3、照明灯具未定期由物业进行清洁、维护;4、办公区域受噪声影响;5、未定期对办公区域的通风和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和清扫。1、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办公区等;2、在办公区奔跑,未尽量靠右侧行走;3、上下楼梯未扶扶手,多台阶跨越;4、办公区嬉戏喧哗投掷物品;5、工作期间或工作日午间饮酒;6、非吸烟区吸烟;7、不知晓安全设施(含消防设施)的位置与用法;8、不知晓所在区域的就近逃生通道与紧急

14、出口位置。1、员工工作空间狭小,通道堆放杂物;2、地毯不平或地板湿滑,铺设的地毯软不稳固;3、地板、地毯未定期清洗;4、地毯未做阻燃处理;5、长期被移动式重物碾压;6、不得在天花板、灯具上粘贴装饰物;、墙上随意钉钉。、电工维护人员未取得有效特种作业证;2、电梯未定期进行维护和年检,并悬挂检测合格证;、电梯内打闹或吸烟;、电梯门人为使其处于长期开放状态;1、下班离开时未关闭用电器电源开关;2、强电线缆破损、附近存放可燃物、或与金属管路绑扎;3、地线布设的电缆无相应标识;、个人充电设施长期插接在插座上不拔;、使用的插座超出其额定负载的8%;6、插座直接放置在地面或桌面(未离地面或办公桌面一定的高度);7、停用或待修设备未进行目视化标识。1、在光滑的地板上使用带轮且无制动的办公椅;2、办公时未五点着地;3、尖锐物(小刀、铅笔、剪刀等)未朝下放置,桌面、文具盒、设备等尖锐棱角凸出;4、办公区内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或临时使用危险品未报部门备案;5、打印复印区域通风不良,硒鼓墨盒等未使用以旧换新;6、新装修的办公区未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并进行相关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置。1、办公区配备的灭火器不满足数量或型号要求;2、员工不知晓灭火器配置位置、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