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65130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答案.精品文档.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1、记者思维 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及在新闻撰写中所需要的独特的不同于一般观众的思维,一般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统摄思维。2、记者修养从新闻工作的特性和要求出发,记者基本的修养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政治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和心理修养。 3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

2、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识中,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4新闻敏感新闻敏感通常是指记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即记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记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新闻界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敏感的主要内涵 新闻敏感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判断能力。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艾米利达斯认为,它包括以下判断力: 某一情况是否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某一情况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 同一个事

3、件的若干事实中,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 判断已发表的新闻中,有哪些同已经收集到手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新的线索,一以进行连续报道。我国记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新闻敏感所包括的内容是:(1)政治敏感(2)对受众需求、社会热点的判断能力。(3)对现象和本质、一般和典型的敏锐判断能力。(4)预见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5)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5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就是新闻记者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快速采集、甄别和验证新闻信息的活动。新闻采访特性:1、新闻采访是一种为了传播的目的而进行的调查研究。(1)、在调查的方向上,新闻采访首先是看事情新不新,是否具有新闻价

4、值,其次才去分析其影响面与严重性。(2)、新闻采访除了了解事实,还要捕捉细节、挖掘思想、收集语言,为新闻写作做专门性准备;而这些材料对一般的调查来说,并不重要。2、新闻采访是一种为了了解事实真相而进行的社会交往。(1)记者采访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2)记者采访的社会活动与行政、法律中的活动有区别。(3)记者采访的社会活动与公共关系、销售等社会活动也不一样。3、新闻采访是一种经常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和艰苦性、危险性的工作。 (1)偶然性和机遇性。(2)艰苦性和危险性。4、新闻采访是一项阶级性、政治性与社会性并重的职业活动。 6新闻报道思想或新闻主题报道思想通常是指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

5、范围、内容、方法。它是新闻传媒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的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策略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7新闻线索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也就是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新闻。新闻线索具有概况、不可靠、需要进一步去辨明的特点。来源:(1)党和政府的“通知新闻”。(2)各个直属部门和下级部门的“请帖新闻”。(3)新闻热线的“热线新闻”。(4)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他们的接触获取新闻线索的正确处理(1)运用常识和经验,初步鉴别新闻线索。(2)整理和合理配置新闻线索。(3)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8新闻策划 新

6、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报道,进行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9新闻政策 即指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新闻政策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

7、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在报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10新闻观察记者的大脑及眼、耳、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11新闻现场 新闻现场就是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动态和环境。12新闻本质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真实是新闻的本质所在1.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2.新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最近状态的记录。3.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13记者职责A 基本职责:采集新闻信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筛选新闻事实:新闻敏感和第六感觉解释新闻事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造成后果?B 社会职责:做人民

8、或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做“真理”和“真相”的诚实“护法者”做申张社会正义的“镇舱石”做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守望者” 14逆向思维所谓的逆向思维就是遇到事物倒过来想一想,从相反的方向或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发现人家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或者找到人家所不曾采用过的表达形式。(1)“换质法”逆向思维。所谓的“换质法”就是改变整个新闻主题的方向,也就是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其他媒体或记者一致从正面报道,那么你就要从反方向报道。(2)换位逆向思维法。即在新闻主题方向一致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视角观察、思考和报道新闻。也就是分别从新闻事件的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和正反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报道。(3)对立面归纳法15

9、发散思维以一个目标(或任何一个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开拓知识面。(2)要有不懈的探索精神。(3)克服“功能性固执”。(4)横串纵联,进行相关联想。(5)要不断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使思维的触角四处延伸。16统摄思维所谓的统摄思维就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通俗的方法也就是从品位不高的矿石中,经过选矿、冶炼,最后提取纯矿的方法。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就是处理新闻材料的能力。 “统”的两重含义(1)从具有“乌合之众”特点的材料里,提纯出有价值的“信息”。 (2)

10、以一代十,高度凝聚。 “摄”的两种方法 “同中观异”, “异中观同”。17记者知识修养记者知识修养的标志,主要是看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所谓合理,既要博,又要专。1、“博”的含义。记者的工作接触面广,各行各业,无所不包;记者采访的对象,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记者采访的足迹,通都大邑,穷乡僻壤,无所不到;记者碰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欲要知晓,无所不问。第一层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第二层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如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这些知识是一般记者特别缺乏的)、心理学知识。第三层次

11、: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理、化、天、地、生六大类,另外还有技术科学,如农学、医学以及门类众多的工程技术等第四层次:新闻业务知识。这在后面将专门论述。第五层次:外语知识。特别是驻外记者 2、“专”的含义“专”是什么?就是你要从事哪方面的报道,你就要在哪方面特别专深。18记者专业修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生动的表达能力:健全的思维能力:出色的社会交往能力:运用各种工具的能力:19记者政治敏感所谓的政治敏感即当一个或几个新闻事实出现时,记者应马上站在党性愿则上将它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既编辑部的报道意图联系起来考察,看其对推动当前工作和发展当前形势有何积极意义。20新闻显著性是指新闻人物和事件具有引人注目的

12、特质。很显然,这是指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有非同寻常之处,即这些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名气比一般人要高,这些事的性质及发生后产生的影响非一般事可比,否则,就构不成新闻价值。(四个公式)21新闻趣味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西方资本阶级新闻学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基础和试金石。因此,在他们看来,衡量新闻价值的真正要素,乃是趣味性。有时为了追求刺激性、趣味性,不惜让低级、黄色的新闻充斥版面。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倡导的趣味性的原则是健康、高尚、有趣不俗,有益无害,绝非污染社会及人的灵魂的庸俗、低级的趣味。22记者自律即使记者没有能够拥有被世俗那样放大的权力,然而由于记者的特殊身份,使这个群体

13、得以能够比其他任何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可能接触各种各样的工作部门,及其与各种各样的人群打交道,特别是记者的手中掌握信息发布的权力,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闻寻租”行为。失律表现制造虚假新闻,奇事奇文,哗众取宠,吸引大众眼球;出于个人喜好或利益,或夸大或缩小或遮蔽新闻的真实;与权力同谋与经济同谋与不法团体同谋自律规则(国内外公认): 向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消息; 对国家民族利益负责; 坚持真理、真相; 不接受贿赂、不谋私利等23记者他律自律就是职业伦理的自觉,然而利益的不断侵袭, 道德的自我约束,很多时候都是脆弱不堪的,因此他律的必要就特别凸现出来。所谓他律就是政府、党派、社会集团和民众运用法律、

14、法规、纪律、规定对新闻从业人员和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相对于新闻伦理为核心的新闻自律而言,它以新闻法制为核心。要学会保护好自己。A:记者在新闻采写中最先碰到的法律约束是有关国家利益、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问题B:记者侵犯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等问题C: 记者收受贿赂过当二 简述题1、新闻采访要做哪些准备?一、平时准备1、理论准备。2、政策准备。3、情况准备。4、知识准备。二、临时准备1、收集新闻事件的相关材料,打有准备的仗。2、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距。3、拟定采访的计划和调查提纲。4、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2、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是什么?重要性:记者要在短时间里,

15、面对访问对象,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所需要的事实材料,的确是难。主要是采访对象的复杂性。面对这心理反应不一的采访对象和种种复杂的采访局面,记者又要限时限刻、有质有量地完成采访任务,除了掌握熟练的采访方法、技巧和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外,访问前和访问中必须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否则,访问效益难以兑现。1、商定较为适宜的访问时机。选择适宜的采访时机,主要掌握两个环节:(1)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2)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2、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3、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4、调解融洽的访问气氛5、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做到: (1)见了外宾、领导、名人、专家等采访对象,不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 (2)见了基层普通群众,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6、穿插丰富的形态语言。7、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1)当采访开始时,强调采访的意义,引起当事人的高度精神集中。(2)当采访对象注意力高度集中,谈兴正浓或正切主题时,要约束申神情语态。(3)尽力排除外来干扰。(4)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