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65069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丿汗支逐乂攀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研究性教学课程名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设计题目:超声波声速测量的误差分析院系: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班级:测控1103班设 计者: 晏雯秀(11222086) 赵 璐(11222079) 郑海冰(11222081) 朱崇巧(11222084) 周杏芳(11222083)指导教师:孙艳华摘要 : 针对学生在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存在的测量数据误差的问题 , 分析了 实验中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 , 同时也指出了减小误差的相应措施 , 使学生对该 实验的误差来源更清楚。关键词 : 超声波 ; 谐振频率 ; 共振干涉频率

2、 ; 误差声波是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 对声波特性如频率、 声速、 波 长、 声压衰减等的测量是声学应用技术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物理实验中 , 进行声速测量一般采用的是频率大于 20 kHz 以上的超声波。由于其频率高、波 长短 , 所以超声波具有定向好、 功率大、 穿透力强、 信息携带量大、 能引 起空化作用以及引 起许多特殊效应 (如凝聚效应和分离效应 ) 的优点。 在工 业、 农业、 国防、生物医学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存着广泛的应用 ,如超声无 损检测、 超声波测距和定位、 测量气体温度瞬间变化、 测液体流速、 测材料 弹性模量等等。对声速进行测量 , 在声波定位、 探伤、 测

3、距等应用中具有重 要意义。 超声波声速的测量方法一般有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两种 , 本文主 要对共振干涉法中的实验误差作简要分析。一、共振干涉法原理超声波声速的测量公式是V = f入,其中,f为超声波频率,等于发射换能器 的谐振频率,可由频率计直接读出;入为本实验所要测量的量,为超声波波 长。 基本原理是利用频率计输入电压的激发 ,通过逆压电效应 , 使压电陶瓷片 处在共振状态 , 使陶瓷体产生机械简谐振动 , 从而发射出简谐超声波。超声波 在空气中传播遇到接收换能器反射面发生反射 , 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形成驻 波 , 利用接收换能器对超声波进行接收。 又通过正压电效应 , 将机械振动 (声

4、 信号 ) 转化成电信号 , 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相应的电信号波形 , 两相邻极大值 之间的间距为12入。由此得到波长值入,利用公式计算出超声波的声速V。二、误差来源在超声波声速测定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所计算出的超声波声速与该温度下 的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往往存在一定的偏离,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误差 来源作简要分析,以便更好地完善、改进该实验。从实验室所采用的仪器和 实验过程来看,主要误差来源有以下几点:(1) 在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之间有可能不是严格的驻波场。由发射换能器 的发射面发射的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并不是全以简谐波传播,而在近场区表 现出没有周期性规律的特征,直到远场区才能近似认为是简

5、谐波,可是只有入 射波为简谐波,经反射叠加后才能形成驻波,从而测得两相邻极大值的间距。当发射面与反射面相距10 cm左右时,正好处于远场区的开始阶段,入射波不 能近似为标准的简谐波。因此与反射波叠加后不为标准的驻波,任意两相邻极 大值的间距不等,导致在不同位置测得的两相邻极大值间的距离入/2不同,由 此计算所得的超声波声速就会有较大的误差。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在发射 面与反射面相距3 cm左右便开始正式测量(见表1),因而会引起一定的测量误 差。表|戎喪反射面韦按收固厢商所测議埔衣分析抚數l24測 量9 (miti 1 D34-4H11 044=471 O4*1 054 13上:(tnni2

6、5.60班PD込?M4“- 8245- 5R* (mm 24.6724.7524-542 4- F?25- 1 1Lb (tnrti 25,2425 - 1225.3 2站.OR2 乐.141B9HI测 量: tnrti、1 05 J- 151 064 B 2.31 069 B O11 0741勺1 O7卫4m、5O.S455 - B27Q- 92* ( mm 平均二二斗.7J?J;4mm)平均几三9. 915(mm J ( .mia) =35工.LB(E J E)e相对差J = 52. L -白斗Q J 龙斗勺.0 x=- b旺丄二L .)干均也=25. Ltimm J平均人=0(1.06f

7、 mm J -C.RIJS:-57.斗了4. rns)占l相对课耋)= i57. 47-古宓 33斗夕.9 X=2-工旺h碑论直=1-30 X JFTr;(2) 在实验中 , 有时会观察到示波器上声压极大值的幅度随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的增大呈几何衰减 , 为球面波的特征。 从中可以看出 , 测量段声波为球面波 , 球面波按汉开克函数展开 , 取其实部为贝塞尔函数 , 它是不等周期函数 , 其 极大值之间的间距不等。(3) 在实验中用接收换能器做反射面也会使测量误差增大 , 主要是因为换能器 的形状和大小会使其成为声场中的散射体 , 从而在空间激起散射波 , 影响入射 波和反射波的叠加。(4) 调

8、节超声波的谐振频率时出现误差。 在测量超声波声速过程中 , 当信号发 生器输出的正弦波频率与声速测量仪发射换能器中压电陶瓷环的固有频率相等 时 , 该正弦波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 在谐振频率下 , 示波器上会出现电压信号 的最大值 , 发射换能器工作频率等于其本身的谐振基频时 , 其工作状态是最佳 的 , 可以取得最大的发射功率和效率。 而声速测量仪的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距离 为入/2的整数倍时,产生共振干涉,即使不在谐振频率下,示波器上电压信 号也会出现极大值谐振频率与距离为入/2的整数倍时的共振干涉频率,是实验 中容易混淆的问题 , 给谐振频率的调节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 , 声速测量仪中 发射器

9、的固有频率 ,还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 示波器上判断极大值的位置不准确也会引入人为的和仪器的误差。三、减小误差的措施针对以上误差来源 , 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小误差 , 从而使测量更加精确。(1) 压电换能器的反射面与接收面距离为1115 m时开始测量,这样传播到接 收换能器反射面的声波已经为标准的简谐平面波 , 从而经反射叠加形成标准驻 波,这样测得的入/2为常数,与测量位置无关。如表1所示。从表中数据 分析可以看出 , 当所测数据的起始位置大于 1 m 时 , 所得超声波速度的结果 的相对误差要比起始位置小于 1 m 时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小得多。(2) 在设备上 , 使用大功率换

10、能器和电子滤波放大电路也会使误差减小 , 而且 易于观察记录。(3) 反射面用硬质材料做成 , 尺寸增大 , 会使反射效率提高 , 也可以减小由反 射面产生的散射波对驻波场的影响。(4)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f, 当连续增大 f 时 , 示波器上的电压信号的大 小也发生变化。当 f 接近谐振频率时 , 示波器上的电压信号也慢慢达到极大值 U, 记下此时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f; 增大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的距离 , 如果示波器上的电压信号 U 继续增大到一最大值 , 则表明 f 不是某个距离时 的共振干涉频率 , 而是谐振频率。 因为只有同时在谐振频率和共振干涉时 , 才 会出现电压信号比 U 更大的最大值 , 否则 f 为该距离时的共振干涉频率。 不 同的距离值 , 分别对应一个共振干涉频率 , 而谐振频率只有一个 , 是不随距 离的改变而改变的 。 所以 , 可以找到同时在谐振频率和共振干涉状态时出现 电压信号的最大值 , 此时的频率也就是谐振频率。当然 , 要测量就会有误差 , 而误差的存在与大小将直接影响测量效果 , 因此应使测量的误差减小到最低程 度 , 使测量更有意义。参考文献1 杨建荣 , 毛杰健 超声波波速测量中谐振频率的调试技巧2 孙向辉 , 周国辉 , 刘金来 , 杨吉生 关于空气中声速测量实验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