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64664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春天来了吗?春天来了吗?去问桃树上的(桃 跳)花。春天来了吗?去问柳枝上的嫩芽春天来了吗?去问池塘里的花鸭。春天来了吗?去问屋檐下的(雁 燕)子妈妈1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2“春天来了吗?”作者都去问了谁?用“”在诗歌中画出来。3“春天来了吗?还可以去问谁?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写一写。春天来了吗?去问_。2. 默写古诗。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 )( )离家老大回,( )( )无改鬓毛衰。儿童相( )( )相识,笑问客( )何处( )。3. 根据古诗做题。江雪()飞绝,()径人踪灭。孤舟蓑笠

2、翁,独钓寒()。1补全古诗内容。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这首诗的作者是(宋唐)代诗人(贺知章柳宗元)。4. 古诗阅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远(_)白(_)2给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宿芙蓉山(_)房子住,借宿逢雪(_)遇上每次白屋(_)白色的屋子茅草屋3把诗句和意思连一连。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寒白屋贫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日暮苍山远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风雪夜归人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柴门闻犬吠4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是在季。下面哪幅画面是古诗描绘的景象

3、?选一选。()A.春暖花开图 B.风雪夜归图 C.农家丰收图5. 默写古诗,回答下列问题。夜宿山寺_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_高声语,恐_天上人。(1)把诗歌补充完整。(2)“语”的意思是。A语气 B说话“恐”的意思是。A害怕 B恐慌(3)夜宿山寺是朝诗人写的。我还知道他写的古诗,如、。6.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_。遥_,_暗_。1把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朝的_。3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象。哪个词体现了这个季节的特点?用“”在诗中圈出来。4读了这首古诗,你对梅花有了怎样的印象?填一填。(_)的梅花(_)的梅花 (_)的梅花7. 阅读与欣赏。别伤害小生

4、命别伤害美丽的蝴蝶和小鸟别伤害唱歌的蟋蟀跳舞的蚱蜢别伤害胖胖的甲虫飞蛾的翅膀是挺脏毛毛虫爬得多难看可是,别伤害它们它们同样是小生命1“小生命”指的是谁?()A.蝴蝶B.甲虫C.所有小动物2根据儿歌,连一连。美丽的蟋蟀唱歌的甲虫胖胖的蚱蜢跳舞的蝴蝶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难看(_)保护(_)4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这些小动物的?_8.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9.

5、我是小诗人。(把诗句补充完整)小池宋杨万里泉眼_惜_,_爱晴柔。小荷才露_,_蜻蜓_。10. 阅读理解。植物妈妈有办法(节选)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jing xing)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fng fn)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c ch)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zh z)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1用“”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填一填。(1)选文中“娃娃”指的是_。(2)“带刺的铠甲”指的是_。3植物妈妈的办法分别是什么?连一连。蒲公英

6、太阳晒苍耳 风儿吹豌豆 挂住动物的皮毛4除了课文介绍的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下列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是什么呢?看图,写一写吧。_ _11. 延伸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写的是_。4这首诗告诉我们(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复杂的事物,要多方面观察,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1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2这首诗描写的是_(填季节)的景色。3诗中第二句把柳条比作_,第四句把_比作剪刀。4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13.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年的模样鞭炮噼里啪啦响,饭菜满街满巷香;对联喜气洋洋贴,灯笼红红火火亮;年画上墙满屋美,老歌出口大家唱;衣服新新鲜鲜美,笑声家家户户淌。(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春节(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放鞭炮 贴对联 划龙舟 挂灯笼 贴年画 吃水饺_(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_14. 课外阅读。星星和花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盛开着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8、到了夜晚,花儿睡了,我数着满天的星星。这里一颗,那里一颗,又比地上的花多。1这首诗写了夏天的_和夜晚的_。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夜晚,满天的星星比地上的花多。(_)(2)白天,满地的鲜花比天上的星星还多。(_)3用“”画出花多的句子,用“”画出星星多的句子。15. 课内阅读。传统节日(节选)春节到,人欢笑,贴_,放_。元宵节,_,_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2选文中一共出现了_个传统节日。3正月有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_4元宵节是农历的_日,这一天可以吃_;经常下雨的传统节日是_,这一天可以_,_,_。5请你写出家乡的一个节日和风俗。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