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有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644731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典诵读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典诵读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典诵读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有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诵读有感美丽的金秋,空中飘着无数毛绒绒的蒲公英,他们随风四处飘扬,无论在何处着陆,就在那里扎根。通过经典诵读,让每一首诗、词、文章、警句在孩子的思绪中飞扬,在头脑中生根、发芽,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经典诵读中的诗词、文章体现着真、善、美,每篇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强,有流传千古的名篇,也有近现代的精品,它们朗朗上口、语句优美简洁、容易记忆,易开启小学生心智,启发、引导他们向善勿向恶,向往美好的未来,向往真诚的人生。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提升每个学生的人文素质、素养;能够改变人生,走出困境。好诗文能够使人养成好的习惯,也能够表现一幅季节性强的真实景色美丽如画,也能够反映出一个感人的思乡之情催人泪下,

2、更有能体现诗人的爱国气节精忠报国。唐代孟浩然的作品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中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风光,流连自然;与风雨花鸟为伴的轻快心情,深深感染着我。“春眠不觉晓”,作者开头交代了时间和节令春季。因为昨夜酣睡,醒来时不觉天已大亮了,诗人又惊又喜。“处处闻啼鸟”中描写了谁惊扰了诗人的好梦呢?原来是窗外的鸟鸣;春天不但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也给鸟儿带来了欢乐,诗句含蓄地流露出一丝欣喜之情。这句诗起到紧承上句的作用,解释醒来的原因,体现了环境的优雅情景。“夜来风雨声”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听见鸟鸣之声,不禁想起夜间听到的风雨声。在诗人刚醒来的睡眼朦胧中,由鸟声想起昨夜

3、雨声,品味着自然音响的乐趣;这里由“听”和“觉”进而转入“忆”,“夜来风雨声”和“不觉晓”遥相呼应,暗暗点出“不觉晓”的原因之一是昨夜风雨的惊扰。“花落知多少”这个句紧紧承接上句,诗人由风雨而又联想到房前屋后的花草,昨夜风历雨急,吹落了多少花瓣呢?满院大概又是落英缤纷了吧!这里“花落”说明是暮春时节,无限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欣欣向荣的夏季即将到来,这本来是自然界的正常交替;不过“落花流水春去也”,反映出作者惜春之情,但这个点点惜春之情却流露得非常轻、巧,若有若无。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从作者这短短的四句诗里看到了春夏交替之季,雨夜过后天亮时落英缤纷的田园景色;这样美丽的祖国风光深深感染者大家。

4、当今的中小学生“两点一线”,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很少接触大自然,通过这首春晓的生动描写,能够激起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是学生更加聪慧。还有另外一首诗静夜思,让我记忆深刻,每每想起家人的时候,就想起它静夜思。“床前明夜光,疑是地上霜。”“月到中秋分外明”。夜阑人静,万籁俱静,月色更显得明亮皎洁。诗人在睡梦中忽然醒来,睁眼一看,床前一片明晃晃耀眼的月光,像水银似的撒满里床头,又像银白色的秋霜铺了满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亮的月光撩拨的人无法继续入睡,诗人不禁抬头望,一轮银盘死的圆月,高挂在黯蓝色的空中;皎洁的月色,笼罩着四野。作者的目光由室内而向室外,由床前而向夜空

5、。“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他乡的明月,是诗人想起故乡的明月。这首静夜思使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亲人,“明月千里寄相思”呀!当前,每年我国在饮食上的浪费惊人,令人深思。通过对悯农的诵读和讲解,恰当适时。悯农唐朝李绅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在地里给禾苗锄草一直锄到正晌午。“禾”,古代专指谷子,后泛指谷类植物。锄草历来是农村最辛苦的的劳动之一,农历六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天越热,庄稼长得越快,草叶长得越快,锄草工作也就越繁忙,所以,农民冒着中午的烈日辛勤除草。“汗滴禾下土”。汗水地落到禾苗下边的土地里。这句诗紧承上句,“汗滴”由“锄禾”而来

6、。或一般的夏日,人们坐在荫凉地还要出汗,更何况在烈日下锄禾了!大颗大颗的汗珠滚落到土里。所以,有的民歌中唱到“一滴汗水一粒粮”,粮食确实是汗水换来的。这前两句诗在烈日下锄禾的典型场面,生动地表现出农民的辛苦,为后两句诗所展开的议论做好了铺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餐”这里指饭。这两句诗说:谁知道盘中的米饭,粒粒都是辛辛苦苦换来的!诗人眼见农民挥汗锄禾,不禁联想起人们吃饭的情景。富人家米烂成仓,视粮食如粪土,根本不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就是一般人家也有时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所以,诗人深深慨叹:谁了解生产粮食的坚信呢?这首诗用简练通俗口语化的语言,不但说明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更能形象生动教育当前的

7、小学生珍惜粮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并让这种好的生活习惯发扬光大。唐 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们从小就意识到要想生活安定,就必须保卫好我们的祖国,时刻准备着防止外敌入侵。通过这四首诗的赏析,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渊博、伟大。通过经典诵读与解析,使古诗文中的精华在学生脑海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生机勃勃的大树;借此增强小学生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受其影响,最终成为一名有华夏文化积淀的热血爱国少年。这不仅是家长和老师期望,更是社会的渴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姓名:林洪俊职务:教师职称:小教一级单位名称:通化市东昌区建设小学地址:建设大街3463号邮编:134001电话:13766147837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