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开采考试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64289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开采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矿井开采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矿井开采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矿井开采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矿井开采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开采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开采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旱采采煤方法一般分为壁式 体系采煤法和柱式 体系采煤法,我国常用是壁式 体系采煤法。2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有倾斜、 水平和 垂直三种基本形式。3根据装车地点位置的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可分为大巷装车、石门装车、绕道装车三种方式。4.按轨道上山与上部区段回风平巷的连接方式不同,上部车场分为平车场、甩车场和转盘三种。5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折返式井底车场可分为梭式和 尽头式 两大类型。2综采液压支架的三类架型是支撑、掩护和支撑掩护 。3我国旱采采煤方法一般分为壁式 体系采煤法和柱式体系采煤法,我国常用是壁式 体系采煤法。5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环形式和折返式两大类

2、型。1、石门 : 垂直于煤层走向的水平岩石巷道。3、沿空掘巷 : 沿采空区的边缘掘进区段平巷。2、开采水平 :布置有主要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4、井底车场 :连接井筒和运输大巷或主要石门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它是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两大环节之间的枢纽工程,担负煤炭、材料、设备及人员的转运,并为矿井的供电、排水、通风等服务。1、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包括两项主要内容:巷道系统和回采工艺。巷道系统 :是指与回采有关的巷道布置方式、掘进和回采工作的安排顺序,以及由此建立的通风、运输、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回采工艺 :是指回采工作面内所进行的

3、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作、及其相互配合方式。不同的巷道系统和回采工艺相配合,就可形成不同的采煤方法。3、无人工作面采煤:工人不在采煤工作面内采煤,而是在回采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操纵和控制工作面的机械设备,完成采煤、装煤、运煤和顶板管理等工序。1、简述综采工作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分哪几种?答:直接推入法进刀、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中部斜切进刀、滚筒钻入法进刀。2简述对拉工作面的优点。答:工作面等长布置,便于综采;降低了掘进工程量;减少了运输设备;生产比较集中等。3普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应满足的要求是什么?答:要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工作面端部出口的安全;支架跨度要大,不影响机头面尾的正常运行,并

4、为设备维护和操作留出空间;要能够保证机头和机尾的快速移置,缩短端头作业时间,提高开机率。4、解释道岔型号DK615 4 12 的含义是什么?答:单开 4 号道岔, 600mm 轨距, 15kg/m 钢轨,转弯半径12m。1道岔型号DX930 5 1519 表示的含义? 答:渡线道岔, 900mm 轨距, 30kg/m 道轨, 5 号道岔, 15m 半径, 1900mm 轨道中心距。5、按照矿山压力诱发底板突水的理论,井下何时何地易发生底板突水事故?答: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面后部采空区边缘附近、开切眼附近、停采线附近、区段煤柱附近。36、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的优缺点1)斜井的优缺点:井筒施

5、工工艺、施工设备和工序简单,掘进快,单价低;地面设施和装备简单井底车场设施和装备简单。延深方便,相互干扰小;采用胶带机的主斜井能力大,不受长度限制初期投资少。缺点:井身长,绞车(串车)提升能力受限制;通过井筒的各种管线长,通风、动力供应、排水等生产经营费较高;井筒维护工程量大;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差。2)立井的优缺点:同样采深条件下,井身短,通过井筒的各种管线短;提升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易自动控制;对辅提有利,人员提升快;对深井开采有利;井筒断面大,通风阻力小,提升,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经营费用低;井筒易维护;对各种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技术可靠,不受煤层,CH4 、水文等限制。缺点:井筒施工复杂,

6、需较高技术、较多设备、速度慢;井筒装备复杂,基建投资大;井筒延深困难。37、综采放顶煤技术的适用条件煤层厚度: M = 5 12m 为佳,过小易超前冒顶,过大破坏不充分。煤层的可放性:煤质松软,层理节理发育,煤质中硬,f 2 最好。煤层倾角:不宜太大,缓倾斜煤层中一般 15太大影响支架的稳定性。煤层结构:过厚过硬的夹矸影响顶煤放落,单层夹矸厚大于 0.5m 或 f 大于 3 时要采取措施,顶煤中的夹矸总厚度不宜大于顶煤厚度的10 15%。顶板条件:顶板岩性最理想的条件是基本顶I 、 II 级,直接顶有一定厚度,采空区不悬顶,冒落后松散体基本充满采空区。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断

7、层切割块段,阶段煤柱等,无法应用分层长壁采煤法时,可放顶煤。1、采煤机选型的主要依据和应确定的主要参数有什么?答:主要依据是采高、煤层硬度(f 值)、地质条件等;主要参数是:采高、牵引速度和电机功率等。2、区段平巷沿中线掘进或挂腰线掘进的目的或原因是什么?答:沿中线掘进,是为了取直巷道,便于铺设输送机,或使工作面等长;挂腰线掘进是为了保证巷道水平,便于矿车运输和通行。2简述上山开采和下山开采的优缺点。( 1)运煤:上山开采时,煤向下运输,运输能力大,输送机辅设长度较长,倾角大时还可采用自溜运输,运输费用低。但从全矿看,它有折返运输;下山开采时,向上运煤,运输能力低,没有折返运,总的运输工作量较

8、小。( 2)通风:上山开采时,新鲜风流由进风上山进入采区,清洗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回风上山流入回风道,新风和污风均向上流动,沿倾斜方向的风路较短;下山开采时,新鲜风流由进风下山进入采区,清洗采煤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回风下山到回风道,风流在进风下山和回风下山内流动的方向相反,采区范围内沿倾斜方向的风路长,通风困难。( 3)排水:上山开采时,井下涌水可直接流入井底水仓,排水系统简单;下山开采时,各采区都要用动力解决采区内的排水问题。( 4)掘进:下山掘进的装载、运输、排水等工序比较复杂,因而掘进速度较慢、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尤其当下山坡度大,涌水量大时,下山掘进更为困难,而上山掘进则方便得多。下图为某采区

9、平面图的局部,图中为某层煤的底板等高线,煤厚5 米,巷道为矩形断面,宽3 米,高 2 米。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均在煤层中,沿底布置。大巷标高为150 米。图中尺寸均用字母表示。轨道上山运输上山+500- 50- 100- 150150m大巷请绘制 II和 II II 剖面图( 30 分)I I 剖面图+100+100+50轨道上山+5000-50-50-100-100-150-150-200150m大巷-200-100-150-200II II 剖面图+100+100+50+500轨道上山运输上山0-50-50-100-100-150-150-200-200150m大巷3、下图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

10、开拓示意图,请参照该图的表示方式,示意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拓图。答:2、下图为某层煤的底板等高线,煤厚5 米,煤层厚度无变化。要求:(1)做出图示位置的剖面。 (15 分)( 2)在平面图中画出该层煤顶板等高线。(15 分)+50 0- 50- 100- 150I I 剖面图+100+100+50+5000-50-50-100-100-150-150-200-2003、下图为采场上覆岩体示意图,请说明、分别表示什么带,A 、B、 C、D 、 E 分别表示什么区。答:垮落带、断裂带、弯曲下沉带A 原始应力区B 煤壁支撑区C离层区D重新压实区E稳定区2、甩入石门式中部车场平、剖面示意图如

11、下:主要巷道标注:1-运输上山; 2-轨道上山; 3- 区段运输石门;4- 区段轨道石门;5-区段运输平巷;6-区段轨道平巷1、对角式矿井通风方式平、剖面示意图如下:通风系统标注在平面示意图上。主要巷道名称:1-主井; 2-副井; 3- 运输大巷; 4- 回风大巷; 5-回风井。进风、回风井位置:进风井为副井,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位于井田上部两翼。一、填空 ( 20 分,每空 1 分)1、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由、和等组成。2、综采液压支架的三种架型是、和。3、区段分层平巷与区段集中平巷的联系方式主要有、和。4、采区下部车场一般主要由和两部分构成。5、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主要有、和等类型。6、平硐

12、可分为、和三种。7、阶段内再划分的三种方式为、和等。1、 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2、支撑式、掩护式、支掩式液压支架3、石门、斜巷、溜煤眼(立眼)4、采区下部装煤车场、绕道辅助车场5 、一次采全厚、预采顶分层、倾斜分段放顶煤采煤法6、走向平硐、垂直走向平硐、阶梯平硐7 、 采区式、分段式、带区式二、简述与计算(20 分,每小题5 分)1 、说明道岔DX624 4 1213( 左)的含义。2 、矿井开采设计中方案比较法比较的步骤与主要内容是什么?3、作图并简述采煤工作面沿走向推进方向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曲线 )。4 、某矿井可采储量60Mt ,矿井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选定K),试计算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中型矿井服务年限应大于50 年,大型矿井应大于60 年)。1、 渡线道岔、 600mm 轨距、 24kg/m 轨型、 4 号道岔、曲线半径12m、双轨中心距1300mm。2、方案比较法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