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64280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消化内科第一节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 指导患者参加适当的活动。二、遵医嘱交待患者普通饮食、半流食、流食、禁食水或治疗饮 食等。一般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蔬菜与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高热者鼓励多饮水。三、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肢 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与时通知医生。四、危重病人按急危重症护理常规要求进行,病备好急救仪器和 药物,保持性能良好。五、按要求进行风险评估,放床旁标识,并落实护理措施。六、保证二便通畅。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期做膀胱功能训 练。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与尿道口清洁,勤换

2、尿垫和床单。大便 失禁者与时清除排泄物,保护肛周皮肤。七、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度适宜。八、内镜下治疗的患者暂禁食水、绝对卧床休息48-72小时,观 察疼痛、出血、发热情况,并给予对症处理。九、遵医嘱指导病人正确、按时服药。十、向患者与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家庭护理注意事项。第二节 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胆管结石】一、概念又称胆系结石或胆石症指发生在胆囊何胆管德结石,是胆道系 统的常见疾病、多发病。二、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典型的夏科氏三联征腹痛: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呈阵发 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黄疸:是胆梗阻后胆红素逆流入血所致。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程 度与是否继

3、发感染有关。寒颤、高热:是胆梗阻并继发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性中毒症状。多发生 于剧烈腹痛后,体温可高达39-40摄氏度,呈弛张热热 型。消化道症状:多数病人有恶心、腹胀、嗳气、厌食油腻食物等。* Jaifrtrt 111 AuU三、护理措施(一)减轻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必要时遵医嘱给 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2、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弯腰屈膝),以减轻疼痛;3、安慰患者,告知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轻音乐,看杂志等 以减轻疼痛。4、急性腹痛嘱患者禁食水,讲明其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可以缓解疼痛。5、持续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告知胃肠减压可缓解腹痛腹胀。(

4、二)降低体温:1、与时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7.5笆时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笆时选择合适的降温方式,如温水擦浴,头枕冰袋,必要时给予 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2、出汗较多时与时更换被服,注意保暖。3、保持口腔清洁,复方硼砂液漱口2次/日,口唇干燥时涂抹石蜡油 或护唇膏。(三)抗炎补液1、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炎补液治疗。2、输入营养液体,维持机体需要量。(三)保持皮肤完好破损:1、监测胆红素指标,遵医嘱给予退黄利胆药物,使胆红素达到正常 范围,从而消除皮肤瘙痒症状。2、观察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有无加重,勿用肥皂等刺激性洗涤用品, 如发生皮肤瘙痒时可用温毛巾擦拭。3、协助患者剪短指甲,以

5、防不慎抓伤皮肤,易引起细菌侵入和局部 皮肤感染。四、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一与结石嵌顿致胆道梗阻、感染与ODDI括约肌痉挛有关。2、体温过高一与胆管梗阻导致急性胆管炎有关3、体液不足的危险一与长时间发热与摄入不足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一与胆道梗阻,胆盐沉积致皮肤黄疸搔痒 有关。5、潜在并发症:出血,胆痿与感染等。【溃疡性结肠炎】一、概念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亦称非特异性 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粘膜层,以溃疡为主,好发与20-40岁。二、临床表现1、血性腹泻 为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病程多在4周 以上,粘液血便多见,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感。2、腹痛 常为阵发性痉

6、挛性绞痛,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后 可有便意,解便后疼痛可暂缓解。3、出血 轻者血混在便中,附于表面,重者鲜血多以至休克。4、全身症状 可有轻度贫血,急性期可有发热,水、电解质、维生 素、蛋白质从肠道丢失致体重减轻。5、肠道外症状关节疼痛,结节性红斑,结膜炎症状,肾盂肾炎, 肾结石。三、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根据病人的病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在急性发作 期或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缓解期与轻型者可适当活动,勿劳累。2、合理饮食: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 食物,维持机体代谢,有利于吸收。不宜进食含纤维素多或刺激的饮 食,减轻对肠粘膜的刺激。忌牛奶与乳制品。

7、病情严重者禁食,给予 静脉营养,维持机体需要。(二)心理护理1、关心体贴病人,给病人以心理支持,告知病人不良心理可能会诱 发或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2、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介绍本病的防治知识,使其正确对待本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三)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时间与生命体征的变化,了 解病情变化的情况。如腹痛突然改变,由阵发性轻、中度疼痛,改变 为持续性的剧痛则应考虑出现了并发症。2、监测腹泻与排便的情况,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衡、 有无脱水的表现。3、定期监测体重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四)用药护理1、本病在治疗时常用柳氮磺吡啶、强的松、氢化可的松、止痛药、

8、止泻药等,应注意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2、柳氮磺吡啶可引起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皮疹等,嘱病人饭 后服用以减少刺激,用药期间定期查血象。3、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诱发消化性溃疡等,嘱病人不库随 意停药,以引起反跳现象。4、应用腹泻药时如腹泻得到控制应停药,因其可以引起中毒性巨结 肠的可能。四主要护理问题1、腹痛与肠道炎症、溃疡形成、肠痉挛有关。2、腹泻与肠道炎症导致大厂粘膜吸收障碍、结肠运到功能异常有 关。3、营养失调与长期腹泻、食欲减退与吸收障碍有关。4、潜在并发症中毒性结肠扩张、下消化道大出血、结肠癌变等。【慢性胃炎】一、概念慢性胃炎是由各种所致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一般无黏膜糜

9、烂,病变分布不均匀。发病率居胃病首位,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二、临床表现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 的表现,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以餐后明显,出现无规律性的上腹隐 痛、嗳气、反酸、呕吐等。多数无明显体征,有时表现为上腹部压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厌食、贫血、体重减轻。Aiit -rttt Uh kt-三、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沟通,为病人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 治疗休息环境。(二)生活护理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 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三)用药护理 禁止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如服用铋剂过程中可能引起齿

10、、舌苔变黑,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便秘和 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故应向患者解释说明。(四)饮食护理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原则是少量多餐、 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冷、过热、 粗糙与刺激性的食物。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合理进食, 一般进少渣、温热半流质饮食。四、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胃黏膜炎症有关。2、营养失调与厌食、上腹部胀痛不适等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病因与防治知识。4、焦虑与病情反复、应激状况出血有关。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消化性溃疡】一、概念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 吻合口周围与含有异位胃粘

11、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 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二、临床表现可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中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常在剑突 下或偏左,进餐后1-2小时发作,持续1-2小时胃排后缓解。十二指 肠溃疡多在剑突下偏右,多于空腹时发生,进食后缓解,发作与季节 有关。疼痛性质可呈钝痛、灼痛、或饥饿痛。特殊类型溃疡如幽门管、 球后、胃底贲门区、巨大溃疡与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或有并发症 时,腹痛可不典型,可有剧烈腹痛或夜间痛。常伴有反酸、嗳气、恶 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患者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疼痛较剧而影响进食 者可有消瘦与贫血。缓解期一般无明显体征,活动期

12、胃溃疡压痛点常 在中上腹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者常在偏右,后壁穿透性溃疡在背部 第11. 12胸椎两旁。tW Uh A4-三、护理措施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必要时遵医嘱给 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弯腰曲膝),保证充足 睡眠,减轻腹痛、安慰病人,与病人交谈分散注意力,保持病室安静, 嘱患者禁食水,讲明其对缓解腹部胀痛的重要性。2、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稀饭、粥、蒸蛋、软面皮、菜汁、果汁等 尽量选择适合 病人口味的食物,鼓励病人少量多餐。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3、心理护理: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

13、耐心听病人诉说,对病人提出 的问题要与时解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解成功病例,指导病人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四、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消化道粘膜溃疡有关。2、营养不良与疼痛导致摄入量减少、消化吸收障碍有关。3、焦虑与疼痛、症状反复出现、病程迁延不愈有关。4、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急性胃肠炎】一、概念急性胃肠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病理改变为胃肠粘膜 充血、水肿、分泌增多、常因饮食不洁引起,多为感染细菌、病毒、 也可在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或者腹部受凉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呕吐、 腹痛、腹泻等症状。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二、临床表现1、症状:起病急、腹痛、腹泻、呕吐、可

14、有发热、畏寒。呕吐频繁者 可有黄色水样物呕出。有的以呕吐为主,或二者并重。呕吐腹泻频繁 者可有脱水症状。2、体征: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严重者可有脱水征,如皮肤弹性 降低、眼窝凹陷、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3、辅助检查:血化验可正常,或有血浓缩现象。三、护理措施1、减轻或者控制疼痛: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规律,伴随症 状,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弯 腰屈膝),以减轻疼痛;安稳患者,告知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一减 轻疼痛,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嘱患者禁食水,讲明其对缓解疼 痛的重要性。必要时给予止痛剂,并观察记录用药后效果。如发现持 续剧烈腹痛,应与时报告医生做

15、好抢救准备。2、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和症状、体征变化,呕吐次数,呕吐物量、性 质;大便次数、量与性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表 现。立即维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抗炎,补液等药物对症治疗, 与时准确的补充血容量。3、心理护理:安慰、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对病人 提出的问题多加解释,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心理。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入止血、营养等液体,给予交叉配血,备 血,嘱患者禁食水,讲明其对严密观察呕血或者便血的情况,并记录 其与性质,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1/4h。严密观察呕血或者 便血的情况,并记录其与性质,颜色,量,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 窒息。四、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腹痛 与急性胃肠粘膜炎症病变有关。2、体液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有关。3、焦虑:与病情迁延,担心癌变有关。4、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第一章消化内科第一节 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