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6422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窃读记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体会作者的情感。3.体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4.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多读好书的兴趣,体味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将“窃读”滋味写具体的。【教具学具】PPT课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小组交流、阅读批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2、偷读)。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2.整体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2)认读生字词.(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 “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1)“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

3、边来了.”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挤”“钻”“贪婪”“装着”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3)“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读了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

4、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4)“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作者感受怎样?从这句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再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一句或几句都可以,感受长短不限。(学生练习在书上批注。全班交流批注心得,指名答。教师随机指导朗读。).4.读书在我们面前是何等的简简单单,而文中的“我”却是怎样一番滋味“涌上心头”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抒发作者“窃读”感受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

5、的滋味!”(1)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想。(3)相机指导朗读.5.深悟“窃读”,回归整体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课件显示: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1)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

6、对这句话的理解.(2)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3)小结:“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4)诵读句子.四、拓展延伸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抓紧时间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好书: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的乐趣: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

7、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板书设计】窃读记 贪婪 害怕 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 依依不舍麻木 轻松【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然后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窃读感受的一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接着,围绕这一个句子展开学习,如“从课文哪些方面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等,学生学习比较轻松。但对于作者为什么窃读离学生生活较远,因为现在小孩生活条件较好,不会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补充有关的背景资料,这样学生易于理解。本课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对书的酷爱,抓重点句品析后,我引导学生利

8、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效果很好。因为体会了“我”读书的困难,感受到他们读书与我们现在学生的区别,课后,我让学生比比我们的不同,用“我来和你比读书”为题写一段话,学生的精神内涵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得以体现,让精神与言语达到同构。 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人物的英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感悟沈国华的毅然选择以及为国献身的高尚行为。【教具学具】PPT课间。【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

9、授、交流与合作探究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的生字词。2.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过程】课前游戏:你喜欢吃水果吗?想扮演你喜欢的水果这个角色吗?拉近师生距离,并为教学的分组合作以及竞赛学习做下铺垫。 一、资料引入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外国朋友“充满激情永不妥协的斗士”史沫莱特(看图了解人物)板书:国际主义 2.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史沫特莱身边的故事,齐读课题。 3.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是谁? 是沈国华。(板书:沈国华)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自己查字典或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中解决不了的

10、再提出来集体共同解决。检查:“烘”读“hng”“兼”和“逻”的写法。2.课文写了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哪些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读课文。在书页空白处标记。(1)课文主要写了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哪些事情?课文写了沈国华的四件事情:1细心照料史沫特莱,工作认真负责;2为保护史沫特莱,被荆棘划得满脸血痕;3谢绝史沫特莱的好意,和史沫特莱依依惜别;4牺牲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如“一天”“从这以后”“几天以后”“几年以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三、初步感知人物品质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

11、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那么,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给同学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四、进一步读书,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同学们谈得很好。看来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进一步体会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下节课,我们再围绕给大家给深刻印象的语句,深入体会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作业布置】把本课中优美的词

12、语和句子摘录下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深刻印象的语句体会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2.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对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精神品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认识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沈国华的精神品质。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大声的自由的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段或句,读后与同桌或后座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2.交流感受,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课件出示重点句子)3.第1-3自然段 史沫特莱和沈国华分别是什么身份?(生答) 沈国华是怎么

13、样细心照顾史沫特莱,史沫特莱又是如何帮助沈国华的?(生答重点突出“亲情般的温暖”) 谈理解体会。 画记课文中能体现“亲情般的温暖”的句子,通过写沈国华为史沫特莱端茶送水,打扫住房、叠被褥等事,感受沈国华年纪虽小却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史沫特莱像母亲一样给予沈国华的关爱。 感动一细心照料(认真负责) 4.第410自然段。 在战斗中沈国华是如何掩护史沫特莱的? 读让自己感动最深的句子,想象当时的场景,体会人物的心情。“可是,一转身,附近树丛里运找不到史沫特莱和她的马夫!沈国华摸着黑,呼喊着,搜寻着。” “当沈国华见到史沫特莱时,他不停地叫着史妈妈。望着眼前这个被荆棘划得满脸血痕的孩子,史沫

14、特莱热泪夺眶而出,紧紧搂抱住他,一个劲地叫着:儿子,我的儿子。” 这些细节描述了沈国华和史沫特莱失去联系后无比焦急的心情,体现了沈国华高度的责任心,对史沫特莱的爱很深。而史沫特莱也被这个全心全意保护自己的孩子深深感动,对沈国华又疼又爱。 感动二全力保护(打动人心) 5.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119自然段。 从这以后,史沫特莱如何安排沈国华的未来的?(带出国) 沈国华是怎么想的?(重点指导读14、15自然段,读出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变化)指名学生读,分组读。 沈国华是怎么如何做的?(分角色读17、18、19自然段,比赛读这三个自然段。动作和语言描写,读出沈国华对史妈妈的感激和坚持留下打败侵略者的决心。体会沈国华热爱祖国、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 感动三放弃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