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64006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0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识设计(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柴木铁路DT7标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柴木铁路第七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2、国家、铁道部及现行的技术标准、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规程、验收标准:(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4)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5)铁路路基工程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

2、范(TB10101-99)(8)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范(TB10102-2004)(9)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1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1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调查资料。4、施工总工期要求。5、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6、我单位现有的技术人员、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7、我单位从事铁路建设的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

3、案,特别是贡玛大通河特大桥的施工安全等。2、优质高效的原则 明确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2000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 4、确保工期的原则 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 科学配置生产力资源,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做好机具选型配套,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合理布局的原则 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

4、恢复植被。三、编制范围由我单位承担施工任务的柴木铁路DT7标段的路基、桥涵、附属全部工程项目。 四、工程概述1、工程简介新建铁路柴达尔至木里,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刚察县和天峻县境内,与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柴达尔支线柴达尔车站相接,线路沿哈尔盖曲北上,穿越大通山垭口,跨过大通河折向西沿河北岸行进,二跨大通河后途径江仓煤矿至终点木里煤矿,线路全长142.04公里。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沿线分布有高含冰量多年冻土、湿地、风吹雪害,路基工程采用特殊处理。本标段里程为DK75+250DK87+350,工程内容为里程范围内路基、桥涵(不含制、架梁但含桥面系)、轨道(不含铺轨、铺岔和线路

5、备料)、房屋全部建筑安装工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运输便道等。2、自然特征本工程所在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区,经过地段主要为多级河流冲积型狭长阶地地貌及高山台原地貌。阶地地貌为大通河河谷区,河谷宽浅,地形平坦,零星分布沼泽、湿地;高山台原地貌为山势陡峭的大通山山岭区,山岭西北东南走向,平均高程3500m以上,属典型的大陆性寒冷高原性气候,长冬短夏,四季不明,气候无常,春秋季干旱多风雪,夏秋季阴湿多雨,日照时间长,气温相差较大。年平均气温-0.30.5,极端最低气温-31.4-35.8,极端最高气温为27.528,年平均降水量341.6379.4mm,年平均蒸发量1791.4146

6、3.9m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350cm。境内空气稀薄,大部分为草原牧区。沿线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细角砾土、细圆砾土、碎石土,下伏侏罗系泥岩。3、主要工程数量见主要工程数量表4、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线下国铁级,线上工企级正线数目:单线限制坡度:双机12.5最小曲线半径:600m闭塞类型:64D半自动闭塞机车类型:DF8B型牵引质量:3000t5、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1)本标段分布有沼泽化湿地及雪害段落与多年冻土区,施工时需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2)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标段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施工时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严格落实,文明施工,保

7、证沿线自然生态平衡。(3)沿线所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气温低,年平均气温-0.3,最冷月平均气温-13.4-13.3,桥涵等大圬工量工程需充分考虑低温及负温施工。(4)桥涵工程为本标段的控制工程,其中贡玛大通河特大桥工程为重点及难点工程。五、临时工程1、施工便道、便桥本着方便施工运输,尽量少占草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沿本标段路基右侧边界依地势通长布置施工便道,避免大挖大填,在贡玛大通河特大桥跨大通河修建一座施工便桥(115.0米),接热江公路,便道总长13.1km,便道每隔300米设置会车道一处,会车道长度40米。同时对于次河道考虑埋设钢筋混凝土圆管涵,以满足泄洪要求,确保便道及便桥安全。

8、2、施工用水沿线路走向分布有众多河流,均属常年流水,水量源于大通河的融冰、融雪和雨水,大部水质较好,符合工程用水标准。施工及生活用水通过引接河流水源或打井取水的方式解决。3、施工用电由于柴达尔至木里目前尚无完整电网建成,我们施工仍以发电机分散发电为主。4、临时通讯本标段临时通讯工程由项目部与地方通信部门联系接入程控电话业务,同时项目部统一配备移动通讯工具,确保通信联系方式的多样化。工程队内部采用无线对讲机进行联系。5、施工驻地生产及生活房屋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规划,建造临时用房。考虑工作环境及实际情况,路基一队与桥涵一队驻地建于DK77+050附近,路基二队与桥涵二队驻地建于DK82+700附近

9、,项目部与桥涵工程三队驻地设于贡玛大通河特大桥及江仓公路旁。6、混凝土拌和站为确保本标段的混凝土供应和拌和质量,采取集中拌和、供应混凝土,全标段共设两座混凝土拌和站,分别位于桥涵一队及桥涵三队。为确保物资供应,在三个桥涵工区内均设置物资储备库,确保全线物资供应与使用。7、预制场本合同段设预制场2个,预制涵节及桥梁人行道步行板等。8、火工物品库为了确保安全、便于集中管理,使用方便,在DK85+000右侧处山凹坡脚处修建雷管库、炸药库各一间,并设遥控监视防盗门。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看守及药品的管理与发放。9、环保设施为满足施工环保要求,合理利用并保护好当地资源,在施工驻地、拌和站等区域内设置污水净化

10、处理池及垃圾回收站,对施工、生活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回收利用或定点排放,生活垃圾、施工废碴定点堆放在垃圾回收站内,定期运往垃圾处理场或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处理。杜绝将垃圾、生活、施工废水乱排乱放,避免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及沿线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10、安全设施在各施工工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必要时派专人守卫,保证施工安全。在各临时施工驻地和施工工点按要求备齐消防、防汛、防地质灾害的机械、工具和物资,雨季和汛期派专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处理,做到防范周全、预报及时、处理快速。11、平面布置图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六、施工组织机

11、构及任务划分1、组织管理机构我公司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组成“新建铁路柴达尔至木里一期工程DT7标项目经理部”,对建设单位负责,从事现场施工组织和管理。项目部将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项目法施工管理规范,组织本工程的实施管理,履行合同条款,兑现投标文件中的各项承诺,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范围内各项任务。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选调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任职资格、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担任。经理部设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各1人,副经理1人,下设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工地试验室等6个职能部门和5个项目工程队。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组织实施与合同

12、管理,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成本全面负责。详见施工组织机构图。2、施工任务划分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标段划分为五个施工区段。共组织五个工程队进行施工作业,具体见任务划分及主要工程队伍安排表。队伍名称工作里程主要工作内容路基工程一队DK75+250DK80+600里程范围内路基、轨道工程路基工程二队DK80+600DK87+350里程范围内路基、轨道工程桥涵工程一队DK75+250DK80+600里程范围内桥梁、涵洞工程桥涵工程二队DK80+600DK87+350里程范围内桥梁、涵洞工程除特大桥桥涵工程三队DK85+800DK87+030贡玛大通河特大桥工程七、工期安排及劳动力安排(一

13、)、工程工期及施工进度安排1工期目标(1)工程总工期目标开工日期:2006年11月10日铺架日期:2007年8月15日竣工日期:2008年10月31日(2)主要工程工期目标涵洞工程与桥梁下部结构于2007年7月15日前竣工,以保证路桥过渡段土方填筑进度及质量,进而保证2007年8月15日前达到铺架条件。(3)各分项工程进度安排施工准备工期:2006年11月10日2007年3月31日路基及附属工程工期:2007年4月1日2008年8月31日其中:地基处理:2007年4月1日2007年5月31日路基填筑及开挖:2007年4月15日2007年8月10日路基附属工程:2007年7月1日2008年8月3

14、1日涵洞工程工期:2007年4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其中:主体工程工期:2007年4月1日2007年7月15日附属工程工期:2007年6月1日2007年10月31日桥梁工程主体工期:2007年4月1日2007年7月15日(桥面系截止2008年8月31日)其中:贡玛大通河特大桥工期为:2007年4月1日2008年8月31日基础工程:2007年4月1日2007年6月15日墩台工程:2007年5月15日2007年7月15日桥面系与附属工程:2007年7月16日2008年8月31日轨道工程工期:2007年7月1日2008年8月31日;其中:上底碴:2007年7月1日2007年8月10日;整道补碴

15、:2007年9月1日2008年8月31日;竣工收尾工期:2008年9月1日2008年10月31日。2、劳动力组织计划(1)劳动力投入原则本工程的劳动力组织拟按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别组织、统一管理。其中管理层包括项目班子和安质环保部、工程技术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工地实验室等管理人员配备。作业层按工种组建作业队。同时充分考虑本标段的工程特点,结合工期目标和施工工艺方法等,以高效精干、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各工种结构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劳动力配备。(2)劳动力组成及数量共设五个专业工程队,分别为路基工程一队、路基工程二队、桥涵工程一队、桥涵工程二队、桥涵工程三队,各工程队劳动力数量根据标段工期要求及工程数量确定。各工程队劳动力组成及数量见表劳动力组成及数量表。劳动力组成及数量表序号队伍名称砼工砌石工钢筋工木工架子工电工电焊工机械工爆破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