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640053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登记代理人模拟试题-初始地籍测量一、单项选择题 1初始地籍测量是()。 A.在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B利用测绘仪器,在调查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绘制地籍图 C以科学方法,建立地籍控制网,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D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测绘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量每宗土地的地籍要素,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2地籍测量以测定()为重点,实地无论有无明显界线,都必须查明、测量界址点线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A宗地B界址C.界址点D.界址线 3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

2、工作。 A初始权属调查B初始面积量算 C初始土地登记D初始土地统计 4准确测定宗地()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 A界址点B形状 C地类界线D面积 5地籍测量的核心是()。 A.GPS控制测量B面积汇总统计 C地籍细部测量D绘制宗地图 二、多项选择题 1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 A地籍平面测量B地籍整体测量 C地籍控制测量D地籍细部测量 E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2地籍测量具有()基本功能。 A法律B文化 C系统D政治 E行政 3地籍图的内容包括()。 A地籍要素B经济要素 C地物要素D数学要素 E社会要素 4地籍细部测量的方法有()。 A解析法B部分解析法 C勘丈法D图解勘丈法 E几何图形法

3、5地籍细部测量主要测量宗地的()等。 A权属界线B位置 C形状D地类界E坡度 答案: 一、单选 1D、2B、3A、4A、5C 二、多选 1DE、2AC、3ACD、4ABD、5ABCD一、单项选择题 1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形式布设。 A导线网B,边角网 C三角网DGPS网 2有关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与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有()。 A.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当时的测图比例尺决定,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格相差很大 B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测量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要求,与地籍图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 C地籍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籍细部测量而布设

4、的,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 D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km2应布设100-400个地籍图根控制点 3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 坐标计算;数据整理;成果输出;边长改化;归档 A.B CD 4边长改化步骤是()。 倾斜改正;归算改正;气象改正;投影改正;测距仪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AB CD 5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我们 又称为()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ATRKB.RTK CKTRD.TKR 二、多项选择题 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等步骤。 A.选点B

5、埋设标石 C观测D平差E坐标计算 2GPS测量的外业实施与常规地面控制网测量相类似,可划分为()等阶段。 A.外业准备B机助制图 C数据观测D成果整理E控制网平差 3.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有()。 A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B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0m时,必须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 C当单导线中的边长短于l0m时,可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 D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 E.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

6、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相对闭合差:一、二级地籍图根导线均不得大于15000 4.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常规传统的布设方法主要有()。 A三角网BGPS网 C四边网D导线网 E边角混合网 5.GPS技术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有()。 A.精度高B费用省 C操作简便D全天侯作业 E选点不受任何影响 答案: 一、单选 1D、2C、3A、4D、5B 二、多选 1ABCDE、2ACD、3AD、4ADE、5ABCD一、单项选择题 1测定界址点的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下列()方法在测定界址点中不太采用。 A.极坐标法B距离交会法 C角度交会法DGPS法 2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

7、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厘米。 A10B5 C7.5D15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界址点及街坊内不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厘米。 A5B10 C75D15 4如图,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o=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52。界址点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 A(123.40m,129.94m)B(95.37m,137.72m) C(126.87m,126.87m)D(195.37m,23

8、7.72m) 5有关界址点测量精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75cm B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15cm C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为5cm,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为l0cm D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为7.5cm,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为

9、15cm 二、多项选择题 1地籍细部测量的内容包括()。 A测定界址点B绘制宗地草图 C制作宗地图D测绘地籍图 E面积量算 2地面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和图解勘丈法。 A部分解析法BGPS法 C解析法D航测法 E遥感法 3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和实地观测的(),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 A角度B温度 C距离D大气压强 E.湿度 4.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按使用的数学公式,可分为()。 A极坐标法B截距法 C距离交会法D直角坐标法 E后方交会法 5.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为()。 A.借助于精度不低于J6级的经纬仪测角,宜用一测回 B用测距仪测距时,一次照准,两次读数。两次读数

10、较差不超过2cm。 C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L应满足下列条件:L10cm(或15cm) D用极坐标法测量细部点坐标时,搬到邻站以后,宜重复测量1-2个前测站测过的点,两次测量同一点坐标之差,应满足下列条件:(x-x)2+(y-y)214cm(或21cm) E钢尺量距时,一次读数。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2cm 答案: 一、单选 1D、2A、3C、4B、5A 二、多选 1ACDE、2AC、3AC、4ABCD、5BCDE一、单项选择题 1地籍图上表示建筑物时,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简易房可舍去 B附属建筑物如不

11、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 C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可舍去 D大单位大面积的台阶、有柱的雨篷可舍去 2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幅()坐标数编码。 A东北角B东南角 C西南角D西北角 3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 A地类号B宗地号 C面积D界址点号 4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 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毫米(mm)。 A0.4B0.3 C0.5D0.7 5()是土地证书的附图,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A地籍图B宗地图 C宗地草图D房产图 二、多项选择题 1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型地物要素包括()。 A建筑物B道路 C水系D等高线 E注记 2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A行政区编号 B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 C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含与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