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63995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的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潍坊市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食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推进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现状分析 依托我市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食品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加工层次多样、产业化水平高、规模化进程快、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到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548家,其中农副加工企业427家,食品制造企业105家,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751.14亿元,增长21%;利润28.33亿元,增长17.9%;利税42.7亿元,增长18.8%。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4.7亿元,增长

2、20.6%;利润19.87亿元,增长19.06%;利税28.23亿元,增长20.59%。食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5亿元,增长41.03%;利润6.48亿元,增长34.47%;利税9.54亿元,增长34.49%。饮料制造业29.94亿元,增长74%;利润1.99亿元,增长51.6%;利税4.93亿元,增长19.78%。全市农副食品出口约3万批次,货值9.5亿美元。畜禽加工、蔬菜加工、淀粉及淀粉糖均居全省首位,色素年产量3亿克,占世界产销总量的1/3。全市大、中型食品企业基本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0012

3、计量管理体系及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等,为食品安全奠定了基础。全市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已达50多家,年出口创汇过千万元的企业已达70余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有6家企业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诸城外贸集团被列入全国520家重点企业。有8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31 个产品荣获山东名牌,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通过技术改造,我市肉类加工、果蔬加工、淀粉及淀粉糖、色素、粮油加工等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我市食品工业近几年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食品工业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食品制造业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高附加值

4、、精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较低,随着农产品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市食品产品的竞争优势在逐步缩小,经济效益也在降低。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节能减排压力大,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减排任务艰巨。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事件、食品生产成本增高、进口国限制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产品产量下降,出口增幅下滑,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和中小企业订单减少,企业只能微利或保本生产。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食品企业科技投入较少,研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率较低。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以扩大

5、内需、稳定出口、增加就业为政策取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优势产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节能减排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原料基地建设,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行业科技进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持我市食品行业平稳增长。(二)原则1、突出优势产业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业流动,促进产业延伸,培育和发展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2、突出自主创新的原则。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

6、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注重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食品工业,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3、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有新的突破。4、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广种植养殖示范管理经验,从食品加工源头抓起,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11年力争达到以下目标:1、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

7、亿元,年增16%,其中食品加工业928 亿元,食品制造业197 亿元,饮料制造业47 亿元;利税63.3亿元,年增14%,其中食品加工业42 亿元,食品制造业14 亿元,饮料制造业7.3亿元。2、中国名牌产品11个,山东名牌产品40个。3、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4、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的企业12家,其中过50亿元的企业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5、出口食品企业及大中型食品企业集团(公司)基本建立相匹配的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6、全行业节能和主要污染物减排量降低10%以上。 三、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结合我市食品工业目前发展实

8、际,重点发展畜禽加工业、果蔬加工业和饮料酿酒三大产业,同时搞好粮油加工业、调味品制造业、乳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链。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强技术创新,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提高食品工业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延长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能力,加大“绿色品牌”创建力度。采用新型清洁生产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推广副产物和废弃物高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废水处理,提高利用率。加强食品工业专用安全优质原料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技术研究及农药残留检测,逐步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一)畜禽加工业。以畜禽肉类深加工为

9、主,开发面向城乡市场的放心肉和面向欧美日韩市场的分割系列产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易存储方向发展。以得利斯集团、青州永寿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重点发展低温肉制品、高温火腿肠、风味熟制品等产品,提高熟肉制品在肉类消费中的比例。开发面向城乡市场的放心肉,鲜肉制品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存储方向发展。以诸城外贸、山东新昌、昌乐乐港、潍坊美城、潍坊万泉、安丘外贸、山东昱合、诸城万年、高密凯加、高密瑞合、潍坊金河等企业为主,重点发展速冻调理禽肉熟制品、冷冻分割系列产品、快餐类、酱卤类、乡巴佬系列熟食产品,积极推行禽肉食品国际注册,增加出口禽肉

10、制品的竞争力。利用山东新昌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肉禽制造商和销售商-美国泰森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禽肉生产企业。按照产业化的思路,抓好龙头企业的标准化试点养殖基地,加快原料基地建设,完善畜禽类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稳步提高机械化屠宰的比重,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保障畜禽类食品质量安全。力争到2011年全市畜禽加工业产量达到190万吨。(二)果蔬加工业。加强果蔬良种的培育,扩大无公害、无污染的果蔬基地建设,开发和生产各种绿色环保果蔬食品,大力发展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以及浓缩果汁、天然果肉原汁、果酱、果醋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水果、

11、蔬菜资源,加强果蔬原料、中间过程农药残留检验能力建设,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重点扶持发展以安丘外贸、诸城仁木、高密泰华等企业为主的速冻蔬菜、保鲜蔬菜、低温脱水蔬菜等系列产品,扩大果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潍坊华裕集团、山东塞维绿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即食冻干汤料、果蔬脆片等果蔬精深加工产品。力争到2011年全市果蔬加工业年产量百万吨。(三)饮料、酿酒及其相关产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水果资源和矿泉水资源,大力发展果汁、茶汁、天然矿泉水等产品,向天然绿色、健康营养型饮料方向发展。酿酒业继续贯彻“优质、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方针,要控制生产总量和企业数量,不断提高白酒生产水平和产品档

12、次,努力开发新品种,重点发展芝麻香型和浓香型等名牌白酒,推进“芝麻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发展山东景芝酒业、青州云门春酒业、昌邑乾隆杯酒业、秦池酒业、诸城密州酒业、潍坊娃哈哈、潍坊华一饮料、高密鸿源饮品等企业。(四)粮油加工业。粮食加工以玉米、小麦深加工为主。重点发展各类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方便面制品,继续推进传统主食食品生产产业化。玉米加工向玉米淀粉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着力开发玉米酸、糖、醇以及低聚糖系列深加工产品。油料加工以花生油和大豆油为主,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比重。加强对原料、中间过程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农药残留检验,建设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重点发展小麦日处理5

13、00吨以上、淀粉年产50万吨以上、花生油年产1万吨、大豆油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扶持发展潍坊风筝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昌乐好友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五)调味品制造业。重点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调味品,积极推广加铁强化酱油、风味酱油、食醋。发展日式高盐稀态酱油,鼓励发展年生产酱油、食醋2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到2011年,酱油、醋总量达到20万吨 ,继续扩大“崔”字牌香油等重点产品在省内外的影响力,打造中国香油第一品牌。重点扶持发展山东富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十笏园食品有限公司、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等企业。 (六)水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标准化优质品种养殖基地,扩大鱼虾类、藻类的加工广度和深度,

14、增加水产食品的花色品种,提高低值鱼、藻类、贝类下脚料的综合开发利用率。重点发展速冻调理、即食水产品及深加工水产制品,提高水产加工品附加值。(七)乳品制造业。加强和规范奶源基地建设,稳定提高原料奶的质量和产量,全面推广机械化挤奶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大力发展消毒奶、灭菌奶、发酵奶,积极研究开发多功能、多营养等高附加值的乳制品,提高配方奶粉的比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灭菌乳、功能乳和配方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等,重点企业全部建立起与生产相匹配的标准化奶源生产基地,加强乳制品企业质量检验中心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扶持发展潍坊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潍坊维维乳业有限公

15、司、潍坊紫鸢牧业奶业分公司、潍坊冠康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八)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及其他。围绕人们餐桌和方便生活的需要,积极开发适应生活快捷、方便的新品种,重点发展营养卫生、搭配科学合理的方便面、方便主食品、速冻调理食品、即食食品、配餐配菜等各类方便食品,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重点扶持发展潍坊华裕公司的冻干汤料、山东富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蛋粉、蛋黄粉、蛋清粉,潍坊华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花生酱制品、旺旺集团潍坊瑞麦厂食品等。四、主要措施(一)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支持食品工业加快发展。加大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特别是利用好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减税、企

16、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税收、增值税转型等财政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资金支持,加大对食品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等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坚持“深化日韩、提升欧盟、突破欧美、拓展非洲”市场战略的同时,努力争取更多国家的出口注册,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市场销售网络等先进手段,最大限度的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组织工业企业与各大商场、超市、连锁店建立合作关系,以食品为主,组织开展“名品进名店”活动,落实好“万村千乡”工程,千方百计扩大消费。 (三)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基础工作,尽快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和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加大现行食品相关标准的宣传力度,加快地方标准的制订、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