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电气安装工程6.1 变、配电设备及母线安装一、油箱、法兰连接处渗漏油1. 现象油箱、法兰连接处渗漏油。2. 原因分析各部件密封处理不当,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整体密封试验。3. 防治措施(1) 仔细处理每个密封面,所有大小法兰密封面或密封槽在安装密封垫前均应清理干净,密封面光滑 平整,显出本色;采用与密封面尺寸配合良好的耐油密封垫圈,并将变形、失效垫圈全部更换;对于无密 封槽的法兰,将密封垫用密封胶粘在有效密封面上;紧固法兰时,采取对角线方向,交替、逐步拧紧各个 螺栓,最后统一紧一次,以保证压紧程度一致。(2) 变压器注油完毕,按制造厂要求做整体密封试验,对渗漏处进行处理。4. 治理措施更换密封
2、圈或重新均匀紧固螺栓二、架空线架设弛度不一致1. 现象架空线架设弛度不一致。2. 原因分析架空线下线尺寸计算不合理。3. 防治措施架空线下线采用统一计算公式计算导线长度,下线时将导纠尽量放直测量,保证测量准确。4. 治理措施重新下线。三、管形母线不平直、不美观1. 现象管形母线不平直,不美观。2. 原因分析安装方法不当。3. 防治措施(1) 安装前母线对焊时,可根据经验预留一定弯度,安装时母线上凸,受重力作用使母线趋于平直;(2) 正确采取防微风振动措施。4. 治理措施(1) 重新安装。(2) 增加防微风振动措施。四、硬母线连接螺栓规格不符合要求,连接不紧固1. 现象硬母线连接螺栓规格不符合要
3、求,长度不合适,连接不紧固。2. 原因分析对规程不了解,图省事,未按要求力矩进行螺栓紧固。3. 防治措施(1) 母线孔径不应大于接线端子直径Imm,螺栓长度宜漏出螺母 23扣;(2) 严格按规定紧固力矩紧固螺栓,紧固完后应进行检查。4. 治理措施(1) 对不符合要求的螺栓予以更换;(2) 采用力矩扳手重新紧固。五、架空线与线夹连接处出现灯笼现象,导线有损伤1. 现象架空线与线夹连接处出现灯笼现象,导线有损伤。2. 原因分析线夹安装方法不当,导线未进行相应保护。3. 防治措施(1) 在切取铝绞线时,应在切口的附近用铁丝扎牢,以防止松股。一般对于设备连线采用反压法,即 从线夹管口向引流板方向依次压
4、接。(2) 放线时,平整一块场地,铺上旧橡皮或苇席,架起导线盘后,在上面放线、测量、切割、压接。 放线过程中,注意保护导线不受外力损伤。4. 治理措施(1) 将端头切除重新压接;(2) 导线有扭结、断股、明显松股或同一截面损伤面积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的5 %的情况的,应予以更换,不得使用。6.2 电缆线路施工及二次接线一、电缆线路施工(一) 电缆桥架不平不直,部分桥架及连接螺栓生锈,未按要求留伸缩缝1. 现象电缆桥架不平不直,部分桥架及连接螺栓生锈,未按要求留伸缩缝。2. 原因分析采购把关不严,支架安装不当。3. 防治措施(1) 严格控制采购质量,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要求退货更换;(2) 桥架安装
5、前应预先校正偏差、不应碰损;(3) 支架应拉线安装,保证支架平直;(4) 按规范要求预留伸缩缝,防止膨胀变形;(5)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4. 治理措施(1) 更换生锈的螺栓;(2) 个别桥架生锈处除锈防腐。(二) 电缆保护管敷设不到位,排管管口不齐,保护管口有毛刺,敷设后封堵管口不及时1. 现象电缆保护管敷设不到位, 排管管口不齐,保护管采用火焊切割,管口未打毛刺,敷设后不及时封堵管口。2. 原因分析设备接线位置不清,保护管弯制弧度不统一,对规程不了解,质量要求不严,图省事。3. 防治措施(1) 电缆保护管施工前应参照机务安装图纸确定电缆接线盒位置;(2) 保护管弯制严格控制
6、弯度长度;(3) 保护管切割后,立即修整管口毛刺,敷设完后及时封堵管口;(4)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4. 治理措施(1) 排管管口不齐,进行切割取齐;(2) 采用火焊切割的重新切割或用磨光机打磨管口;(3) 管口有毛刺,采用锉刀打磨光滑;(4) 未封堵管口的及时封堵。(三) 电缆保护管弯曲半径大小,有扁、凹、裂现象,敷设时弯头露出地面,不美观1. 现象电缆保护管弯曲半径太小,有扁、凹、裂现象,敷设时弯头露出地面,不美观。2. 原因分析保护管制作采用弯管模具不合适,保护管敷设深度不够。3. 防治措施(1) 电缆保护管弯制应采用合适的模具并控制保护管弯制角度;(2) 保护管敷设时应
7、控制敷设深度。4. 治理措施(1) 保护管有扁、凹、裂现象的不得使用,重新弯制使用;(2) 弯头露出地面的保护管重新敷设。(四) 电缆敷设不整齐,交又处理不好1. 现象电缆敷设不整齐,交叉处理不好。2. 原因分析未做好敷设工作的合理规划,敷设次序不正确。3. 防治措施(1) 电缆施工采用微机辅助管理;(2) 电缆敷设时,合理配备人员分段指挥并现场控制质量;(3) 电缆敷设时同一路径电缆尽量一批敷设完,敷设时按先长后短,先上后下,先内后外顺序敷设, 敷设一根及整理绑扎固定一根,排列应整齐;(4) 增加中间验收环节,敷设整理不合格,不能进行下工序施工。4. 治理措施对已敷设电缆进行整理,绑扎固定。
8、(五) 电缆封堵不密实、不美观,个别地方漏刷防火涂料1. 现象电缆封堵不密实、不美观,个别地方漏刷防火涂料。2. 原因分析封堵方法不合理,对封堵工作不重视。3. 防治措施(1) 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明确封堵要求,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2) 加强质量检查。4. 治理措施(1) 封堵不密实处,重新封堵;(2) 漏刷处补刷防火涂料。(六) 电缆存放及敷设后做头前电缆端头未封堵,电缆受潮1. 现象电缆存放及敷设后做头前电缆端头未封堵,电缆受潮。2. 原因分析工作人员不重视。3. 防治措施(1) 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2) 加强质量检查。4. 治理措施将受潮的电缆端头切除,不予使用。(七)
9、 金属电缆管生锈1. 现象金属电缆管生锈。2. 原因分析电缆管除锈防腐不符合要求或购买的镀锌管质量差。3. 防治措施(1) 金属电缆管应先进行除锈,然后刷漆;(2) 加强采购质量控制。4. 治理措施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涂以防腐漆。(八) 金属电缆管连接采用直接对焊1. 现象金属电缆管连接采用直接对焊。2. 原因分析对规范要求不清、图省事。3. 防治措施(1) 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明确要求;(2) 准备相应规格套管管材或加工制作套丝短套管;2.2 倍;(3) 金属电缆管连接采用短套管焊接或螺纹连接,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4) 金属电缆管连接牢固,
10、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4. 治理措施将电缆管切断重新制作。(九) 铝合金梯架直接安装在钢制支吊架上没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1. 现象铝合金梯架直接安装在钢制支吊架上没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2. 原因分析对规范要求不清、图省事。3. 防治措施(1)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危害;(2) 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明确要求。4. 治理措施在铝合金托架和钢制支吊架之间加绝缘衬垫。(十)只在电缆两端挂设电缆标识牌,电缆牌标识内容过少,个别电缆标识牌挂设错误1. 现象只在电缆两端挂设电缆标识牌,电缆牌标识内容过少,个别电缆标识牌挂设错误。2. 原因分析(1) 质量要求不严;(2) 认为按规范
11、要求挂设电缆牌无用;(3) 工序安排不当,统一安安排在二次接线完成后更换正式电缆牌;(4) 挂设标识牌不认真、图省事。3. 防治措施(1)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要求;(2) 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力度;(3) 二次接线完成后统一挂设电缆牌存在困难时,应在接线过程中挂设电缆牌;(4) 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 有顺序号。4. 治理措施(1) 在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补装标志牌;(2) 对不符合要求或挂设错误的标识牌予以更换。(十一)除规范允许情况外仍出现电缆对接头1. 现象除规范允许情况外仍出现电
12、缆对接头。2. 原因分析(1) 电缆敷设前未进行有效规划;(2) 敷设电缆时对设备位置不清楚,敷设位置错误。3. 防治措施(1) 电缆敷设前根据购买的每盘电缆长度对电缆进行规划,确定各盘电缆敷设哪几根电缆;(2) 电缆敷设时应由熟悉设备位置及接线位置的施工人员在电缆两端负责确定电缆预留长度;(3) 必要时与电缆厂协商,特殊加工超长电缆。4. 治理措施(1) 尽量更换不够长的电缆并用于其他短电缆敷设,重新敷设本根电缆;(2) 按规范要求做对接头,并做好相应记录。(十二)金属软管连接不美观1. 现象金属软管连接不美观,个别金属软管过长。2. 原因分析金属软管过短,用胶布包缠固定、图省事。3. 防治
13、措施(1) 金属软管两端应固定牢固,避免一段时间后滑下;(2) 电缆保护管敷设应到位,原则上金属软管长度不超过0.8m。4. 治理措施(1) 金属软管连接不牢处进行固定;(2) 电缆软管过长的更换钢管配合金属软管敷设电缆。(十三)直埋电缆埋设深度不够,电缆间距不够1. 现象直埋电缆埋设深度不够,电缆间距不够。2. 原因分析对规范要求掌握不够、图省事。3. 防治措施(1) 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 0.7m,并应埋于冻土层以下;(2) 电缆之间平行、交叉最小净距见表8-1。表8-1电缆之间平行、交叉最小净距项目最小净距(m)平行交叉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10kV及以下0.100.50制电缆间10kV以上0
14、.250.50控制电缆间0.504. 治理措施(1) 电缆埋设深度不够应继续挖深电缆沟;(2) 间距不够的对电缆沟进行加宽,重新整理电缆。(十四)带钢带电缆钢带未按要求接地1. 现象带钢带电缆钢带未按要求接地。2. 原因分析对规范及设计要求不清,施工人员图省事。3. 防治措施(1) 对接线人员进行培训,掌握规范要求;(2) 技术人员仔细查阅相关图纸及说明书,明确接地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4. 治理措施(1) 重新做头,将钢带按要求接地;(2) 对不应两端接地而已接地的予以拆除。二、二次接线(一) 电缆二次接线不整齐,标识不清,一个端子单侧接线超过两根1. 现象电缆二次接线不整齐,标识不清,一个端子单侧接线超过两根。2. 原因分析接线方案不合理,施工人员工艺水平差。3. 防治措施(1) 根据盘内设备布置情况制定接线方案,必要时可进行模拟比较确定接线方案;(2) 对接线工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3) 芯线号头采用内齿软管或异型管热压制作,一面盘内号头长度应一致。4. 治理措施(1) 标识不清的更换号头;(2) 一个端子单侧接线超过两根的增加端子排进行调整。(二) 盘、柜内的二次导线有接头1. 现象盘、柜内的二次导线有接头。2.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预留芯线长度不够,设计变更后芯线改变接线位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