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63278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三地理重要知识点冲刺训练等值线专题读太阳直射点在P点,某时刻以P点为中心周边地区的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完成12题1M点的纬度位置是A50N B40N C20N D55N2N地此时的地方时是A12时 B13时20分 C11时40分 D13时40分读下图回答3题。3.已知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伦敦的地方时是A.18:00 B.16:20 C.13:40 D.14:204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的是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读图,回答下列5-6题。5图中河流所处半球及流向是A北半球、自东南向西北 B南半球、

2、自西北向东南C南半球、自东南向西北 D北半球、自西北向东南6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读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7-8题。(双选)7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缺水的月份是A2月 B9月 C10月 D12月8关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B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C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D气温越高,阿克苏水分亏损越多9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10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风速线示意图,图中,引起

3、图中虚线处等风速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山脉的阻挡 B防护林的阻挡C峡谷的“狭管效应” D经过城市地区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11-12题。11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A、B两坡同一高度,降水量多的是B坡A B C D1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13. 图7是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其地区范围大致在106E112E,33N35N之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处地形

4、为_。A处的人能否看到B处的景物?判断的理由是什么?(2)该地区有两条比较大的河流,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条河流的大致位置。(3)图中A处与B处相比,气温年较差_处较大,说明原因。(4)图中A处与C处相比,_处更利于城市的发展。_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5)为沟通A到B之间的区域联系,人们开凿了隧道修建铁路,在隧道选线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和条件?26下面右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F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曲类型是什么?并简述理由。(2)从图中

5、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席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4)本着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请你为该区域的能源开发利用献计献策。参考答案:1.B 2.B 3.B 4.D 5.C 6.C 7.BC 8.BC 9.A 10.C 11.C 12.C13 (1)谷地 不能,因A和B之间为山脉(秦岭),阻挡视线。 (2)分别画在北部谷地A处和南部谷地B处(500米和1000米等高线向西凸出处)的位置。(A处是渭河,B处是汉水) (3)A A处冬季纬度高,并位于山地(秦岭)以北,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集聚;夏季位于谷地,地势低;降水较少加剧炎热(气流下沉增温)。 (4)A A (5)选择山地自然隘口(山体较薄)处、地质条件稳定、两处出口尽量接近发达地区城市或原有交通线路。14(1)背斜 中心地层年代较老,两翼地层年代较新。(2)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 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3)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 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4)积极营造薪炭林; 大力开发小水电; 推广普及沼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