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讲解及实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628660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循环讲解及实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循环讲解及实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循环讲解及实操血液循环一、定义 :血液由心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 液循环。二、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心脏位于胸腔内,在隔以上居二肺之间,约有 2/3 在中线左侧, 1/3 在中线右侧,其大 小相当于本人拳头。心脏是人体内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肌性泵)推动血液流动。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大动脉、中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中静脉、上下 腔静脉,心脏和血管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流动。三、循环路线:血液循环又分为相互连接的两部分即:体循环,(又称大循环)肺循环,(又称小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式同时进行的,是血液不可

2、分割的两部分。 (连接心房的血管称静脉, 故连接左心房的肺静脉装的是动脉血, 连接心室的血管称动脉, 故连接右心室的肺动脉装的 静脉血)。详见附录:人体血液微循环图微循环微循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主要由微循环的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及血液流变学三大 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微循环的理论与技术直接观测人体微循环的变化。一、微循环定义微循环是循环系统最末梢的部分, 又是脏器的组成部分, 是指血液由微动脉流经广泛的 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微静脉的循环。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 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二、微循环生理特点1、管径很细,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2、血管很长

3、,一个成人的微血管连结起来约为 9.6 万公里,可以绕赤道周径二周半;3、血流很慢,由于压力低所以血流慢 0.41毫米/ 秒;4、管壁很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和外面的基膜,约为一白纸的 1%厚度;5、数量众多,全身约有 100 多亿根。三、微循环的功能微循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向组织送氧气和养料,同时也带走细胞产 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 是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 微循环还具有信息传递和 能量传递的功能。人体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到达组织细胞, 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 远远不够得, 还必须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 同时因为微血管 的

4、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驱动着微血管内的血流,起到第二次调节供 血的作用,因此微循环又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四、微循环与疾病 微循环是生命最基本的保证。人体额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必须有一个正常的、 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 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像灌溉秧田的水渠堵塞, 秧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 人体微循环功能障碍时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 早逝的直接原 因。前苏联一位著名医学家说: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 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如果不注意保健预防,微循环就极易发生故障,而一旦微

5、循环发生了障碍,微血流中的 水份或有形物质渗出即出现水肿, 微循环周围的感觉末梢受其影响而感觉局部的酸痛、 麻木、 发冷;局部组织得不到新鲜的血液供应,会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而处于病理状态;局部也会 因为代谢产物不能清除而刺激末梢感觉疼痛。微循环障碍的核心理论是: 血气不足 不同的器官、 组织缺血 功能受障 加重血气不足 产生不同的常见病、慢性病。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低,健康状况就一天天恶化,最终走向死亡; 相反的, 如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高, 健康状况就一天天好转, 终至痊愈。 微循环障碍所引发的常见疾病:系统 / 器官常见病血液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梗塞、静

6、脉 曲张。呼吸系统慢性咽喉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运动系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 腰背痛、四肢寒冷。消化系统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胆囊炎、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痔疮 。生殖、泌尿系统肾炎、膀胱炎、痛经、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内分泌系统肥胖、糖尿病。皮肤皮肤瘙痒、黄褐斑、黑斑、雀斑、皱坟、冻疮。改善微循环仅仅是针对发病中的一个环节起作用, 对某些疾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但不 可能医治百病。甲襞微循环一、观察人体微循环目前虽然观察人体微循环的部位有十余个, 但最常用并且能代表全身微循环状态的主要 是甲襞和眼球结膜两个部位。 其中甲襞是观测人

7、体微循环状态的最好窗口。 因为甲襞是覆盖 在手指甲根部的皮肤皱褶。其表皮薄,透光性好,微血管表浅。上皮下为真皮乳头,每个乳 头内一般有一支毛细胞血管走向表皮,逐渐与表皮平行,在显微镜下容易看见。此外,观察 手指甲襞十分方便。因此,甲襞便成为临床微循环观察最常用部位。二、甲襞微循环的基本知识甲襞是覆盖在指甲根部位的皮肤皱折。 甲襞表面为鳞状上皮覆盖, 其中有皮肤真皮突起 形成的乳头,每一乳头区一般有 1-3 支毛细血管,此毛细管呈袢状, 因此称其为毛细血管袢。毛细血管袢由较细的输入支,袢顶和较粗的输出支组成,正常大多呈“发夹”状。血流 从输入支基底部流入, 经袢顶从输出支基底部流出。 流入毛细血

8、管输入支的血流来自细动脉, 回收输出支血液的是细动脉。三、甲襞微循环的观察方法1、仪器、设备进行人体甲襞微循环检查需要以下主要仪器:1)、显微镜:微循环专用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或普通显微镜均可选用,常用倍数为40100;2)、光源:要求照度好,聚光好,温度低的光源,光源产生的温度不宜超过体温为宜;3)、目镜测微尺:选用刻度细的,使用前必须经过标准核对;4)、照相、录像设备:显微镜可连接照相机、摄像机、录像机及检测器;5)、固定托架:宜保持手臂姿势自然,并与心脏同高,减少手指颤动。有条件还可配置光点扫描仪血流测速仪或微循环多参数仪。2、检测条件1)检查室温度和温度应保持相对恒定,检查室温度应保持在

9、2224,相对湿度 70%左右;2)、受检查者一般取坐位,手的高度应与心脏同高;3)、备石蜡油或香柏油,在甲襞皮肤处滴 1-2 滴。、检查一般应在上午或下午,复查最 好在同一时间。3、检查对象1)、检查前一小时避免激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2)、检查前休息 1530 分钟。3)、检查前禁服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4)、检查前一小时不吸烟、不洗手、不吃东西。5)、注意女同志经期时的影响。四、甲襞微循环的观测指标 有三态:毛细血管形态,毛细血管流态,毛细血管周围状态。1、毛细血管形态:1)、管袢清晰度:管袢清晰度是镜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不可缺少的指标。甲襞是手指远 端的皮肤,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原因(如搬运工

10、人、清洗工人等) ,经常接受不同刺激,引起 表皮增生,角化层增厚,皮肤粗糙,致使表皮透光性减退,造成管袢模糊不清,约 4.1-10% 正常人的管袢模糊。正常人甲襞毛细血管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管袢清晰可见。 异常状态:排列紊乱,管袢模糊。2)、管袢数:微循环检测中,管袢数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远心端第一排血管 袢中部 1/2 以上为管袢计数区,低于此线者不计,模糊不清者不计,计数时不应改变焦距, 以免将不同深度的另一排管袢计入。计数每毫米内的管袢数,取三个视野的平均值;凡 1mm 内的所有管袢数均应计入。正常值: 8-10 (7-9 )根/ 视野( 第一排)异常: A、袢增多:缺氧、慢性肺

11、心病。B 、袢减少:血压下降,循环血量不足。 末梢血管收缩(细动脉收缩)感染性休克等。3)、管径:测量部位为血管袢的中部,要避开节段性扩张或收缩处。正常人输入枝与输出枝之比为: 1.5-2 。正常值:输入值 11mm 输出值 143mm 袢 顶 15 3mm 异常: A、管径增宽:高血压及冠心病(早期)袢细长,部分病例输出枝扩张。高血压、 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血流粘度增加,输出枝,特别是袢顶增宽。B、管径变窄: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由于动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阻力增加,管袢特 别是输入枝管径明显变窄。血压低,房间隔缺血,严重贫血。 (因血液灌流量减少,管袢变细)4)、管袢形态正常的管袢形态为发夹型

12、() 、交叉型和畸形,三者比例为 6:3:1。异常:交叉型及畸形增多,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 塞( 95%异性管袢)5)管袢长度:测量受观察角度,手指的位置、照明等影响较大。正常: 25CM。异常: A超长:小动脉硬化,家族高血压史,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局部血液灌流量大, 血流受阻所致)B、缩短、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水肿、休克。2、毛细血管流态1)、流速:线流、线粒流、粒线流、粒流、粒缓流、粒摆流、停滞。 线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无颗粒感(如塑料带) 线粒流:血流快,呈光滑的索条状,稍有颗粒感(绸带状) 粒线流:血流较快,连续呈线,有明显颗粒感(布带状) 粒

13、流:血流较快,如泥沙流(麻袋状)粒缓流:血流呈泥沙状,连续缓慢流动。 粒摆流:血流呈泥沙状,前后摆动,仍能向前流动。停滞:血流停止不动。 A 、流速增快:生理上:活动、兴奋时。 B、流速减慢:由 于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减慢。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低血 压,失学、休克。此外,脱水过度、疲劳也见。2)、血管运动性:血管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管径变化或流速变化的现象。3)、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间相互附着的现象。 (由于红细胞膜上电荷,胶体性质改变 及血流速度缓慢造成)分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血流不呈线条状,失去光滑,数个红细胞聚集在一起,混杂流动,有明显 颗粒感。 中度:红细胞聚

14、集团块较大,互相间聚集较密切,血流除有明显颗粒外,出现大 小不等的红细胞聚集颗粒。 重度:十余个或数十个红细胞聚集成团块,密度较大,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和 血浆分离现象。提示:有感染形病症,糖尿病、肿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 栓、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热等。4)、微粒体:包括白色微栓,血小板聚集栓子,红细胞纤维蛋白,内皮细胞。 白细胞数:在管袢流动的血液中可见小的白色球状物闪烁而过称为白细胞。检测 意义不大,只有极少或极度增多时,可反映机体大致情况。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染增多可能正患感染性疾病。白微栓:由血小板聚集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粘附聚集而成。 白微栓的诊

15、断:A 、出现在乳头下静脉丛或明显舒张的输入枝输出枝。 B、栓体大,比白细胞大 3-10 倍。C、形状不规则。D、明显挤涨管袢,在乳头下静脉管径漂浮而过。E、栓体不透明 提示:血流粘稠度增高,反映机体处于高凝,有血管内栓塞状态,预示着血栓形成, 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5)、血色:皮肤微循环血液含氧量,判断组织供血情况。过深:表示机体缺氧,肺心病、休克、窒息。过浅:严重贫血。3、毛细血管周围状态1)、毛细血管渗出:由于血管内血浆成分过量地通过血管壁积在微血管周围的现象。 管袢周围间隙大、明亮、管袢模糊、长度缩短。提示:女性月经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中毒、 过敏、血管通透性亢进如水肿。2)、出血:红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现象,一般常见在袢顶呈点状、片状、帽状等等。 正常: 1-2 根/视野。提示:中毒、感染、缺氧、变态反映性疾病。3)、乳头下静脉丛:指多个毛细血管管袢连接于西静脉而成。小儿与老人可见,但 不扩张,体循环回流受阻可见扩张的乳头下静脉丛。提示:右心衰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疾患、泌尿等疾病,结缔组织病,大面 积炎症等。4)、乳头: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