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62861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1课时 旱灾【学习目标】1.了解旱灾的基本特征与危害。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区的类型与成因。旱灾1总体特点(1)范围最广:半干旱区、_区和_区均有分布。(2)频次高: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即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频率达_以上。平均每年发生旱灾_次。(3)持续时间最长。2区域特点区域特点干旱区常年_,很少出现_半干旱区十年九旱东部季风区_3.旱灾与涝灾的发生特性4灾情(1)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2)原因基础达标练考查点旱灾2011年春季以来降水的持续偏少,造成长江中下

2、游地区发生50年一遇的大旱。近期,网民痛陈长江大旱致使自然人文景观消匿。读图回答13题。庐山瀑布对比图1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正常的干季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2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A棉花、甜菜 B春小麦、花生C水稻、油菜 D玉米、大豆3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 D华北地区方法技巧练方法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的原因下列关于旱灾谚语与发生地区和时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十年九旱”半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

3、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地区盛夏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方法技巧“思考”教材P47我国东部深受季风影响,季风区内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东部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区,对降水的需求量高,所以一旦干旱,易成旱灾。参考答案知识清单半湿润湿润30%8干旱旱灾灾情重大生长发育水土资源耕地多基础达标练1C干旱灾害是一种典型的由气候条件控制的渐发性的自然灾害,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从干旱发生机制角度看,这种不均性主要表现在年内各季节之间的干湿不均以及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均。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季节,如遇到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2C西南地区主要的作物

4、有水稻和油菜。3D东北地区冬季积雪,春季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耕生产;西北地区由于农业需水量相对较小,也没有严重的春旱;江淮地区由于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湿润地区,雨季来得较早,降水量较大,因此不存在春旱。华北地区由于雨季来得晚,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灌溉又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春旱特别严重。 方法技巧练B我国西南地区是湿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而“十年九旱”出现在半干旱区;盛夏季节,东北地区常有久睛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在副高影响下形成“伏旱”,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城市供水,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说法;华北地区春季升温快,蒸发旺盛,此时正值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