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论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62819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改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改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改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改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论文论文1:新课程下的几组概念思辩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是一个高频词语,它的使用惯性使得一些人把它同“课程改革” 混起来说。我们以往提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内进行的,重 点是指教学教研人员对课程处理方式的探讨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课程改革主要 涉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改革,课程改 革后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点, 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可以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开展,也可以在一所学校、几所学校或更大 范围内进行,而课程改革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所学校、几所学校的事。 它首先是政府行为,

2、还要有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我国建国以来先后共进行了 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目标,与前七次相 比,本次课程改革具有步子快、速度怏、难度大、范围广等特点,它将实现我 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是 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只有一字之差,但由于二者产生的特定背景不同,使得其 内涵也有很大区别。创造教育在国际上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关于 创造性的著名演讲带来创造教育研究的热潮。在国内,陶行知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当时主要是针对传

3、统教育压抑儿童的个性、 主动性、创造性而提出的,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而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在世纪 之交,教育所基于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是国家创 新体系的基础,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投资模 式创新、师资培洲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等,它比创造教育涵盖更广。 从具体实施内容看,创造教育更侧重在操作层面,如展开创新性思维和技能训 练,动脑、动手,搞小发明、小制作等;而创新教育则侧重开发人的潜能。中 央教科所阎立钦教授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 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造教育的实施对象主要是那些有天赋的少数学生,而 创新教育则是面

4、向全体学生,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造力。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有一个层面问题。一是,个人层面的创新,个人以前未 曾了解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掌握了它;二是,群体层面的创新,即相 对于所在群体而言,如小组、班级、同龄人等,能提出为所在群体未曾掌握与 了解的问题;三是,人类整体层面的创新,解决了人类未解决的问题,这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和创新。但中小学创新教育主要是立足于前两个层面,引导 学生超越自己,超越他人,然后才能逐渐进入第三层面。培养人才与培养“全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过去,这是个无可争议的说法了。于是,学校 工作在这面大旗的导引下,步人了应试教育的狭窄地带。由于教

5、师、家长、社 会共有一种默认:所谓人才就是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于是特别看重分数, 特别重视那些可以用来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知识,至于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学 生怎样才能获得最佳发展,怎样形成健全的人格,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 他们的生命状态怎样,被严重忽略了。那些被视为“人才”的学生成了受宠的 核心,那些没有多大成“才”希望的学生被边缘化了;而那些所谓“人才”呢, 学校、家庭、社会又努力强化其“才”的方向,弱化“人”的方向,“人”被 边缘化了。新课程要求我们摈弃这种狭隘的“人才”观,而树立“全人”观念。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昭 示人们,首先必须明确,

6、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有特殊个性的人。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 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教 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完善“人”,促进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不 断提升,帮助每个人聪明地生活,愉快地、生动活泼地奔向未来。当然新课程 不是不要分数、不要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把学习掌握知识与自己独特的生活体 验结合起来,让成“才”的努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让知识与身心一同成长。尊重个性与区分个别性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 个性蕴含着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

7、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 并引导其天资得到发展。”这“最强的一面”就是学生的个性所在。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要张扬的是学生健康 向上的个性,而非颓废的畸形的个性。注重的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建构和人格 的健全发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个性和个别性行为区分开来。 个别学生以张扬个性为名,纵容极端个人主义行为,这就成了个别性现象,需 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有些学生以发展个性为幌子,舍弃学业,也是不足取的。 韩寒有个性,文学创作有悟性、有特长、有成就,然而他的“各门功课挂红灯” 却是个别性,不值得效仿。在中小学教育中提倡尊重学生个性是从弱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教师中

8、心地位、 弱化传统育人模式出发,追求一种师生问平等对话的境界,允许学生以带有“个 性”的整体介入交流与对话之中,使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从而获得适 合于个体的最佳发展。双边活动与多边互动我们以往评课时参照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好”,这里的双边活 动指的就是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为达到这一标准,教师设计了许多课堂提问, 教学便在师生之间讲与听、问与答的程式化中进行。久而久之,师生问达成了 许多默契,如教师课解时,学生必定认真听,不得打断教师的讲述;只要教师 稍有停顿,学生必会齐声答问。为活跃课堂,一些教师往往用诸如“好不好” “对不对”“正确不正确”“生动不生动”之类的浅层提问来引发

9、学生简单而 响亮的回答声。一些所谓的展示课、观摩课上,为达到“双边活动”的生动性, 教师课前进行策划,谁答哪道题,谁提什么问题,都作了明确安排。公开课、 优秀课成了表演课、作秀课。在新课程形势下,有人提出了“教学就是交往”的理念,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 氛围。既然是交往,师生之间就应平等对话,课堂就如一个多边谈判的场所, 教师只是谈判的首席代表或只是个谈判主持人。我们至少可以梳理出下列八种 课堂互动关系: 1) 教师与全班同学; 2) 教师与单个学生; 3) 教师与小组 学生; 4) 学生个人与学生个人; 5) 学生个人与学生小组; 6) 学生个人与 全班同学; 7) 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 8)

10、学生小组与全班同学。所以新课程、 新课堂,仅仅用双边活动作要求,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通过师生、 生生之间多维的、立体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合作、主 动、探究的转变。论文 2: 教师要做“生成性资源”的重组者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要求教师在课 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这种思想当前正深刻影响 着众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活” 起来了,想说也爱说,课堂因此显得生机勃勃。但与此同时,面对这一个个“活”起来的课堂,一些教师又产生了新的问 题与顾虑: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了,教学进

11、度完不成怎么办?面 对学生各种意见和问题,教师怎么办?对此,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 “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 她认为: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活”起来的“动”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 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 项互动。事实上,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 容上,而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 断、整合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 就必然能点燃学生思

12、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高质 量的课堂的动态生成。为此,教师首先应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新课程改 革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会“蹲下身子倾听”,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 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这里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 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甚至 是“错误”的,但那却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冷落。 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在这些“可笑、幼稚”

13、,甚至是“错误”的背后会发 现一个惊人的创造火苗。所以有人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现实表现,不管是 多么正确,或多么错误,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关键要看教师怎样恰如其 分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又正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对话 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强制粗暴地干预,必然造成学生心灵的封闭,师生之间的 平等对话也就无法生成。其次,教师应“弹性”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 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为 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设计,

14、不能 将目标仅仅局限于认知,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但 也不能绝对化,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式的巧妙引导。教师既需要在课前尽可能地 对教学过程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可能”加以猜想推测,又要具备良好 的教学敏感;在课中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 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 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 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使师生积极互动,涌现新的 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发幽 探微的教学境论文 3:新课程的根本

15、目标:学生的发展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基本 要求。学校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 是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就是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发展为本的课程学力目标包括基础性学力目标和发展性学力目标。 基础性学 力目标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统一的, 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最低标准,目的是使 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16、, 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发展性学力目标 是基础性学力目标的拓展和延伸, 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特征,对学 生没有统一的要求,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自主选择,自由发展。它 以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为宗旨,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 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 力,根本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2. 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超越性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强调适应和超越两者之间的辩证结合, 突出对现实的超 越, 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协调发展。现实的发展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未来的 发展有赖于超前的教育和对现实的把握。 突出目标的超越性,有助于课程把 握时代的脉搏, 把最基本的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最新的社会科技动态介绍 给学生, 有助于把塑造完善的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来统 领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不断发展和完善终身发展的能力。3. 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突出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