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实施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627378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监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监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监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监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实施方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轨道交通X号线一期工程XX站施工监测方案编制:复核:审核:第一章 车站基坑监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1二、设计基本原则 3三、设计依据4四、监测项目内容 4五、监测方法原理 5六、监测工作布置 1424七、附图第二章 监测成果文件提交 25一、资料整理、提交流程25二、监测报告拟定内容和主要图表26第三章 工程实施技术要点说明 28一、本项目监测重点及难点分析28二、监测目的 28第四章 监测进度计划 29一、监测初始值测定29二、施工监测频率29第五章 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32一、本工程监测人员组织架构 32二、拟投入本项目监测的仪器设3235第六章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32第七章 应急预

2、案第一章车站基坑监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XX占为XXT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车站,位于涧河路以北,与解放北路交叉口处,车 站沿解放北路南北方向布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标准段宽11.0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29+735.746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YDK29+520.646设计终点里程为 YDK29+884.946车立总长364.3m。线路平面为直线,车站纵向坡度为2%的下坡,其中 竖曲线影响范围段(YDK29+853.002- YDK29+884.940底板坡度为7.3 %的下坡。车站 主体为单柱双跨、(局部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车站标准段 宽20.

3、3m,结构高13.59m;盾构加宽段宽24.4m,结构高15.99m。受制于所处地表的规划 高程及规划管线高程,车站顶板覆土约 3.94.9m,基坑深约17.920.5m。车站附属结构设置情况:设置4个出入口及2个风道,1个无障碍电梯、1个消防疏散 口、1个预留盾构吊出井。1号出入口、预留盾构吊出井及2号风道设置在西北象限,2号 出入口、消防疏散口及1号风道设置在西南象限,3号出入口设置在东南象限,4号出入 口设置在东北象限。XX站与尖草坪立交改造工程结合建设,桥梁以门式框架横跨车站,与车站脱离单独 设计,桥台距离车站结构外边缘约2.5m根据总体筹划,车站南端按盾构始发、北端按预留二号线二期盾

4、构接收考虑。1.2 站址周边环境及管线情况站位处周边建筑物较多,站位西北侧为小区(15层,距基坑边约29.62m),西侧为临 街商铺(1-2层,距基坑边约15.96m)、服务有限公司(4层,距基坑边约11.11m),西 南侧为购物中心(5层,距基坑边约21.07m)、东侧为小区(28层,距基坑边约37.34m), 东北侧为立交桥商贸城(18层)、XXft电分公司(5层)及临街商铺(6层),距基坑边 最近距离约为15.75m。车站立交桥,施工期间拆除。解放北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9ml为XX南北方向主干道,设双向6车道;尖草坪 街规划道路红线宽为51ml设双向6车道,现状交通一般。XX站由于目前

5、缺乏现状管线资料,详细设计参考桥梁道路设计图纸。本车站周边施工条件良好,站位附近无古建筑、文保建筑、古树、名树等需保护的 建筑或设施。本站基坑自身风险工程和周边构、建筑物环境风险工程的描述及保护措施详见表2-1 o本站由于缺乏现状管线资料,施工前拟对管线采取以下保护措施:1 )施工前对管线的现状进行调查,若管线现况很差且有渗漏时应提前对管线或其下 部地层进行处理,确保管线安全。2 )避开雨季施工,迁移时对管线或其下部地层进行处理。3 )加强支护结构刚度、通过控制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变形来保证既有结构安全,基坑地表沉降取管线沉降控制。4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了解管内水的流量,加强管线的监测,及时反馈

6、信息,根据监 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管线安全。5 )加强巡视,加强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表2-1 XX站工程自身风险及环境风险等级风险 分类风险描述施设初 始风险 等级施设工程措施施设残 余风险 等级工程 自身 风险XX占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双柱三 跨明挖车站,长364.3m,标准段宽 20.3m,盾构加宽段宽24.4 ,深 17.920.5m,围护结构采用1000mm 厚地下连续墙+3道内支撑+1道换 撑,其中第一道采用800m由800mm 钢筋碎支撑,第二、三道支撑及换 撑为? 800, t=16mnffi管支撑。II级1,在施工过程中充分 按照“时空效应”进 行基坑开挖,严格遵

7、 循,及时支撑先撑后 挖,分层开挖,严谨 超挖。2,施工过程中,信息 化施工为确保工程顺 利进行和周围现有建 筑物管线的安全,加 强施工监测,随时预 振,及时处理,防患 于未然。田级工程 环境 风险星宇购物中心,位于站位西南角, 主体为5层钢筋碎结构。距离车站 基坑边最近距离约为21.07m,基坑 深约20.5m,属于1.02.0倍基坑 深。田级沿建筑物周边布置监 测点,基坑开挖过程田级维也纳婚纱摄影,位于站位西侧, 2层混凝土结构,距离车站基坑最 近距离约为18.62m,基坑深约 18.8m,属于0.71.0倍基坑深。田级田级山西太钢不锈钢服务有限公司(混 4),位于站位西侧,距离车站基 坑

8、最近距离约为11.11m,基坑深约 18.8m, MT( 0.7 倍基坑深。II级田级临街商铺,位于站位西侧,距离车 站基坑最近距离约为15.96m,基坑 深约17.8m,属于0.71.0倍基坑 深。田级田级新钢苑小区,位于站位西北角,15 层钢筋碎结构,距离车站基坑最近 距离约为29.62m,基坑深约18.0m, 属于1.02.0倍基坑深。田级田级龙城小区,位于站位东侧,28层钢 筋碎结构,距高车站基坑最近跑离 约为37.34m,基坑深约18.8m,属 于2.0倍基坑深。田级中对其加强监测。田级立交桥商贸城,位于站位东北角, 218层钢筋碎结构,距离车站基 坑最近距离约为21.47m,基坑深

9、约 18.0m, WT1.02.0 倍基坑深。田级田级XX电分公司,位于站位东北角, 5层砖混结构,距离车站基坑最近 距离约为15.75m,基坑深约18.0m, 属0.71.0倍基坑深。田级田级临街商铺,位于站位东北角,6层 砖混结构,距高车站基坑最近跑离 约为18.59m,基坑深约19.5m,属 于1.02.0倍基坑深。田级田级市政桥梁,位于车站基坑两侧,距 离较近。II级桥梁施工期间在地连 墙整个深度范围内设 钢护筒,基坑开挖过 程中加强监测。田级市政管线。田级施工时保护措施见监 测的肩关图纸及说 明。田级二、设计基本原则(1)车站主体基坑工程设计要遵循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10、2012)及其它相关规范的要求。(2)主体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以施工图阶段详细地质勘察资料为依据,基坑支护结 构应满足强度与稳定性(包括围护结构坑底抗渗流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墙底抗隆起 稳定性,支撑系统不失稳等)要求。(3)车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作为基坑施工的挡水挡土 结构,在使用阶段作为结构抗浮的一部分。(4)基坑支护结构计算分析应与实际工况条件一致,围护结构水平荷载采用粘性土水土合算、砂性土水土分算”的计算原则,并结合实际水文地质状况适当调整。(5)结构设计中应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加强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并提出安全、经济、技术合理的

11、支护措施,防止过量的地面变形 对周围建(构)筑物和市政管线造成危害。(6)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本站降水、 监测进行专项优化及深化设计。(7)根据车站主体基坑的具体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境要求,应开展基坑风险评估及对应的降低或防范风险的工程措施设计。4.2 设计标准(1)围护结构(包括压顶、压底梁)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年。围护基坑使用年限 为2年。(2)车站主体基坑深约17.9m20.5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中有关规定,主体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具围护结构重要 性系数为1.1 ,基坑支护结构最大水

12、平位移0 0.2%Hfi 30mm地面最大沉降量0 0.15%H 同时应满足周边管线变形控制要求。但由于本站与市政桥梁结合建设,桥梁承台距离车 站外边缘约2.5m,桥梁设计单位要求承台允许变形控制值为 10mm(3)标准段基坑边的地面超载按20kP咻效均布荷载控制,盾构井基坑边的地面超 载按30kP4效均布荷载控制,基坑周边2n#超载不得大于20kPa,基坑周边10m围内 严禁堆载。经与施工单位沟通,围护结构设计时可不考虑桥梁施工时的吊装、施工机械 等荷载。(4)结构设计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抗浮安全系数当不计地层侧摩 阻力时不应小于1.05;当计及地层侧摩阻力时,主体结构抗浮安全

13、系数不应小于1.15。(5)作为主体结构抗浮的围护结构及压顶、压底梁正截面的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6)地铁结构的地震作用按8度设防。明挖车站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结 构与地面建筑物合建时,具抗震等级应与上部建筑物抗震等级一致,且不低于二级。(7)主体结构及其相连的重要构件,具安全等级为一级,其它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二 级,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结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要求。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具重要性系数分别取丫0=1.1、1.0。三、设计依据1、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

14、911-2013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6、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38、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四、监测项目内容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周围环境、基坑本身的特点及相关工程的经验,按照安全、 经济、合理的原则,测点布置主要选择在 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布点,拟设置的监测项 目如下:(一)周边环境监测1、周边地下综合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2、周边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监测3、周边地

15、表沉降监测4、周边地下管线差异沉降5、周边建筑物裂缝6、周边建筑物倾斜(二)围护结构监测1、围护顶部竖向、水平位移监测2、围护结构(含排桩)侧向位移监测3、地墙钢筋应力监测4、支撑轴力监测5、立柱桩竖向位移、水平位移监测6、坑外地下水位观测7、坑底隆起(回弹)(三)现场巡视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每天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并填写巡视表。五、监测方法原理1 .监测基准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 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 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稳固高程基准点,这些高程基准点与施工用高程控 制点联测,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 测。基准网观测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二级水准测量要求执行,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参照下表:级水准观测的限差(mm)基辅分划或 黑红面读数 之差基辅分划或黑 红面 所测高差之差往返较差及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